第5章道教流派
师徒二人从此结束了云游的生活,以前是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现在有这样环境优美灵气十足的道观,赵云风自然十分欣喜。
每天凌晨早早地起来练功,上午修习道家典籍,下午看相书,晚上打坐吐纳,过得十分充实。
在赵云风的修理打扫下,破败的道观虽然不能光鲜亮丽,但却是干净整洁,特别的素雅。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一晃五年的时间过去了,赵云风也从一个英俊少年变成了风度翩翩的公子,相貌更加的俊朗,眉宇间硬气飒爽,修长的身体,结实的体魄,尤其是因为修习内功,再加上老道每天都用绝等的药材给赵云风滋补,仿佛其身体都有层淡淡的光晕。
“啧啧,可惜喽!”老道上下打量着赵云风说道。
赵云风不解地问:“师父,可惜什么?”
“可惜了你这副皮囊呗!”老道吧嗒一口烟袋锅子说道。
赵云风更加疑惑了,又问:“我这身体怎么了?”
“你现在多俊啊!说你貌比潘安也不为过啊!可惜,咱们这脉是不能娶妻生子的。”老道感叹道。
赵云风听完,跳起多高,指着老道说:“你...你又骗我!当时你让我跟你修道,你不是说道士也可以娶妻生子吗!”
“都大小伙子了,还没点稳当气!大呼小叫的,成什么体统?”老道转移话题说道。
“师父,你别转移话题,得给我一个解释!”赵云风不肯就此罢休,继续问道。
老道磕了磕抽完的烟袋锅子,说:“道教总体来说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须;而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
说到这里,咱们有必要把道教的流派讲述一下,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咱们本土宗教道教流派很多,但大体分为正一派和全真派。
正一派,又叫正一道,原为五斗米道。
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符箓派之总称。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
相传张陵创教时,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又“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伐诛邪伪,与天下万神分付为盟,悉承正一之道”。传说张陵四代孙张盛徙居江西龙虎山后,为道教之龙虎宗,尊张陵为“正一天师”。唐宋崇道,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提举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龙虎山正一天师遂为各道派之首;元世祖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大德八年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正一道以张天师为道首。
全真派,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创始人王喆,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
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
老道见赵云风态度坚决,便说:“不是师父骗你,咱们这一脉是可以娶妻生子,但你的八字不允许啊,命带桃花煞,色字头上一把刀哦!”
虽然赵云风没有深入修行过命术一脉,但一些术语还是知道的,桃花分为桃花煞和桃花运,命犯桃花可不一定都是好事,桃花煞又叫桃花劫,当破了童男之身,便会应劫身死。
赵云风知道,虽然师父平时大大咧咧不着边幅,但在正事上从不马虎,更不会欺骗自己,心情不由得低落。
正在愣神之际,就觉得脑袋一疼,老道的大烟袋锅子砸在赵云风的脑袋上。
“师父,我都这么大了,能不能别再敲我脑袋了?”赵云风捂着脑袋抱怨道。
老道骂道:“敲你脑袋都是轻的,修道之人本应清心寡欲,一心向道,一会给我抄十遍清静经!”
“好吧。”赵云风叹息一声说道。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不动则不痛,人的痛苦来源于贪得无厌的欲望,要想逍遥自在,就得清心寡欲,所以修道之人都在深山清修,为的就是远离红尘。”老道似乎也有些不忍,叹息道。
赵云风撇嘴说:“我记得您还说过,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要想真正修行,要凡尘炼心嘛?所以我十六岁之前,您一直领我到处云游,体悟人情冷暖世间百态。”
“清静经二十遍!”老道几乎是吼道。
赵云风刚要回到屋内抄写清静经的时候,道观外传来焦急地叫喊声,同时伴着急促地敲门声。
“老神仙,老神仙?救命啊!”
师徒二人不禁皱眉,心想,这是谁啊,一大早的在门外大呼小叫。
赵云风快步走到门口,将观门打开,定睛打量门口所站之人。
这人一副下人打扮,满头大汗,看似很焦急。
“不知一早便来扣门,有何贵干?”赵云风询问道。
那人伸着脖子往道观里张望,嘴里嘀咕道:“老神仙在不在?”
“啥事赶紧说!”老道慢步走了过来。
“老神仙,我是落凤镇东头任老爷家的仆人,任老爷请您过去救命,家里闹鬼了!”那人叙述道。
那人本以为老道会马上跟自己赶往任府,谁曾想,老道竟然转身迈步往回走去,边走边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切都是因果,与道爷我何干?”
“您这不能见死不救啊?您不跟我回去,我咋跟任老爷复命啊,您行行好!”那人央求道。
老道头也不回依然往观内走去,这时那人突然想起来什么,急忙说:“任老爷说了,只要您肯定出手,多少银子都行!”
听到银子两字,老道的脚步顿时停下,转头一脸笑意说:“银子?银子好!银子好!走走走!现在就去!”
“师父,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您怎么如此谈恋钱财啊?”赵云风十分无奈地说道。
“老子谈恋钱财还不都是为了你!你以为你每天吃的天材地宝咋来的?没钱你吃啥!”老道话音未落就不见了踪影。
赵云风急忙追赶老道而去,反而是那下人,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了师徒二人的身影,嘴里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