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截水口
一处镇上的客栈中,靠窗户的位置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人身穿青色长衣干净整洁,面如冠玉,目似朗星,格外的俊俏,另一人是一个十岁左右的胖小子,一个铮亮的大光头格外显眼,两人正是赵云风和灵通小和尚。
“大哥,这一路上怎么总是忧心忡忡的呢?”灵通一边剥鸡蛋一边问道。
赵云风叹息一声,说:“也不知道穆星辰伤势恢复的怎么样了,一晃一个月没见了。”
“你在担心他啊,那人天天绷着脸,好像谁都欠他钱一样,你关心他干啥?你还是关心关心这顿饭怎么办吧!”灵通小和尚一口将鸡蛋吞进嘴里,一边嚼一边说道。
赵云风这才缓过神来,是啊,这一路走下来,身上所带的银两早都花光了。
“那个,灵通啊,你...”赵云风咳嗽一声说道。
灵通急忙打断道:“大哥,我这几乎都化缘一路了,刚才进来的时候,人家店小二就不让进,你不是拿出一块金子,才让咱们进的吗?”
“我那是障眼法!你以为我真能点石成金啊!”赵云风无奈地说道,他自己不禁苦笑,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自己的行为作风越来越像师父了。
“那你把假的金子给店小二呗,然后咱俩快点跑!”灵通说着就要把盘中剩余的鸡蛋全部揣到怀中。
赵云风一筷子打到灵通的手上,灵通急忙把手收回。
“小小年纪不学好!因果循环屡试不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赵云风教训道。
“哦!”灵通虽然嘴上答应,但心里不服,明明是你用障眼法把石子变成金子进来的,现在却装出一副圣人的样子。
赵云风看到灵通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开口道:“不服是不是?”
“不不不!”小灵通嘴上这么说,那表情却是在表达“就是不服!”
“看你大哥我的!咱们不会白吃这顿饭!”赵云风自信地说道。
然后大声喊道:“掌柜的!掌柜的?”
“客官,您有什么吩咐?”店小二急忙走过来问道。
“把你们掌柜的叫来!”赵云风朗声说道。
店小二不敢怠慢,急忙把掌柜叫了过来。
“客官,咱家的饭菜不合胃口吗?”店家是一位老者,急忙走过来询问道。
“不是的,在下乃是风水师,见咱们这里风水有些问题,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赵云风微微欠身施礼道。
店家微微一笑,说:“哦?此话怎讲?”
“店铺风水讲究的是如何旺人气,最重要的有三点:找财位、截水口、镇气运。”
“您具体说说!”店家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便问道。
赵云风轻轻抿了一口酒,说:“找财位,就是找到店铺收帐的最佳位置;截水口,就是将人流引进店内;镇气运,就是利用风水法器保持长久兴隆。”
“您这家店已经营业多年了吧,这是因为店中那九转乾坤鼎镇压气运。”赵云风见店家眼中闪烁光芒,便说道。
这时候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众人看去,果然在门口处安放了一口铜鼎,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赵云风继续说道:“收账柜台的位置也正确,正是这店的财位,所以平时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截水口,所以客人一直不多。”
“到底什么是截水口啊?”店家急忙问道。
店家问完似乎想到了什么,跟店小二说:“给这位客官上壶好酒!”
“不必,跟您说的通俗一些吧,可以这么理解,比如一条大河两侧都是稻田,现在稻田有些干旱,需要在大河的岸堤挖口引河中的水灌溉稻田,这就是截水口。”赵云风摆手说道。
“大哥,这跟截水口有什么关系吗?”灵通不解地问道。
赵云风微微一笑:“当然有关系,那条大河就是人流量,截水口,就是通过风水布局将人流量引到店内。”
店家听到此处,急忙施礼:“有眼不识泰山啊,原来是位大师,还望大师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说,您只要在店门口左侧,放上一口大缸,缸中养两条八斤左右的鲤鱼,不出半月,客人数量会翻一倍!”赵云风还礼说道。
“好,那就听大师的,我们这就准备!”店家急忙说道。
“我们已经酒足饭饱,便不再叨扰了,掌柜,多少银两,结账。”赵云风说着站起身,作势要将手伸进怀中。
店家伸手阻止,感激地说:“先生帮我这么大的忙,我怎么好意思收您银两,这顿饭菜我请您!”
赵云风也不客气,抱拳道:“那就多谢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告辞!”
赵云风带着灵通走出客栈,灵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大哥,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你这是真能忽悠!”
“忽悠?这是真本事!这不比你化缘强多了?跟要饭似的!”赵云风弹了一下灵通的脑袋说道。
就在两人前行的时候,后面追上来一个人,跑到赵云风的面前,噗通一声就跪地磕头,把路上的众人以及赵云风小灵通二人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快快起来,你有什么事就直接说,这可使不得!”赵云风急忙上前搀扶那人起来。
那人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哀求道:“先生,您一定得答应帮我,否则我不会起来的!”
“有什么事慢慢说,你先起来。”赵云风无奈地说道。
“您先答应我!”那人执拗地说道。
赵云风没有办法,只好点头应允,那人才站起身,述说来意。
这人名叫巩如山,刚才在客栈中看到了赵云风布局的一幕,心知此乃高人,便来请求。
原来,在多年前,巩如山的祖先乃是朝廷大臣,位高权重,在给自己家选祖坟的时候,由于所请风水师是一个半吊子,误将一条龙脉挖毁,所以老天降下天罚,差点造成巩家灭门。
据说,这巩家老太爷魂归地府,在鬼门关口遇到阳世故人,这位故人在地府担任判官一职,判官知道巩家当时确实是造福一方的好官,于是启奏阎王求情,阎王爷一查,判官所说不假,的确在任期间做了不少好事,又碍于判官的情面,答应判官留下张家一丝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