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只是权宜之计 - 大明寒门录 - 墨南耕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录 >

第23章只是权宜之计

第23章只是权宜之计

他,谈远,终于成功进入了科举班!

进入科举班的感觉很好,身边都是相对成熟的师兄,不像小同窗们纪律那么差。而且,程先生直接在这里教他就好了,不会再耽误小同窗们了。不过,程先生要备考乡试,所以放完农忙假他去上课,授课的是小程先生。

谈远感觉小程先生和程先生很像,不过才学和威严更少,更内向,他还是更期待程先生亲自授课。

还有龚子传等想得到功名的师兄,都更希望程先生亲自授课。

说到龚子传,谈远当时很惊讶龚子传一个古代少年哪来那样的真知灼见,后来听他说和娘打听来的八卦,他才知道,这都是龚子传的血泪总结啊!

龚母叫王小友,和陈桂师母一样都是强势的人。龚子传的大姐和她妈一样外向,龚子传的大哥务实内向,两人都早早成亲,也比较听话。只有龚子传特别,他也听话,但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特别犟!

不过龚子传不是期待自己帮他,毕竟他连个童生都不是,他是自己抵抗压力吃了苦,希望以后帮他让他别吃苦。

谈远想,这就是淋了雨想给别人撑伞的人啊!而他年纪小,正好缺这么一把伞!

进入科举班,程先生不在的几个月,谈远也过得不错。他开始期待程先生回来授课,忽然想到若程先生中举了,会不会关了私塾,还是加束修?

谈远说不准,但八月,程先生回来,他的样子很明白地告诉人:他没中!

程明弘又落榜!

他难受了好几天,终于在妻子陈桂的安慰下,又出来授课了,就在旬假过后。

“你们写两行字给我瞧瞧,放假了是不是只想着玩去了?十六七八岁的人了,已经大了,心思要放在读书上。”

程明弘只说了这句,说完大家都低头写字,他在班里巡视。

程先生没说写什么啊?想到自己的志向,谈远写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程明弘隐约记得,龚子传今年读书态度转好,于是在龚子传处停住,看到他写:“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什么意思?程明弘不明白。他想去看看两个神童写的什么,走到谈远与成钟处停住,看了看。

程明弘最后回了自己桌子前,用镇纸敲了敲桌子,众学生都看向先生。

程明弘看向龚子传,“你写的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嗯?”

龚子传扭扭捏捏站起来,但声音很大:“我写的是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子路第十三,是因为我娘劝我娶媳妇,我不听她的,我说你怎么不先改嫁?我想到这个就写了这句话。”

“哈哈哈哈!”一阵猛烈的笑声爆发出来。

原来是这个意思!程明弘脸黑了,往下压了压手,示意龚子传坐下。

他希冀地看着谈远,“你来。”

谈远自信道:“我写的出自“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的志向,我想经世经济民,方不负此生。”

“经世济民,好!”程明弘竖起大拇指,心情舒畅了。

“成钟你呢?”

成钟扭扭捏捏站起来,他声音很小,“我写的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知道,这话出自《论语·述而》,你的志向是追求仁德?”程明弘露出一点笑。

“不是。”成钟看着同桌谈远:“我想要实践仁德,仁德立刻就能达到。我想超过谈远,我能做到!”

程明弘笑不出来,示意成钟坐下。

谈远也笑不出来,平心而论,成钟的学业已经差他很多了,他农忙假的时候都搬凳子去巷子口学习,成钟只晚上糊弄他爹。心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竟然还觉得能超过他,真是有点魔怔了。

程明弘点了几个人,见黄棋不专心,于是点名批评:“黄棋!你又不专心,这么多师兄弟,我看你的字是最差。”

谈远看向黄棋,也就是龚子传的同桌。其实也不能叫同桌,因为实际上每人一桌,每个人最多也只有前后桌,但龚子传一直说黄棋是他同桌。

谈远发现黄棋被训斥了,也一脸无所谓。他记得黄棋读科举班并不是想科举,只是学问到了而已,他出身还挺不错的。

希望龚子传别被他带坏了吧,龚子传不读闲书之后努力了不少!这个时候送他砚台作为报答应该最好,他下课就送。

铛铛铛的声音一响起,谈远就跑到龚子传桌前,手上是两个砚台?

“龚大哥?你看,这两个你喜欢吗?”

龚子传很惊讶:“远哥儿,你当时不是说给我个周朝的砚台?现在怎么给我两个?”

黄棋道:“是啊,真是奇怪。“

谈远笑道:“我可是特意等我爹他们把这两个做好送来,才等到现在呢!之所以是两个,是因为我发现龚大哥记性确实很坏,两个嘛,正好学堂一个,家里一个!”

“啊!”龚子传没想到谈远这么智慧,也不好不收,而且他也确实喜欢这两个砚台,被它们一比,他原来用的像是垃圾。

龚子传拿着砚台仔细欣赏,“谢了!这个古朴大方,留在这儿吧。这个巧夺天工,放在家里吧!”

谈远点点头,也很开心。

见龚子传这么喜欢,黄棋有点酸:“你喜欢?我家里有,多的是。”

“我喜欢啊。你家里有又不是我有?这个是他送我的谢礼,现在是我的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课后休息时间很快过去,科举班的学生又上了一堂书法课,这堂课是时政课。

小程先生时政讲得很无趣,谈远很期待程先生上的时政课。

一上课,程明弘且顾不上学生,先颂圣了一番。

谈远想,程先生总是这么谨慎小心,味道对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