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追溯【求推荐收藏!】
事情已经发展至此,好在还没造成什么后果,侯楚天害怕的是涛子这样冒冒失失的跑去找人鉴别,一旦被有心之人知道,会造成不可知的后果。
不过既然已经鉴定了,就得知道这东西的底细吧,退一万步说,这东西可是跟自己家族相关的文物,或许能从中知道点什么关于家族的历史呢。
听侯楚天这么一说,涛子立马就乐起来了,说道:“侯子,你猜这东西大概是什么年代的?”
“有屁说,有话放,别他娘的吞吞吐吐卖关子。”
“我请了全国数一数二的考古专家,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失手的情况,说出来怕吓到你!”涛子甚是得意。
侯楚天一脸不屑的道:“什么来头?说出来,别怕吓死我!花果山的还是大唐的?”
涛子一脸灿烂,道:“国家文物局的副局长,也是古籍文物协会的会长,鉴定过的古书古画不计其数!”
这还真的是出乎侯楚天的意料,首都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文物馆,收藏的行家也很多,侯楚天以为最多也就是一个什么倒卖古董的商人而已,因为涛子最喜欢跟这些人捣鼓一些小玩意儿,这方面他还正是有点富家子弟的气息,收藏文玩也是当代有钱人喜欢玩的一种投资。
“是我师傅!”刘整天又补了一句。
侯楚天看那得意而认真的样子,十有八九不是编的,道:“我以为是你爹呢?”
“没礼貌!跟你说实在的,我从小就喜欢历史,读大学的时候是想去学历史专业的,要不是家里不让,哥们现在也是历史学院的一大才子了。”
“嗯,有可能是历史学院棺材里的那位,留尸千古的才子,供所有考古系的学生上下其手。”
历史学院有一个用于考古教学的棺材,里面躺着一具枯骨,尚未发掘完毕,特用来做展示。
“你才是留尸才子,像我这么多金又多才的人,怎么可能那么寒酸。我这也是沾了家里的光,不然怎么认识这么牛气的人,”涛子不为侯子的讽刺所动。
“赶紧说正事,专家到底说是什么年代的!”绕来绕去,始终没说道点子上,侯楚天急切的问道。
涛子神神秘秘的凑到侯楚天耳朵边,说道:“他判断至少是唐代的!”
说完对着侯楚天使了个眼色,好像立了什么大功在邀功一样。
侯楚天有点怀疑,似乎在问涛子也似乎在问自己:“有没有这么玄乎,一张照片就能断代,莫非他是瞎子?”
“怎么说?”
“能掐会算的大部分都瞎。”
从小到大,侯楚天很少听说过关于家族历史的相关事情,平时也只有在每年过苗年的时候才有机会进到祠堂里面,但是小时候又对祭祖的事情不太感兴趣,尽顾着吃吃喝喝了。
每到过苗年的时候,大清早,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
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
在祭祖的时候,族里几乎所有人都会出席,许多侯楚天见都没见过的长辈也会出现在祭祀大典上,而每年的祭祀大典也会对祖宗进行一番歌颂。
尽管如此,也很少了解关心过家族的历史,更不知道家族已经在这里多少年、从哪里来的、又到底存在了多少年了。
如果真是唐代的照片,家族难道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苗疆,以前跟着五阿爹去采药的时候,一进山就是半个月,最长的两个多月,在大山里面游走,经常会经过一些生活在山里的家族,有时候还会借宿在别人家,而这些家族看上去跟自己的家族没什么两样,世世代代依山而居,里面的人大部分也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打打猎,种点地,哪怕深山老林照样也能满意的生活下去。
不过这山里面有一些家族,第一年去的时候还好好的,第二次去就已经人去楼空了。
所以在侯楚天的认知中,这样的家族在大山里多得很,变迁也快得很。不由得不怀疑这个一千多年的看法。
且不说照片里面的书是不是原版,就算是原版的记载类书籍,如果真的一千多年前就出自自己的家族,那至少说明这个家族在当时就已经是显贵家族了,倒过来一看,怎么可能一个显贵的家族会生活在大山呢。
不管怎样,侯楚天都对涛子找到的专家的说法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为这中间还牵涉到一个东西,就是古苗文,这种文字似乎在外界并不多见,甚至说,几乎没有,连里面的内容都没看明白就断代,实在有点突兀。
想到这不禁摇了摇头。
“我就知道你不相信。”刘正涛喝了一口桌上的咖啡,接着道:“汉代基本上还都是用的竹简来当书,比较富有的贵族可能会用丝绸来记载,但也都是及其奢侈的。
到了东汉造纸术得到改进以后才有用纸来记载和书写的条件,随着后面一步步的改进,纸张也越来越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几乎从南北朝开始,几乎所有的历史记载都是采用纸来进行记载了。”
而那些高清照片里面正好是纸张书写的文字,但从这点来说却是如此。
“说核心内容,别像个娘们一样。”
“你一定对姑娘有什么误解!”刘正涛戏谑地看了一眼侯楚天,接着道,
“我师傅说这照片上的文字是极其少见的,以前什么甲骨文、象形文、甚至好多已经不存在了的民族的文字比如契丹文,他都见过也都能辨识出来,但是这个文字,他还真的没法认出来。不过他说这种文字他倒是见过记载,说是在一个民国时期在西域做考古的英国人的书籍中看到过,叫什么《西域考古记事》,说是这种文字最后的成篇幅的发现就在唐代了,唐代以后再没有发现,但是他说那本书也没有记载这种文字如果认识,只是临摹了一些记载了下来。”
“就这就能断代?还大教授,简直可笑。”侯楚天有点不相信。
“他虽然不认识这种文字,但他认为这种文字可能是一种少数民族的内部文字,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通,而且很有可能只在官方记载当中,不像汉字已经普通化大范围普及了。”刘正涛说道。
“少数民族的文字?”侯楚天反问道。
涛子不慌不忙的接上:“对啊,唐代以后,基本上官方的历史记载就比较完整细致了,而且由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重视历史记载,因此唐代以后的历史记载都保存比较完好,也就是说,你照片里的这本书如果出现过的话基本都会有记载,但是以他那种级别的专家都没有见过,所以他也是很笃定这本书的断代是在唐代之前秦汉之后的。”
“那他有没有说是哪个民族的文字?”侯楚天有点激动的问道。
涛子说道:“那倒没有!不过我师傅这两天会帮我约几个做少数民族历史研究的专家过来,到时候一起看看,到时候带你也去听听?”
侯楚天心里非常复杂,一方面想知道这书本的来历,另一方面又害怕这些事情泄露出去,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甚至给家族带去大麻烦。。。。。。细思之下,不由得脸都憋得红了,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隐约间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有钱真能使鬼推磨,你这是有钱能使专家围着转啊,让你呼来唤去的。”
“去不去嘛,见证历史的时刻!”
“去就去,我还怕什么不成!你师傅叫啥名字啊?”侯楚天想进一步的了解情况。
涛子不慌不忙的说道:“嘿,你还不信,别以为谁都跟你一样是江湖郎中。我师傅叫高世文,不信你可以去查,我跟你说他住的房子都感觉像一个博物馆一样,里面全是古书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