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南巡记
侯楚天兴起之时,便也没有忘了这鳄蛛确实是冷血动物和它们惧严寒的本性,于是问道:“可是,可是,这玄甲兽怎么在阿拉斯加那种严寒的地方生存下来呢?”
黄召智看了一眼侯楚天,看这几个年轻人这惊愕的表情,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笑着说道:“我们不要忘了,阿留申人和爱斯基摩人,他们也不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但是最后他们的体型和基因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得适应了阿拉斯加严寒的气候条件。
就跟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000米以上的夏尔巴人一样,由于世世代代生活在那样的高海拔地区,身体内的红细胞数量一直保持不变,甚至还我们的要少,这些都是因为线粒体突变,基因发生了重组,就不会像我们一样在缺氧的时候红细胞的熟练会增加。
除了这一特质之外,他们的血液氧气利用率要比正常人的高,血液浓度也要低一些,保证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更加的通畅,这就是生物学上的适者生存,也可以说成是进化。
他们这种特殊的基因,保证了他们在高原地区生活正常,可以承受比常人高很多的缺氧环境,这些优秀的基因都是来源于他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高海拔缺氧环境中导致的基因变化。
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几乎没有高原反应,而那些每年熙熙攘攘去珠峰南坡的所谓登山爱好者,与其说是自己登山上去,不如说是夏尔巴人把他们背上去的,因为他们除了动动脚,所有的装备都是夏尔巴人背上去的。
试想,如果人类这么复杂高级的生物在极限环境中,基因都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以使得身体能适应环境的改变,那蜘蛛这样简单的生物是不是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基因呢?”
自然界中,哺乳动物的基因其实是最稳定的,也是最不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改变的,要改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产生变化,这也是哺乳动物是最后出现的物种之一的原因。
但是哺乳动物基因的稳定性也保证了种族的繁衍,对环境的适应,几乎成为这个星球上的霸主。
涛子焦急的说道:“侯子,先不管它能不能活下来的事情了,先听黄教授说说这白令舰队是怎么见到玄甲兽的,有没有抓到一两只研究研究,详细的记载可能比我们现在的在这里的各种猜忌要重要得多。”
黄召智笑着道:“呵呵呵,别急,适当的怀疑是对的,不然不能保证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正确性。
这白令舰队穿过白令海峡以后发现了阿拉斯加的海岸线,这只是第一步,然后他们沿着阿拉斯加的海岸线一路南下,到达现在的诺母港和诺顿湾,那时候的诺母港还是一片海滩而已,诺母港是后来俄罗斯殖民过来以后才建立起来的。据白令舰队的航行日志,舰队到达诺母港以后休整一段时间,而这期间,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虽然船只在海湾停泊休整,船上的人开始深入大陆进行探索,但是在深入内陆的过程中遭到了当地土著的强烈阻击,本来已经人困马乏的探险队虽然有枪支火器,但是爱斯基摩人太凶悍了,导致队伍损失很多人,于是又回到了港口。
整顿完毕后沿着海岸继续南进下去,后来沿着河岸往上游航行,在航行过程中倒是一路畅通,但是有时为了补给还是得上岸去采集物资,当然大部分是跟当地人做交易,只要不跟他们敌对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在这期间他们捕获了灰熊、麋鹿等大型动物,而在有一次,他们来到一个山脚下,看到山上似乎有人活动的迹象,于是派出一只先遣队前往查看,可是进去了以后,他们只在遥远的河岸边听到了嘶声裂肺的叫喊声,甚至枪声都没有,只有那些队员的叫喊声,大家在岸边等了半天也没有人回来,于是又派遣一只队伍出发,进去以后,只看到前面的进去的十几人小队已经消失不见,只有枪支还在地上摆着,地上有很多奇怪的脚印和血迹,小队分散查找,只找到极少数的衣物,最后看到巨大的树上吊了一坨一坨黑乎乎粘稠的东西,似乎还在动,有队员拿枪开了一枪,发现里面居然渗出血液来,不一会儿只见一群巨型蜘蛛向队员们包围而来,队员们用枪支抵抗,根本不能对他们形成伤害,反而那些巨型蜘蛛越来越靠近,那些队员们吓得呆住不敢动,最后反应过来,立马扔枪逃跑,就这样,进山的二十个队员只有五个人活着出来了,个个神色慌张,几乎不能正常说话。
在这一番记载的最后,有一句话:美洲地大物奇,灰熊比北极熊大许多,而蜘蛛是普通人的个头的两倍左右。因此我推测他们这航海日志里面记载的就是玄甲兽。”
五个年轻人都瞪着眼睛,黄召智说完的时候,大家似乎还意犹未尽,在思考着,在发着呆。这下总算尘埃落定,总算找到了一点确切的线索。
过了半晌,没有一个人说话,似乎大家还没反应过来。
黄召智道:“我推测的依据是这黑色的物体吊在树上的,应该就是玄甲兽,跟维京人的描述相同,都是黑色的丝,都是无法用武器攻击,那些树上吊着的就是玄甲兽用丝把人缠起来了。”
涛子惊讶的喊道:“能把人缠起来,又吊到树上去的蜘蛛得有多大啊,实在不敢相想象,如果真的跟航海日志上记载的一样,有两个人的体型那么大,那就算是我们现在要去捕获也太危险了。”
怎么会区别这么大,侯楚天心里暗暗揣摩,在容县见到的玄甲兽只有篮球大小,那时已然觉得它战力相当恐怖,都能主动防御和攻击,如果有两个人的体积那么大,无法想象他们的攻击力得多强。
要是它们还是团队合作的话,就凭在座的几个人几杆枪,哦,还有几个没枪的,是很难再去跟他们斗争了,可以说几乎是去送人头。
黄召智定了定神,道:“我们也没必要那么恐慌,这也算是古老的记载了,距离现在200多年历史,再说,这日志里面也没记得那么详细,能不能找到还不知道,当然,如果你们决意要去的话,肯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的。”
万全准备?说的简单,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如何准备?把它当昆虫还是当怪兽?
当昆虫只要拿一瓶杀虫喷剂就行,如果是怪兽,大炮也不为过。就这异国他乡的,怎么都不可能做到万全,何况还有雨山街在后面盯着,别说万全,就是十全也达不到呀。
涛子对历史最感兴趣,追问道:“黄教授,这白令航海日志还有没有后续记载,后续记载里面有没有关于去猎捕或者探明和玄甲兽的记载?虽然他提供了更详细的记载,但是感觉还没大英图书馆中记载的详细,至少还有图,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敢正视这些蜘蛛,所以没见到。”
他倒是聪明,害怕自己打不赢,先假设一个很弱鸡的对手。
不过立马遭到黄召智的否认:“那倒也不是,每个探险家的侧重点不一样,白令舰队是去发现新大陆的,主要是寻找资源,而博物学家是去探寻一切新奇的东西,舰队很多是大队人马几百人一起行动,博物学家有可能就那么三五个人,很多冒险家还单独行动,博物学家的文化底蕴也要高很多,所以不能这样笼统地去区分。”
嗯,毕竟是教授啊,知道的东西就是多。
涛子‘哦’了一声以表赞同。
黄召智接着说道:“白令航海日志最后记载,他们在那一次遭遇中失去了二十二名队员,而且回来的那五个队员最后也都受惊吓过度,有一个稍微清醒一点,其他四个在一个月之内相继去世,那一个清醒的后来也在风暴中不幸去世了。
遇见玄甲兽以后,舰队遂不敢贸然前行,于是按原河道返回,又来到海岸上,沿着海岸继续南行,最终发现了阿留申群岛,并且在返航的过程中,白令也患病死掉了,倒没有更多关于这鳄蛛的记载了。
在那以后,估计舰队也害怕再深入森林深处了,要知道,阿拉斯加的深山老林现在可以说是全球最大最古老的的寒带森林了,里面千奇百怪的东西太多。”
王小敏道:“看来就跟师傅所说,这白令日志所记载的应该就是玄甲兽,不过阿拉斯加东边沿太平洋海岸的海湾非常多,河流也非常多,也不知道他们进的是哪条河,如果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寻找,我怕我们就是从夏天找到冬天,再从冬天找到夏天也找不到。”
侯楚天道:“对啊,小敏,这点倒是提醒了我,如果真的跟我之前说的,冬天去是不是会好一点,这样玄甲兽几乎处于冬眠状态,至少没那么大的活力。”
只听得黄教授对着那台试验机,似乎思索着什么,说道:“恐怕并不是这么简单,这阿拉斯加常年寒冷,放在一般的地方,那蜘蛛基本都会处于冬眠的状态,所以你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就正确,还有,这白令日志里面也记录了,当时也并不就是夏天,说明当时的气温也不高,阿拉斯加那种地方,气温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按照正常蜘蛛的习性来说,留给他们生活的时间不过三个月不到,而这还不够他们繁衍下一代的时间。”
还是老问题,它冬眠,你上哪儿找去?刨雪坑?一两米的积雪里面,人怎么走动?这都是冬季必须考虑的问题,索性夏季去,还能找个动静。
涛子感慨道:“要是有更多的记载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详细的地方了。”
黄召智道:“那倒也不尽然,细想起来,似乎这记载过的地方很多,维京人是在东海岸,而俄罗斯人是在西海岸,且不说这大英图书馆里面的记载是哪里的,至少说明很多地方都有出现过这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