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人间天堂 - 养成一个大唐 - 三悔人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39章:人间天堂

第二天,姜云明和李承乾都早早的起来了。昨日发生的事情似乎对二人都没什么影响,但是这只有二人自己才清楚。

经过了宿州这个不大不小的插曲,船队没有再停留,早早出发南下而去。似乎是昨日耽搁了行程,今日的风想他们早早到达目的地,所以吹的格外卖力,原本一天都不一定能到达的江都,天还未黑就到了。

江都是占城稻推广的第一站,接近长江入海口,自古以来就有着鱼米之乡的称号,似乎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了。

下了船,看着西沉的太阳,姜云明感叹,终于到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没有黄鹤楼,但也是烟花三月,也是扬州。

江都的刺史早早等在码头,姜云明和李承乾一下船就迎了上来。

扬州,记得是李泰的封地,也不知道能治理成什么样子。拒绝了刺史的邀请,姜云明选择了住在朝廷的驿站里,至于李承乾。嗯,他没发言权。

朝廷的驿站稍显落魄,不过姜云明也没说什么,直接走了进去,留下李承乾和那刺史进行那令人作呕的客套。

看着窗外的月亮,耳边隐约还能听到李承乾和刺史的客套,姜云明摇头感叹:人与人啊,总是要弄的那么复杂,都是欲望在作祟。

————

翌日,早起的姜云明看着窗外,天空有些阴沉,似乎是要下雨了。

自己最近好像起的越来越早了,都没怎么水果懒觉,有些时候林馨怡都没醒来,他就行了,怎么恍惚间有种回到以前,享受那996福报的日子?

吃完早饭,天空飘起了细雨,简单的喝过驿站准备的粥,姜云明出了驿站的门,到了不远处的一座小亭子里。

三月的天正是江都最好的时候,不热,也不冷。靡靡春雨让人感觉到一丝的清爽,看着远山的竹林,似乎现在到了春笋萌发的时节了吧?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弄点新鲜的,很久没有吃过竹笋了。

林馨怡撑着伞,穿过如雾的春雨,站在了姜云明身后,姜云明看了她一眼,相视一笑,无声胜有声。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

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

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

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姜云明小声的念着诗,说与林馨怡听,林馨怡眉目含笑,觉得姜云明浑身都散着光。

“啪啪啪。”身后传来一阵掌声,二人扭头看去,是这江都刺史。姜云明顿时没了兴致。

“泾阳伯果然好文采。”刺史对着姜云明示好,甚至是以他从三品的官职还向着姜云明执下属之礼,巴结之一丝毫不掩饰。

“刺史谬赞了。”姜云明还礼,他知道这份恭敬的来源其实是李承乾。混迹官场的没几个傻子,想来是看昨日李承乾对姜云明的态度,才有了这一早的阿谀奉承。

刺史还想说什么,但是姜云明却挥手打断了他,他可不想在这和这刺史浪费时间。

“不知道刺史蝌蚪安排下去?这粮种之事事关重大,若不是此那么太子殿下也不会亲自南下监督,刺史还是要认真对待的。”

“泾阳伯大可放心,自从这高产的稻种定下在在下的辖区试种开始,在下就开始布置了,如今只要殿下和泾阳伯将粮种带来,就可以开始给粮种浸泡育芽了。”这番话让姜云明对这个刺史有些刮目相看,不说人怎么样,起码工作还是做到位了,哪怕可能是拍马屁的工作。

二人说着话,李承乾也走了出来。

为首的人都齐了,姜云明就做主出发了,李承乾也习惯了姜云明给他做决定,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有啥不习惯的。

一行队伍从驿站出发,后面的马车满载着麻布包袱,载着大唐百姓明年的口粮。

看着刺史挑好的,号称是最好的农户,姜云明没说什么。捞好处的想法很多人都有,从来不新鲜,自己不愿意去管他们,但是有时候能捞得到好处,有时候就是作死了。

挥手屏退了那些挑选出来的“农户”,姜云明走到刺史身边,低头附耳和刺史说话。

“阁下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起码不是没有脑子的人,既然不是没脑子的人,就别把别人当做没脑子的人去糊弄。有些事占占便宜,没人管,人情世故嘛,谁都懂。”

姜云明很“亲切”的给刺史整了整丝毫不乱的衣服,靠在刺史的耳边。

“但是有些东西不能碰,碰了,就会万劫不复的。”

拍了拍刺史的胸口,招呼着李承乾和林馨怡走了。托岭南冯盎的卖力,粮种不算多,但也不少,不是一个扬州能吃得下的。

人走的差不多了,徒留刺史和他的手下站在那依然细密的春雨中,额头上的不知道是那温润的春雨,还是受惊之后的冷汗。

姜云明丝毫没有在那历代文人不吝文笔赞誉的扬州多做停留,布置好了粮种的事情,也不管那刺史会不会对着翻倍产量的水稻动手脚,姜云明就沿着运河继续南下了。反正即便是哪个沙雕动了心思,还有李二不是吗?经历过血与火的李二想必不会吝惜请这些吃人血包子的官吏们再吃一顿刀子。

江都,丹阳,京口,吴州,姜云明全都走了一遍。各地官员都恭恭敬敬,但是就连姜云明都看出来了不少有着其他心思的人。姜云明并没有揭穿抑或处理他们,只是让李承乾把这些人都记下了,想来李二会对他们很感兴趣。

出了吴州码头,船队朝着此行最后一站,运河的终点进发,同时也是姜云明心心不忘的地方,余杭。

姜云明不知道这余杭是不是后世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初中地里看过的地图早就还给了老师,而前世自己一个鲁省人,哪里来过这号称人间天堂的地方?

余杭的稻种布置工作姜云明没有参与,交给了李承乾,美其名曰你是太子,要多多锻炼,不然皇帝怎么能放心将国家交给你?

无视李承乾那幽怨的眼神,姜云明带了一小队龙武卫,和林馨怡就出发了,朝着西湖而去。

姜云明想西湖想了很久了,不只是西湖边上的龙井茶园,更是那灵隐寺,雷峰塔现在还没有,要想看的话还得再活个几百年,不过可以去看看那断桥,也不知道现在建成了没有。

马车走了很久,足足有一上午的时间才到了西湖。

站在西湖边,看着这天下的名景,姜云明有些失望。没有三潭印月,连断桥也没有。让姜云明感觉这就和后世自己村后山的大水库没个差别(这是第一次去西湖的时候我妈说的......)。

看着失望叹气的姜云明,林馨怡笑着抱住了他的手臂,放在胸口蹭了蹭,安慰了他一下。

姜云明坏笑着多蹭了两下,使得林馨怡俏脸通红。二人笑闹着,慢慢走向了西湖边的一户人家。

唐时期的西湖就已经相对繁华了很多,这时候的西湖还不是后世那单纯为人们观赏而开放的景区,更多的是以湖内水产为生的水乡人民。

敲响最近的一户人家的大门,一个老人开了门,看着衣着光鲜的姜云明和林馨怡,再看看后面披甲带刀,气势肃然的龙武卫,老人显得有些拘谨和害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