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江南 - 贞观家教有点躁 - 雪无痕a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贞观家教有点躁 >

第一百三十八章江南

“贞观家教有点躁()”

直到张济安离开了太极殿,李世民才想起今天叫他来的目的,并是不是商量怎么考秀才的事情,而是关于军事方面的考教。

老李拍了拍脑袋,刚才说什么来着?

长孙无忌无奈的一笑,这小子就擅长于把握话题,一下子将话题带偏了,然后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他们两个大眼瞪小眼。

“没事,明天再问,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第二天张济安又被李世明民拉着过来问话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翁婿之间关系有多好。

这一次张济安终于弄明白了,老李皇帝也是直接切入主题。

老李也终于想通了,将巨大的人力资源用到该用的地方,而不是当做礼物直接送出去,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甚至那些宗室都没有给。

毕竟,这些家伙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家伙,一旦被人训练好了,那就是即战力啊,老年的老李皇帝越来越疑心重了。

现在老家伙一个人躺在甘露殿的时候,总会不由的想,总有刁民想害朕。

当上了皇帝,似乎并没有完全安心,皇帝也有皇帝的苦恼,这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还是自己的女婿贴心,早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既然如此,那这些人就坚决不给了。

“可是这些俘虏也只能在这个冬天去清理河道,等到明年开年,春汛涨了,就没办法清理河道了,那时候让他们干啥去?”

什么情况?居然还有人力资源没办法用的时候?大唐的劳动力资源已经如此丰富了吗?还是老李皇帝自信心膨胀,现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已经高度发达,不需要努力奋斗了?

当皇帝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好清奇的脑回路。

“可以去干别的啊。”

老李就问还可以干什么,这些家伙不就是会放羊吗?难道把农庄变成了牧场?

“那送给那些大臣们的时候,他们让这些奴隶们干什么?”

“当然是种地……”

老李终于反应过来了,激动的一拍大腿。

“可以让他们去皇庄。”

“大唐不是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吗?可以让他们去开荒。”

开荒,到哪去开荒?李世民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了。

的确大唐的人口这十多年来在急剧的增加,但是土地的增长就并没有改善,人口增加的需要,而且不时的还会有土地兼并现象的发生,这也让他感觉非常苦恼。

贞观之治已经出现成效,老李这也是幸福的烦恼。

“唉,江南不是还有大片的土地等着开发吗?还有岭南那么多地方现在荒芜着,都是狼虫虎豹野兽聚集的地方,多可惜。”

“江南倒是可以考虑,岭南先别想了,朕可不想失信于冯盎。”

张济安只能摇摇头,表面上说的好听,鬼知道老冯还会被你坑成什么样。

不过想想,老冯应该再过三四年也就挂了,到那时候,老冯的十三个儿子封十个左右的刺史也就行了。

而且把最厉害的那三个还不能封,他就不相信这兄弟十三个都能够团结一心。

“听说占城有着一年三熟的水稻。”

“你想说什么?”

“如果将这些俘虏赶到岭南去,再把占城稻引进来,要不了几年,大唐的老百姓都不用挨饿了。”

“先考虑江南吧。你觉得江南那边让谁去好一点?”

“这个事情是宰相们考虑的事情吧?陛下拿着问题来问我一个教书先生,倒是有点高看过了。”

“朕让你说你就说。”

张济安摇了摇头,这事情坚决不说。

本来他心中有这一个人选,但如果说出来恐怕自己日子也不好过了。

回到家中,李恪又来拜访,那一刻,他真的以来这家伙的鼻子比狗还灵。

“你那地理书,本王看过了。”

“感觉怎么样?”

“那字写的比狗画的好不了多少。怪不得还发明了那个什么鹅毛笔。”

“说正事。”

“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了?”

“你听到什么了?”绝对不能说自己早就知道李泰写《括地志》的事。

李恪看着张济安的眼神,他还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可是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打听到了那个消息,没想到这家伙人在定襄,消息就传了回来。

“本王列了一个提纲。”

“那就赶紧写吧,写完了早点回去。已经两次从封地回来,你应该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李恪很是惆怅的叹了一口气,坐在张济安的那张摇椅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