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景氏兄弟之间的冲突 -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 唐门浪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8章景氏兄弟之间的冲突

因为担心戚世恒再找麻烦,隋唐索性便将洛河留在了官邸之中。

当然,更多的是久别重逢后的不舍。

对于隋唐的心思,洛河自然清楚,于是只好差人给承欢楼送去消息,这才在官邸安心住下。

隋唐则是找到了景清,将承德书院的事情做了告知。

景清闻言,沉默了半晌,便急匆匆赶回了景家。

他和隋唐都是年节前才回的京都,对于京都之事,缺乏足够的了解。

但景预不同,作为景氏的阀主,承德书院之事,他必然知晓。

事实证明,景清的猜测没有出错。

书房里,当他提到承德书院后,景预先是罕见的沉默了下来。

片刻之后,才开口问道:“你是如何知晓承德书院的?”

“这么说,承德书院确有其事?”景清心头一跳,他没有回答景预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景预轻叹了口气,默然点头。

“既然如此,京中屡有因高利贷而致人死者,以及大量女子失踪,你也是知晓的对吗?”

景清提高了音量,显然,此刻他的心中已经多了几分恼意。

景预同样保持了沉默,但景清已经从他的态度里知道了答案。

“砰!”一声巨响,景清拍案而起,桌上的茶碗也应声落地。

“大哥,你作为御史大夫,怎能任由如此恶事发生,而无动于衷?”景清带着几分不解,高声质问道。

“此事牵连甚广,并非你想的那般简单。”景预摆了摆手,耐心的解释道。

对于景清表现出来的恼怒,他似乎并不在意。

“牵连甚广?我倒想听听如何牵连甚广?”景清强忍着心中怒意,冷声问道。

“承德书院一事,牵扯了大量朝中官员,别说是我,就是魏斯、田和,一样不敢揭开这个盖子。”面对景清的一再逼问,景预淡然回答道。

然而,景预的平静淡然,再让景清心中的怒意更盛,他忍不住开口讽刺道:“我以为姜国三大门阀如何厉害,原来也不过如此?”

“景清,你放肆。”眼见景清依旧不依不饶,景预忍不住出声轻喝。

“我放肆,我且问你,纠察百官,整肃纲纪,是不是你御史台的职责?我再问你,官员凌虐,百姓罹难,你这御史大夫装聋作哑,蓄意掩盖,又算不算渎职?”

景清终于怒了。

景预的轻喝,并未吓住他,反而使的他步步紧逼。

“你以为我愿意,我还不是为了咱们景氏。”

望着愤怒的景清,景预强忍着怒气,试图自己辩驳,却换来了景清更大的质疑。

“为了咱们景氏,我看你是害怕丢了你那御史大夫的位子吧?”

“景清。”景预一声怒吼,霍然起身。

两个一直以来相辅相成的兄弟,在这一刻明明只隔着一张书桌,却又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景预为了景氏负重前行,景清却要为了那些受到戕害的百姓伸冤。

谁都没有错,可偏偏就这么身不由己的对立了起来。

“景清,别以为你为我景氏拉来强援,就可以如此肆无忌惮,难道你当真不清楚,如今门阀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魏氏背靠太子,田氏手握兵权,步步紧逼,难道你当真要让我景氏步贺氏之后尘吗?”

景预连声质问,他的声音里带着愤怒,也带着责怪。

他愤怒于景清对他的怀疑和误解,他责怪于景清看不明白当下太平城内的局势。

然而,此刻的景清也在气头上,他当即反问道:“那又如何?我景氏本就不弱,如今又有隋唐如虎添翼,鹿死谁手恐怕尚未可知?”

景清有这个自信,因为整个姜国,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隋唐的强大。

包括景预。

“哼,你莫要太高看隋唐,殷无恨、戚世恒、田辟疆哪个不比他强,即便是北地军团崩塌,田开疆被杀,田氏之嚣张,可有半分收敛?”

果然,面对景清的反问,景预表现出了不屑,不是他看不起隋唐。

只是相比而言,他更了解殷无恨、戚世恒、田辟疆这些人,这些人无论朝堂根基,又或是手中掌握的军队,恐怕都不会比隋唐弱多少!

景清沉默了下来,面对景预的质问,他并不在意,只是多少有些心凉。

“所以你怕了?”片刻之后,景清沉声问道。

“是,我怕了,我怕因承德书院一事,而开罪满朝文武,以至于他们全部倒向魏氏和田氏。”

“我怕到那一天,敌人举起屠刀,我景氏只能如同贺氏一般,被肆意宰杀,而无还手之力。”

“你难道忘了吗?以贺老太师之威名,贺氏七雄之骁勇,甚至他们身后,还有燕王姜欢二十万北地军团为后盾,也不过一夜之间,便烟消云散。”

“我们景氏,凭什么?凭一个隋唐吗?”

景预的声音开始逐渐高昂,这些话他从未对人提及,世人只道他景预能与魏斯、田和同列三公,却看不到他背后的筹谋、忍耐和坚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