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女学 - 玄镜司事件薄 - 子非砚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玄镜司事件薄 >

第62章女学

第62章女学

保皇党御史的弹劾奏折送到巡抚府时,萧以安正在给谢珏磨墨。

砚台里的墨汁泛起细密的涟漪,映出他微微蹙起的眉。

自从李嵩死后,江南的空气就像绷紧的弦,谁都知道,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大人,京城八百里加急!”

玄镜司卫的声音带着急促,掀帘而入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晃了晃。

谢珏接过奏折,展开的瞬间,脸色便沉了下去。

萧以安凑过去看,只见上面的字迹凌厉如刀,字字都往女学的心口扎:“江南静心庵私设女学,聚孤女数十人,不事针黹,专习文字,恐有惑乱民心之嫌。女子识字则思变,思变则忘本分,古有妲己误国,近有吕后乱政,皆因女子干预外事……恳请陛下查封女学,将为首者苏绾问罪!”

“一派胡言!”

萧以安猛地拍了下桌子,墨汁溅到指尖,“妲己吕后是祸国,跟女子读书有什么关系?照他这么说,天下男子都该目不识丁,免得思变谋反!”

谢珏按住他的手,指尖擦过他沾了墨的指腹:“稍安勿躁。这奏折来得蹊跷,像是早就写好的,只等李嵩的案子做由头。”

“还能是谁?保皇党那帮老顽固!”

萧以安气得发抖,“他们怕女学成了气候,动摇他们的根基,就用这种龌龊手段!”

正说着,柳阁老派人来了,说是皇帝下了旨意,让玄镜司彻查女学是否藏奸,三日内回话。

“看来,这是逼着我们表态了。”

谢珏将圣旨放在桌上,“查,自然是要查的,但怎么查,查什么,得由我们说了算。”

萧以安明白他的意思。

若真按保皇党的意思去查,女学必被冠上“谋逆”的罪名,苏绾和那些女子都难逃厄运。

他们必须在三日内找到证据,证明女学的清白。

·

次日,巡抚府的正厅坐满了人。

柳阁老坐在主位,左右两侧是江南的官员,保皇党御史也在其中,正襟危坐,眼神里带着几分得意。

萧以安和谢珏坐在下首,苏绾则站在厅中,虽穿着素衣,脊背却挺得笔直。

“苏绾,”保皇党御史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审问的意味,“你私设女学,教授孤女识字,可有此事?”

“有。”苏绾坦然道,“但并非私设,而是借静心庵之地,教她们认些字、算些账,免得被人欺负。”

“放肆!”御史拍案而起,“《女诫》有云‘妇德不必明才辨慧’,你竟敢违背祖训,教唆女子抛头露面,不是惑乱民心是什么?”

“大人此言差矣。”

萧以安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厅内瞬间安静下来,“《女诫》是教女子守德,不是教女子做睁眼瞎。孔子周游列国,教过三千弟子,从未说过‘女子不可学’。若说女子识字便是惑乱,那男子识字岂非要翻天?”

御史被噎得说不出话,涨红了脸:“安王殿下这是强词夺理!男子读书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女子读书有何用?”

“有用。”谢珏起身,将一摞书放在桌上,“这些是女学的课本,皆是《孝经》《女诫》之类,并无半句叛逆之言。她们学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是‘夫和妻柔’,怎么就成了惑乱民心?”

他拿起其中一本,翻开给众人看:“这是最小的学生阿春的课本,上面写着‘感恩师太,感恩苏姐姐’,字字都是向善之心,何来惑乱?”

官员们窃窃私语,显然被说服了大半。

御史却不肯罢休:“空口无凭!谁知道她们暗地里学了什么?说不定这些课本都是幌子!”

“是不是幌子,看看便知。”萧以安看向柳阁老,“阁老,可否让女学的学生来一趟?”

柳阁老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传她们进来。”

片刻后,苏绾带着三个女学生走进厅内。

最小的阿春怯生生地攥着衣角,看到满厅的官员,眼睛都红了,却紧紧抱着怀里的纸。

另两个稍大些的,一个是织户之女,手里捧着个账本;一个是曾被卖作丫鬟的,手里拿着自己写的状纸。

“擡起头来,别怕。”萧以安温声道。

阿春慢慢擡起头,把怀里的纸递上前,声音细若蚊蚋:“大人,这是我的名字‘阿春’,以前人贩子叫我‘狗剩’,是先生教我认得自己的名字……我娘说,知道自己叫什么,才算个人。”

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写得极认真。

厅内鸦雀无声,连那御史的脸色都有些松动。

织户之女上前一步,举起账本:“小女子娘家是织锦的,以前掌柜的总说‘你不识数,这账没错’,每月都克扣我们的工钱。自从在女学学会了算术,我们自己记账,他再也不敢骗我们了。这账本就是证据,上面记着每月的工钱和出货量,一分一厘都清楚。”

最后那个女子呈上状纸,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坚定:“这是我写的状纸,告的是前主人虐待仆婢。若不是在女学学会了写字,我连状纸都递不上去,只能白白被欺负。大人说女子识字无用,可对我来说,这字就是救命的药!”

三言两语,没有慷慨激昂的辩驳,却比任何道理都更有力量。

官员们看着那些粗糙的纸、稚嫩的字,想起自己府里不识大字的妻女,脸色都复杂起来。

御史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柳阁老看着三个女子,又看了看萧以安,缓缓道:“看来,是老夫多虑了。女学教的是规矩,不是叛逆。”他顿了顿,“只是‘女学’二字,终究敏感,不如……”

“不如叫‘绣馆附课’。”萧以安接话道,“明着是教绣活,顺带识些字、算些账,既不违祖制,也能让她们学些本事。”

柳阁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安王说得是。就这么办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