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帝王威压(二更)
第14章帝王威压(二更)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承庆帝端坐于御案之后,明黄的龙袍在烛光下威严赫赫。他刚批阅完一摞奏章,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帝王的威仪丝毫不减。
听完萧以安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案情禀报,承庆帝的脸色越来越沉,最后如同凝了一层寒霜。
他沉默着,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御案,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在寂静的书房内格外清晰,压迫感十足。
萧以安和谢珏垂手肃立在下首,屏息凝神。
他能感觉到舅舅那深沉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在自己和谢珏身上扫过。
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玄镜司大牢,戒备森严之地。”
承庆帝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帝王的雷霆之怒。
“竟能让人神不知鬼不觉投毒,毒杀重要人犯!萧以安,你这提举,当得‘好’啊!”
“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萧以安立刻单膝跪地,声音沉痛而自责。
他明白,舅舅这是在借机敲打他,也是在给玄镜司立威施压。
“哼!”
承庆帝冷哼一声,目光转向一旁站得笔直的谢珏,“谢珏,你身为副提举,协理刑狱,又有何话说?”
谢珏躬身,声音清越而沉稳:“陛下息怒。玄镜司守卫出现纰漏,臣等难辞其咎,自当领罚。”
“然,周大被灭口,恰恰证明其掌握之关键,足以撼动真凶根基。凶手如此急切,不惜动用宫廷禁药‘鸩羽散’,更显其身份不凡,且与二十年前旧案关联极深。”
“付侍郎此时‘中风’,时机之巧,恐非偶然。此案,已非寻常刑狱,恐涉及朝堂积弊,动摇国本。臣等恳请陛下,允准玄镜司彻查旧案,深挖其源。”
承庆帝敲击御案的手指停了下来,他深深地看了谢珏一眼。
这个年轻的状元郎,为人如竹,心思却如此缜密,胆魄亦是不凡。
敢于在他盛怒之下,直指吏部侍郎有疑,点出宫廷禁药,这份锐气和担当,倒是难得。
“动摇国本?”承庆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目光却锐利如刀,“谢珏,你可知你此言的分量?”
“臣知。”
谢珏擡起头,目光坦然无畏地迎上帝王审视的视线,“弘光十七年李淑兰案,若真如卷宗疑点所示,是一桩构陷绣娘、草菅人命的冤案,且主审官付如泰牵涉其中。”
“如今,其旧案相关者接连被灭口,关键证据被销毁,付侍郎本人更在此时蹊跷病倒。凶手如此手眼通天,视朝廷法度为无物,行灭口、焚证、欺君之事!”
“若此时放任不管,朝廷威严何在?法度尊严何在?”
“百姓又如何能信官府能为其伸张正义?”
“此非动摇国本之隐患乎?”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承庆帝的目光在萧以安和谢珏之间来回扫视。
他看着自己这个一向惫懒的外甥。
此刻跪在那里,虽然请罪,背脊却挺得笔直,眼中不再是平日的散漫,而是燃烧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近乎执拗的锐利光芒。
他又看向谢珏,这个他亲自点的状元,清冷孤直,此刻却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陈年冤案,为了追寻一个真相,不惜触怒龙颜,直指朝廷重臣。
良久,承庆帝缓缓靠回龙椅,闭上眼,揉了揉眉心,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起来吧。”他对萧以安道。
萧以安依言起身。
“付如泰,”承庆帝睁开眼,“既然‘病’了,那就让他好好‘养病’。吏部的事务,暂由左侍郎代理。”
他没有明确说支持彻查旧案,但这句话,无疑是将付如泰暂时架空,扫清了玄镜司查案路上最大的一道明面障碍。
同时,也是一种默许。
“至于你们玄镜司,”承庆帝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守卫不严,致使人犯被毒杀,此乃大过。罚萧以安、谢珏俸禄三月,相关守卫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臣等领罚,谢陛下隆恩!”
萧以安和谢珏同时躬身。
“此案,”承庆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给朕查,一查到底。无论牵扯到谁,无论二十年前还是现在,都给朕查个水落石出。朕倒要看看,是谁,在这朗朗乾坤之下,玩弄人命,搅动风云!”
“臣等遵旨!”
萧以安和谢珏齐声应道,心中俱是一凛,同时也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与决心。
有了皇帝这句金口玉言,他们终于可以放手去触碰那深埋于黑暗中的真相了。
“去吧。”
承庆帝挥了挥手,显得疲惫更深。
“臣等告退。”两人躬身退出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