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流民潮
而大唐这边,能够稳住局面,全是靠人数的堆积,以及后方的火炮支援。
原本也只是稍稍占了些许上风。
此时北周军的士气被激发,士兵体内的不甘被释放。
瞬间,攻击强度便提高了一截,直接压过了唐军。
让唐军刚刚取得的那点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双方不断的挣扎厮杀,战线不断的来回拉扯。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夜幕时分,整个战场,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分不清敌我之后,这才各自鸣金收兵。
经过一个下午的鏖战。
原本18万的唐军,直接减员了三分之一还多,只剩下不到11万人。
而北周军这边,尽管人数低于对方,且对方还有火炮的加持,但盘点下来,还有差不多7万人。
虽然人数上还是要少于唐军,但双方的差距,已经在逐渐减小。
且唐军今天死亡的,大多数都是其最精锐的部队,剩下的,都是一些匆匆召集的预备军或者二流部队,战力已经开始衰减。
原本,战争若是继续这般持续下去,即便没有了楚馨的支援,那最后取胜的,依然会是北周这边。
可就在北周军鸣金收兵,回到营地当中,看着满地的狼藉,以及空空荡荡的营地之时,又有一些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的小道消息。
清清楚楚的将洛阳城被围,北周丢失了大半国土的事情,被人泄露了出去。
原本信心满满的北周军立马变得惶恐不安起来。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北周军的临时主将周毅,接到了楚馨留下来的密信。
信上清清楚楚的告知周毅,洛阳被围,大军将要回援。
这里,就只会留下他们这支军队。
对方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军心,守好陕虢观,以待来日再图大唐。
看到信上的内容,再想想女帝陛下的突然离开,周毅立马明白了目前的处境。
当即,他便让人观察了下营地内士卒们的情况。
发现此时整个营地当中谣言四起,士兵们士气低落,已经没有了继续作战的勇气。
于是,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周毅并没有执行楚馨的命令,而是直接下令,让全军连夜回撤,放弃陕虢观,回返陕州城。
当然,走的时候,他还不忘将陕虢观内,剩余的城墙、房屋、以及所有能看得见的建筑尽数焚毁、炸毁。
当李世民和程咬金得知北周军撤走,将陕虢观尽数摧毁的消息时,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次的战争,尽管北周军是主动撤离,尽管明面上是他们胜了。
可这样的胜利,是个人都无法接受吧。
大唐不仅失去了一个陕虢观,更是尽数将国内的精锐全都折损于此。
此战,虽是胜了,但却让大唐元气大伤,想要短时间内恢复,恐怕很难很难,想要恢复到巅峰时期,没有个几十年,估计想都别想。
好在,因为这次北周撤退的突然,并未来得及打扫战场。
所以,战场上的一切,就全都成了李世民的战利品。
在得到了北周遗留下来的大量火铳和损毁的火炮,以及部分没来得及带走的辎重之后,大唐算是恢复了一点血量。
李世民也可以凭借着战场的缴获,慢慢拉近与北周的火器差距。
也就是在北周差点一战灭唐,楚军围困洛阳,无意中解了大唐的危局之时,远在山南西道的楚默,带着几十万的流民,浩浩荡荡的渡过了长江,朝着黔中道进发。
驻守黔中道的柴绍,早在楚默决定带领流民,前往岭南道的时候,便已经收到了通知。
此时见几十万流民过境,立刻便安排了大量的士卒一路护送和维持治安,想让他们顺利的进入岭南道。
一路的行进十分顺利。
由于楚默先前让这群流民吃饱喝足,且还配发了一部分的粮食。
路上又有柴绍派兵护持,所以,一路上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冲突。
偶尔有一两个不识趣的家伙因为几句口角动粗,或者存有别的目的,想要挑动百姓情绪的。
也很快就会被沿途的官兵发现,直接就地格杀。
在杀了几批不老实的流民,将他们的尸首挂在沿途的道路之上示众后,所有人都老实了下来,再也不敢闹什么幺蛾子了。
楚默一行人,也伪装成了流民,混在人群当中,并未与沿途的官兵和柴绍打过照面,双方十分默契的忽略了对方的存在,一路越过黔中道,朝着桂州方向而去。
如此浩大的流民群,自然引起了岭南方面的注意。
身为岭南王的杨二宝,自然第一时间派人询问柴绍。
不过,柴绍给出的解释却是,因为之前与岭南签订了接收流民的条约。
前些年,大唐风调雨顺,且无有百姓愿意长途跋涉,离开家乡。
所以,便没有多少流民前往岭南。
这次,因为与北周的战争,大唐国内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所以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成为了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