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5章苟延残喘的李世民 - 大唐:李二,还钱 - 池塘垂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045章苟延残喘的李世民

李世民自从逃出长安之后,就投靠了朔方节度使张涛。

原本以为只要自己打出旗号,大唐各州郡的勤王之师会如过江之鲫一般云集而来,帮助自己杀回长安,重夺皇位。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

由于这些年的战乱和灾荒,导致整个大唐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原本李世民的坚定支持者,在这些年要么陆续战死,要么就被长孙无忌排挤出局。

还在朝堂上的,已经寥寥无几,翻不起任何风浪。

更何况,长孙无忌在得知李世民出逃后的第一时间,便勒令各州郡县,全面清剿李世民旧部,为新皇临朝铺路。

由于长孙无忌早有自立之心。

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在各处全都安插了自己人。

更是掌控了各处的军队和后勤。

在接到清剿任务的第一时间,便将李世民的旧臣全都控制起来,而后秘密杀害。

所以,当李世民昭告天下,发出勤王令的时候,响者寥寥,基本就只有小猫小狗两三只。

这些人基本刚刚喊出勤王的口号,第二天就会迎来长孙无忌的疯狂攻击。

连城门都出不去,就直接胎死腹中。

然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本就立身不正。

自他登基以来,弑兄逼父的传言就从未断绝。

让民间争议不断。

若他能如原来那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成为一代明君,那也不会被人诟病。

只可惜,在其还未发展壮大,声名还未达到顶峰的时候,就出现了楚默这么一个搅屎棍,让他声名尽失。

接着更是出现了楚馨这么一个变故,二分天下,导致他的威望降到了谷底。

之后的商业运行、钱庄设立和钱币改革,更是败的一塌糊涂。

致使整个大唐的财富尽入楚默之手,导致天下民不聊生,真可谓是四海无闲田,百姓犹饿死。

明明风调雨顺的时节,百姓却是连最基本的温饱果腹都做不到。

这还不算什么。

连连的征战,更是令大唐十室九空,家家披麻,户户挂白。

如此暴君,百姓还如何拥戴。

要不是家中青壮都已被征召入伍,说不定此时的大唐,早就已经狼烟四起,起义遍地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还是打出了勤王的旗帜,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讨长孙家贼。

虽然李世民打出的旗帜并未号召到多少能人志士前来响应,但却忽悠住了关内道的一众官员,特别是朔方节度使张涛。

在其得知李世民的真实身份之后,便直接放弃了军权,甘当李世民的马前卒,任其差遣和指使。

对此,李世民很是满意。

在顺利接管关内道的军政大权之后,便开始以勤王的名义四处征兵。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生拉硬拽,硬是折腾出了一支七万人的军队。

不仅如此,他还趁着长孙无忌得到消息,兴兵前来征剿的时候,设计大败前来征讨自己的唐军。

不仅杀得对方差点全军覆没,更是缴获了无数的后勤补给和枪支弹药。

如此一来,原本羸弱,不堪一击的关内军,便有了迅速崛起的契机。

李世民也趁着首战告捷,军心大震的情况下,再次昭告天下,自己乃正义之师,要讨伐长安的伪唐政权,将长孙无忌这个家贼千刀万剐。

与之前不同的是,经过首战告捷,原本左右摇摆的一些墙头草,见长孙无忌如此拉胯,竟然都不敢连丧家之犬都算不得的李世民,便心生了投效之意。

于是乎,很多原本对长孙无忌百依百顺,服服帖帖的郡县,开始变得阳奉阴违起来。

靠近关内道周边的那些区域,更是在李世民率军前来的时候,主动开城投降。

如此一来,李世民的声势便一下子壮大了不少。

担心对方真的打回长安,会威胁到自己的长孙无忌,当机立断,在第一时间便派出使者,前往吐蕃蛮兵的营帐,想要收买对方的统帅,让他出兵帮助自己剿杀李世民。

吐蕃新任国师松赞颂在得知长孙无忌的意图之后,果断收下了对方带来的厚礼,但却按兵不动。

不仅按兵不动,他还直接下令,让雄踞在山南西道的吐蕃士卒,继续大规模劫掠。

一时之间,长孙无忌非但没有得到外力,帮助自己攻灭李世民,反倒是后院起火,让吐蕃蛮兵抢了个精光。

也就在长孙无忌焦头烂额的时候,楚馨这边终于腾出手了,训练了新军——炮灰军。

原本长孙无忌以为楚馨会继续攻打陕虢观,都已经做好了放弃长安西逃的准备。

却做梦也没想到,楚馨竟然舍弃了唾手可得的陕虢观,转头攻打关内道,声势正旺的李世民。

要说李世民也是真的倒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