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下狠手
秋拍之后,荣正道终于爆发了!
账一算出来,也果真如麦威廉预估的那样,一场秋拍就让荣古斋亏了将近一个亿。
这要是算到全年去,也当真差不多两三个亿没了。
很多时候,办企业可以微利,甚至哪怕不赚钱,都是可以撑着的。
基础好如荣家这样的,不敢说能撑多久,三五年,乃至七八年,那是没问题。
但,就怕亏。
尤其是看不到回转的持续性的亏损。
再大的家业,也受不住一年两三个亿的亏损。
关键还有,这只是起初两三个亿,怕是越到后面是数额越大的。
做任何事,良性循环很难,但是恶性循环是极其容易发生的。
所以,一旦发生亏损,得有强力手段及时扭转亏损之势,不能等。
因为亏损就跟滚雪球一样,是会呈几何级倍增往下发展的,而且会越来越快。
估计荣正道是懂这个道理的,所以他终于下狠手了。
其实春拍的时候,他是让吴学浅整改过的,但一次春拍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所以那个时候只能算调整,整个荣古斋的团队还是总体稳定的。
但这次秋拍过后,人家下狠手了。
无论是办企业还是持家,赚钱归结起来只有两个方法:开源和节流。
而对于现在的荣古斋来说,开源很难。
所以,只好节流。
况且,当初为了把我从荣古斋赶出去,他荣古斋可是把所有员工的工资薪酬都近乎翻倍的,人工成本本身高启。
所以,现在回头来砍,也是即合理又很有空间的。
当然,这是从老板的角度看问题,我给了团队这么高的薪酬,你不能给我带来利润,我给大家砍一砍,很合理吧?
但是,从员工的角度,人家可不是这么想的。
我之前说过,加薪一时爽,员工很是感激公司和老板,但是这种感激的记忆是短暂的。
只要工资发个三五个月,大家都会认为自己拿到的是理所当然的,是公司和老板就应该给这么多的。
如果后面给打回原来加薪前的样子,大家都会不爽,甚至认为老板在克扣自己的应得。
所以,要想激励员工,固定薪酬适当就好,不要太高,加大浮动奖励才是王道。
荣正道是个老江湖,他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只不过当初为了跟我干到底,他选择了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却给自己挖了坑。
如今,回过头,他下狠手让吴学浅把所有员工的薪酬给恢复到调整前的水平,等于是差不多减半。
不过呢,他的说法很是花哨,说由于公司业绩不好,所有员工的薪酬暂且减半发放,另一半待业绩回正后,逐步补发给员工。
也就是说,这不是减薪降酬,只是保留一半后面补发。
所以大家努努力,还是有希望拿到自己的高薪的。
你看,太特么狡猾了!
我不知道这个方案是他荣正道想出来的,还是吴学浅帮他想的。
他以为,把薪酬恢复到调整前的水平,员工们也并没有什么损失,因为调整前其实员工们的工资本身就被我调的很高了。
再加上,这减掉的不是不发,只是缓一缓而已。
很显然,荣正道毕竟年纪大了,很难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了。
现在的年轻人可不会惯着你,少一分都不行。
<tt_keyword_addata-title="游戏"data-tag="精品推荐"data-type="1"data-value="1913"></tt_keyword_ad>最直接的,荣古斋这个薪酬减半发放的通知一出来,第二天就直接请假了三分之一的员工。
还有,我们梅苏竟然一下子就收到了十三份求职的简历。
后来我们喊了几个人面试后,发现这简历是越来越多了,几乎荣古斋大半员工都投了简历过来了。
估计他们是误会了,以为我梅苏当真会收了他们一样。
我跟小武和苏沫说,“快了,荣古斋玩不下去了。”
“这才一年,没这么快吧?”苏沫有点不太认同。
“但凡荣正道是个聪明的人,是个有魄力的人,他会想办法结束这一切的。做老板要有赚钱的能力,但更重要的也要有及时止损的能力。等着吧,荣古斋人心不稳,等里面的大部分人一走,公司就瘫痪了。到时候,想玩也玩不下去了。”
荣古斋的后事如何发展,我想还没这么快,毕竟也快年底了,员工们想的应该很现实。
还要再看看年底的奖金如何,如果那时候当真是分文无有,明年一开年,应该就是荣古斋关门的时候了。
秋拍过后,我算是稍微清闲了些。
不用再整天抱个电脑看各种古董的鉴定报告,还有各种图录上的解说词,以及各种报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