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啤酒音乐厅1 - 重生之帝国大亨 - 十月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3章啤酒音乐厅1

五月四日青年节,周四。  五一小长假后第一天正常上课,早上的天气还好好的,中午以后就开始下起了小雨!

青年节不算什么重大节目,但在大学校园里还是有些不同,下午学校里好几间小礼堂都有彩排活动,李俊东跟潘越明等人一起去凑了一会热闹,觉得没什么看头就一个人出来了。

下午在宿舍睡了一觉,晚上七点去唱吧。

长假刚过生意有些疲软新店老店都没什么人,梅花说这落差也太大了吧,李俊东也没在意,什么东西都是有张有弛的,长假后上两天课又是周六周日,这夹在中间的两天天气又下雨生意如果还能好,那就真的要逆天。

老店斜对面两个空铺面的招租电话撕掉了,但门关着也没亮灯,李俊东问梅花嫂子做什么的知道吗?

梅花说:“听说是搞桌球厅!”

李俊东点了点头,就去杨家勇的桌球厅,今天桌球厅的生意一样清淡,一个客人也没有,杨家勇一个人在练球。

看上去心情不太好,一枪一枪的戳得老重,完全是在蛮干没有一点技术性可言。

李俊东就过去打两枪。

杨家勇就问:“东哥,现在这条街上本身就三个桌球厅都吃不饱,现在又来一个家,并且是两连铺,以后怎么弄啊?”

李俊东说:“开学以来你的生意一直还好,人家也是看了你们赚钱才来的,生意都这样,你看我们唱吧的竞争不比你们桌球厅激烈多。”

杨家勇说:“那不一样,桌球厅按台计费,生意再好一个月也就赚一千多块钱,唱吧如果每天满座一个月能赚一万,怎么能比。”

李俊东说:“一个月赚一千多不错了,你老爸老娘开餐厅还赚不到一千多吧!”

杨家勇说去年没有,今年给你们几个唱吧一搞这条街人气还是比去年好很多,餐厅的生意也好了一些。

李俊东就拍拍他的肩膀,给了他一个建议:“新开的店子球台球杆都是新的肯定抢客人一些,我看你这几张桌球台的绒布要重新绷一次才好,几个球台都滑球,戳重一点球就跳出去了,这样肯定影响生意。”

李俊东说的情况杨家勇当然清楚,但重新绷一次台布就得花钱,所以他骂了一句他娘的,又狠狠的戳了一枪。

从杨家勇店里出来再去自己的新店看了一眼,跟周卫民与周彩华聊了几句,李俊东第二次返回老店,梅花嫂子正在餐厅给儿子喂奶。

见他又回来了,就问新店现在有几台客人。

李俊东说:“前厅有两台,包厢开了一间,有人过生有七八个人的样子,叫了两箱啤酒了。”

梅花说那还算好。

快乐老家的老店是整条街最头上的第三间,梅花的餐厅是第二间,旁边最头上的第一间一直空着,李俊东站在门口反复打量了一下这三间铺子,然后问:“这头上一间与你的餐厅共一堵间墙是同一个房东是吧!”

“是啊,有什么想法吗?”梅花问。

李俊东再问:“这头上一间看上去面积比较大,租金方面贵一点?”

梅花说:“面积是大上不少,但形状不方正,听原来开餐厅的老刘说过,好像跟我们这一间租金是一样的价!”

李俊东说明天上午你叫周大哥找房东拿钥匙,然后打电话叫包工头老杨过来先测量量一下具体尺寸,画出一个平面图,我再盘算一下装修方面会不会有麻烦。

听他这样一说,梅花就强行把*从儿子嘴里拖出来递给旁边的母亲,然后走到门口跟李俊东站在一起,很兴奋地问:“还搞唱吧吗?”

李俊东神秘一笑说:“啤酒音乐厅!”

啤酒音乐厅与唱吧有什么区别吗?唱吧消费最大的一个项目就是喝啤酒,梅花不懂了。

李俊东也不跟她解释,就说:“等包工头老杨过来了先测量出平面图,到时我们一起来研究装修方案,当时你自然就会明白了,具体搞不搞等估算出装修费用再决定!”

梅花就回餐厅的烧烤加上中拿出几支周卫民烤好的鱿鱼丝分了三支递给李俊东,说:“跟着你干,看来我以后也要成小富婆!”

李俊东只接过一支,然后笑说:“烧烤是好吃,但吃多了不好,特别是你现在哺乳要少吃,特别是鱿鱼,怕小孩体质过敏!”

梅花半信半疑,这你也懂!

……

交给梅花嫂子的事都不会跳票。

次日中午,包工头老杨过来了,量好了尺寸画出一个平面图之后,就打李俊东电话。

李俊东过来后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首先两个铺子的间墙全打通,最头上那一间的那侧墙也要打掉下面一大半做成一个很漂亮的斜格不带玻璃的大通窗。

然后后墙也要打掉三分之一左右同样做成斜格不带玻璃的通窗,这样一来前面的大门全打开之后,两个通铺就成了三面采光通风的一个全开放式场所。

整个装修不要多豪华,靠着唱吧这边剩下的唯一的墙壁旁边做一个二米宽的小的舞台,用来摆乐器与供人演唱。

另外整个大厅李俊东计划了一下,扣掉一个角落再做一个六个平方的小后厨,应当还可以摆下二十张二人情人小台、十余张四人中台,以及四个相对较大的六到八人座位。

全场满坐就一百人左右。

为了美观,这些座位之间还得做一些坐下后大约齐胸高的间隔矮墙,到时上面还可以摆放一些小盆景,点缀整个音乐厅的环境。

有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工程量却不小。

打墙,做木工,装灯、加吊顶,做油漆,还有外面的带灯光的大招牌与灯箱,一项一项地仔细计算,包工头老杨花了二个多小时才最后报了一个粗略的价格。

二万八千!

这个数字不说梅花与周卫民吓了一跳,李俊东也吓了一跳。

二万八千放到2000年的农村都可以修一栋不错的房子了。

包工头老杨解释说:“没有办法,装修是精细活,一直是比修房子还花钱的,这个价是有点高,但都是一项一项都要花材料与人工计算出来的,也没有多少地方能省!”

光改装费用就得花二万八千,再加上舞台之上常规的四大件、架子鼓、键盘、吉他、与贝斯等乐器及全场的音响设备以有餐具等,估计还得一万多块。

总投入竟然会超过4万5000,李俊东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