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世界三【4】 - 卷王女配不干了 - 涂图画画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世界三【4】

◎大败匈奴◎

舒珩心中忐忑,她对黎见微的了解仅限于那些同僚闲聊时的讨论。

而她的那些同僚,在谈论到黎见微的时候不管最开始的切入点是什么,到最后都会变成议论她的性别,质疑她的功绩,从而轻视黎见微。

最可笑的是,那些谈论时以男子身份高高在上的同僚们,身上都只有穿青袍的资格,明明只是六品、七品官员,却敢看不起一个实权的正三品将军。

要知道六部侍郎也只有正三品,大部分官员终其一生也够不到列为高官的正四品。

“黎将军,下官能力有限,做不到比这更好。”舒珩缓缓吐出一口气,等待着对方的审判。

“我对过程不感兴趣,我只知道陛下要拨给我们一百万的粮饷,而现在粮饷不足。”黎见微往前迈了一步,低头看向比自己矮半个头的舒珩。

“在剩余粮饷抵达前,劳烦小舒大人在北境做客。”黎见微露出自己的洁白整齐的牙齿,“哦,诚王殿下也是如此,如果小舒大人想要早日回京复命的话,还请想办法补齐这三十五万两银子。”

舒珩下意识屏住呼吸,过近的距离让她嗅到一股没有散完的血腥气,同时也在提醒她,眼前的人是杀伐果断的将军,而不是京城里那些一件小事都可以扯皮很久的官员。

“这、下官不能保证,下官需要和诚王殿下商议。”舒珩紧绷神经说道,比起对身份暴露的担忧,她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顺利活下来。

舒珩现在可以百分百确定,黎见微没有把诚王放在眼里。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驻守边境的将军会无视一个深受皇帝宠爱的皇子?

舒珩努力进行表情管理,即便是黎见微重重拍了两下她的肩膀,也只是一副下官能力不足办事不利的愧疚感。

“行吧,你同诚王殿下好好商量。”黎见微说着捏了一下舒珩的肩膀,看到她忍不住咧嘴后才满意松开。

“小舒大人太过瘦弱,这个体格如果和匈奴作战的话,怕是一个回合都撑不过。”黎见微点评。

舒珩只能陪笑,“下官体格从小如此,比不上将军英武。”

黎见微瞥了舒珩一眼,“既然这样,为了确保小舒将军你不会遇险,就住在我将军府吧,届时议事也方便些。”

舒珩心中一紧,“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将军,下官只需要一处小宅院即可。”

“不麻烦,你安心住着就行,多久都不会麻烦的。”丢下这样一句话后,黎见微就下令让手下把粮饷往自己的地盘运送。

目送黎见微上马离开后,舒珩提着的心放下一半。

不过舒珩没着急离开,而是看着北境的将士将粮草一车一车拉走,直到诚王派人来请她才动身。

-

诚王的住所被安排在内城,和将军府距离不算远,骑马一刻钟就能到。

在被晾半个时辰后,舒珩才被侍卫领着带到书房,见到处理完‘公务’的诚王。

“下官见过殿下。”舒珩态度恭敬的弯腰行礼。

“粮饷交接一事办的如何了?”诚王问道,语气略显冷淡。

“黎将军已经清点完粮草和粮饷,但是……”舒珩微微低头,如实转述黎见微的意思。

诚王听完后忍不住拍桌,“你说什么?她要本王留在北境?这是在威胁本王?”

舒珩没什么反应,只是敛下眼神,“殿下,这是黎将军的原话,如若不能补足这三十五万两的空缺,我和殿下怕是要在北境长住。”

“你难道没有告诉她,是户部不给本王银子,而不是本王不给她银子吗?”诚王控制不住语气,“她擅自软禁本王威逼利诱朝廷,这是不想做大晋的臣子了吗!”

说不定就是这样呢。舒珩在心中腹诽。

舒珩是真的不理解,明明皇帝和满朝文武都知道忌惮镇北大将军,可为什么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年纪更轻,同样手握兵权的黎见微。

难道就因为她是女子?所以轻视她笃定她不会造反?

还是他们认为,黎见微也和镇北大将军一样,对君主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下诏让她回京,她就会乖乖卸下兵权回来?

退一步说,最开始皇帝和文武百官这样认为也就算了,可问题是黎见微已经让前一波带着圣旨来的使者下落不明了啊!

有些时候舒珩真的很想撬开那些人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脑子还是一团浆糊,怎么能如此愚蠢。

-

得到大批粮草和银两的黎见微心情很不错,甚至在听到诚王要求自己明天去他府上议事也没生气,只是用前方战事吃紧的理由打发对方回去。

看在对方能换来许多粮草的份上,黎见微愿意包容这位王爷的小小情绪。

“诚王颇受陛下宠爱,要是不能及时回去,怕是会让朝廷不满。”黎母有些忧心忡忡。

“娘亲不必担心,朝廷就算不满又如何?只要我说边境战事吃紧,他们一样要送粮草过来。”黎见微挨着自家娘亲坐下,放缓语调安慰。

“这是顾全大局的做法。”黎母下意识解释。

“所以我也顾全大局,没有让匈奴入关,而是守着边境。”黎见微说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屑,“娘亲没有必要把朝廷的态度看的那么重要,父亲和兄长如此忠心,说是为皇帝和朝廷呕心沥血也不为过。”

“可皇帝是怎么做的?下令让父亲回京述职,不过几天就以如此卑劣的手段把他们逼死!还妄图对娘亲和妹妹下手。”

“这样的皇帝有什么效忠的必要?一个连忠君爱国的将军都容不下的朝廷,又何须顾及他们的态度?”

黎母长叹一声:“可如若没有先帝提拔,你父亲说不定还是只是一名偏将,陛下登基后还破例封你为将军。”

有些道理黎母不是不懂,只是她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更别说黎母在天子脚下生活了二十余年,为了让丈夫和女儿不被忌惮,她早就把温顺听话刻在骨子里,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

黎见微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理解自家娘亲的想法,也不否认先帝对父亲的提拔,还有皇帝年轻时对自己的赏识。

可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