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望月楼的往事 -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 花间沽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8章望月楼的往事

师徒二人重新换了一身衣裳,大摇大摆的出了门。

直到走出学府,拐了个弯走入集市后,才渐渐热闹起来。

果然,比他所在的小镇要繁华得多。

大街两侧都有小摊位,卖什么的都有。

又因为街道很宽阔,即使人多也不会堵成一片,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看着就一副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

“没想到吧,咱们望月城可是距离边关最近的城池。能有这样的景象,足以说明镇守这里的文臣和武将都是极好的。”

李牧承虽然和冯墨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也知道这位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夸赞旁人的。

能得他这样的称赞,足以说明望月城的官员班底的确是不错的。

最要紧的是——

“等到了年关,你大师兄就有时间从边关回南城私塾看我了。我到时候再引荐你们师兄弟互相认识一下。”

好嘛,怪不得突然夸起来了。

搞了半天大师兄就是望月城官员班底之一啊。

“走!先去望月楼吃一顿!”

望月城……望月楼。

这望月楼东家到底是什么人,敢直接蹭府城的名字做酒楼的名字!

好在冯墨扬知道的多,在去望月楼的路上就给李牧承科普了。

“原本咱们这城池是没有名字的,历朝历代都只称呼咱们这里为北地,是犯了错的罪犯流放之地。这里的本地人不多,大部分都是流放来的罪人。”

李牧承这才明白,为什么他们镇子那么偏远,却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有人卖呢。

原来不是因为大乾朝有多么繁荣富强,吸引了众多国外客商。只是单纯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人带来独属于他们来之前的地方特色。

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不过望月城的名字,确实是因为望月楼的东家。可以说没有望月楼那位东家,就不会存在如今的望月城。”

于是,李牧承又被按头科普了一番有关望月楼东家的事情。

“说起来也是巧了,望月楼的东家和你一样,也姓李。不过他不是这里的人,而是京城那边来的。早在四十年前就回京城了,当时还很年轻,据说是一夜白头,回京城养伤去了。”

李牧承脑子虽然在听着,可鼻子已经闻到香味儿了。

因此,冯墨扬的话在他这里就成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过脑子,更没走心。

“他是京城大世家的嫡系子弟,如今京城李氏一族的族长。当年凭着一己之力,率领因各种原因获罪的官员们抵抗外族扰关,又带着众人开垦荒田,军营的人战时战斗,闲时种粮种菜,硬生生把穷山恶水的北地撕开一道口子,成了如今这副绿水青山的模样。”

“那些被诬告的官员们也借此狠狠扬眉吐气,洗清了冤屈,重新回到京城和各地为官。可以说如今的大乾朝堂,至少有十分之一的官员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里的百姓为了纪念他,一致认为这座城就该叫望月城。”

话说到这里,两个人也迈步走了进去。

“店小二,还有雅间吗?”

虽说大堂也有位置,但冯墨扬觉得,此行还是要多注意一些为好,无论如何都不能影响爱徒明日的比试状态。

雅间虽然略微贵了一些,好在算是安静。

再加上冯墨扬也不是差钱的人,自然也大方许多。

“有有有,客官请随我往楼上走。”

只不过师徒俩都没有把目光放在柜台里有些岁数的账房先生身上,但凡看过去,都会发现他目光里带着的那一抹藏都藏不住的震惊之色。

“他们家的招牌菜味道都很不错,除了香煎豆腐。”

李牧承都有些迷茫了。

坐在人家的酒楼里,当着人家的店小二直接说人家哪道菜不好真的对吗?

他就不怕店小二一气之下把他们轰出去。

可李牧承怎么也没想到,原本笑容灿烂的店小二听见冯墨扬这话后,笑得更灿烂了。

“真是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碰到东家的旧人。您放心,招牌菜一道不会少了您的!”

李牧承还没点菜呢,菜单就被收走了。

冯墨扬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没一会儿,店小二又乐颠颠地送上来一壶小甜水。

“酒水就先不给你们上了,这是我们酒楼新来的师傅做的新品,还请二位尝尝。”

冯墨扬对着他微微颔首,又轻轻挥了挥手。

店小二十分有眼色的麻利退了出去,李牧承还处于震惊之中。

“师父,您和酒楼的东家是至交吗?”

冯墨扬的岁数摆在那儿呢,望月城原本的东家也是四十年前离去的。瞧着师父不像是经常来府城大吃大喝的性子,想来不是经常来望月城吃喝的人。

冯墨扬笑着点了点头,“我没和你讲过我家的事情吧?我家也是被陷害下放的罪臣之家。只不过我爹没那么幸运,早就做了刀下亡魂。”

后面的事情冯墨扬不说,李牧承也清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