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盗剑
云天几人又回到了自己的船上,此时返程就不需要找路了。云天放出木鸢,定了方向一路顺风顺水,预计次日中午就能返回海州。能找到传说中的灵霄殿也算不虚此行,如今返程也不需着急,晚上他们将船上所有美食、美酒全都抬了出来。如今归期已定,留在船上还得搬回墨家,不如在此全部消耗掉。几人狂欢一夜,然后分头睡下,也无人值夜操作船只。就让它顺风自由而行。
第二天日上三竿众人才起床。来到甲板眺望远处已经隐约能看到陆地。终于要到家了!几人草草的吃了早饭,然后操纵船只靠向码头。眼看船就要靠岸,清仪突然发现离船几十丈外有人在游泳。她奇道:“如今天气还冷,居然有人游泳?”
云天“见多识广”说道:“真没见识,人家这是在冬泳,可以强健体魄。”
沐阳顺着二人所指方向看去,说道:“为何这人穿着衣服游泳?”
这下纵使云天也编不出理由,他尴尬的回屋收拾去了。可转瞬云天又奔了出来,大喊:“我的剑不见了!”
沐阳看着他,似乎很疑惑的说道:“你不是每天都抱着那破剑睡觉吗,怎么可能丢了?你去被窝里再找找。”
云天没工夫和她斗嘴,急着说:“自上船之后这剑就放在房间内的桌上从未动过,现在没了!”
另外三人相互看看,感觉不是有人恶作剧。这时大家都意识到此事的严重。然后目光一齐望向那冬泳之人,那人身上似乎背着一件长形物品,“有贼!那人是贼!”
那贼人已经上岸,然后拔腿就跑。几人赶紧离船在后面紧追。贼人见有人来追,奔跑之中从怀中掏出一块黑纱遮在脸上。
众人当中岳辰实力最强,渐渐的追近了贼人。灵术“重力磁场”向对方发去。黄色的灵力在对方身上闪烁,那贼人的速度明显变慢。接着一片地刺出现在对方脚下,对方被地刺绊倒。幸好他身上有灵甲护身才未被刺伤。
岳辰紧跑两步到了对方的身后,手中灵力一闪要将对方擒住。突然他感觉脚下“咔”的一响,有一硬物被踩碎。
他暗道:“不好!”再想使用灵术已经不行。这时云天几人也已经赶到,岳辰刚想阻止他们别过来,可是为时已晚。
“我中了阻灵弹!”云天叫到。左右看看二女,也都中招。
这贼人显然逃跑经验丰富,刚才地刺出现之时他假装摔倒,顺势在地上洒下一片阻灵弹。岳辰几人哪能想到有此招,都没能躲过。几人速度骤减,等挣脱结界时那贼人早已不见身影。
云天急的直跺脚,可是也无能为力。几人只能悻悻地返回船上。在经过贼人摔倒之处时,岳辰突然发现地上有一物。
他将此物捡起来,原来是一块黑色的令牌。正面刻有一只苍鹰,背面有“冀州”二字。
“这老鹰是燕国的标识,又有‘冀州’二字。难道这事和冀州侯有关?”云天接过令牌说道。
清仪说道:“我们和他有大仇,如果是他所为,那贼人能潜上船为何只偷剑而不杀了我们?”
众人苦思许久也想不出原因。本来此行很顺利,没想到出了此等意外。几人无精打彩的返回九州城的墨家总寨。
云天将此行的经过讲给了墨韵。饶是墨家掌握着天下最强大的情报网,她这个巨子也未能想出缘由。不过她见云天几人回来,拿出了一封信给清仪。
此信是临渊所书,大意是:如今蜀国已准备起事,想让清仪和岳辰回蜀地打理事务。
云天也是蜀国的血脉,此刻也该回蜀国出力。可他心中挂念着父亲留给自己最重要的礼物,一直在犹豫。
清仪知他所想,说道:“小天,蜀国复国已准备十几年,也不差这一时半刻。不如我们先回蜀国,等你寻回轩辕剑再去与我们汇合。”
沐阳也说道:“是啊,你一个人万事小心,我们在蜀国等你。”
云天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心道:“清仪说的‘我们’中的‘们’有你吗?诚心气我。”
沐阳见他有气不敢出的样子,“噗嗤”一笑:“算了,我还是陪着你吧,不然你那三脚猫的武技能打的过谁?”
清仪和岳辰看着云天的窘态,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当年的雪儿对云天可以说是百依百顺,温柔的像只小羊。可如今这沐阳怎么如此不待见云天,一有机会就挖苦他。到底雪儿死前的那一丝怨念是什么?
在海州又逗留几日,云天他们告别墨韵出发了。一路无事就来到了燕国界内。众人弃舟换马,也到了分别之时。云天拿出一只小巧的木鸢,卸下木球递给清仪,以便今后传讯。清仪的手在口袋之中摸索许久,最终还是没有勇气拿出那五彩木鸢爪上的相思球。
云天目送清仪二人远去,直到不见身影后才对沐阳说道:“我们也走吧。”
沐阳笑着说道:“心上人走了,没有留下相思球,是不是很失落啊?”
云天也不示弱:“我虽然没收到,但至少能送出去啊!恐怕你只能学姑姑,送都送不出去。”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说罢哈哈大笑,策马而去。只留下沐阳一人留在原地咬牙切齿。
玩笑归玩笑,二人晚上找了间客栈商议此行的对策。如果真的是冀州侯所为,那么他们到了燕国后最好不要去王宫找燕后。因为燕后绝不会因为一把剑而出面向冀州侯索要,平白得罪了他。何况他们也没有直接的证据。
思来想去二人决定乔装而行,找机会潜入侯府打探消息。以二人现在的功力,纵然侯府高手如云也能全身而退。如果有危险就逃到王宫向燕后求救。同样,冀州侯也不会强行要人而得罪燕后。
这一日他们经过一个小镇,只见街上聚了许多人。这些人衣衫褴褛,每人手中拿着个破碗,排着队翘着脚等待着。
云天好奇,下马来到近前打听。原来去年剿灭五福教,受战火波及许多人家都遭了殃。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一些穷人家里早就断粮。那光明教见此不忍,购买了许多粮食,然后每日在教坛之前舍粥。
这稀粥虽然不能填饱肚子,但至少能活命。于是每日早晚两次,这教坛所在的街道比集市还要热闹。
不过人数虽多,却秩序井然。所有人都自觉排队,而且每人每次只求一碗,再饿也不会重复领取。
今天这队伍却是两条,一队是在等着施粥。另一队的队首前是一张方桌,桌后坐着一个白衣人,正在给桌前所坐之人诊脉。原来此处是在义诊。
光明教的教徒大多都会些医术,义诊看病是他们吸收教众的一个重要途径。云天看那医者发现有些眼熟,再细一观瞧脱口叫道:“文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