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大礼前夜(二)
“有玉京,就得有乐诗,怎么没见那小子?”云天捅了捅清仪小声地问道。清仪没好气的说:“你傻啊?乐诗他们哪叫什么?西蜀!蜀国从来没有宣布灭亡,王后又是蜀国公主,把个西蜀庶子弄来是想挑衅王后吗?”
云天如梦方醒。不过真实的情况两人各猜对一半。请柬的确发给了四方蜀国,可是送信之人才出燕都就连同那请柬一同凭空消失了。
云天对主席那边不感兴趣,一直在观察客席众人。客席之中年青人居多,多是些偏偏公子,如玉京之流。然而女眷不多,寥寥几个估计也是陪同的幻灵。
王后坐定环视现场,心中大快。在座众人最能令她高兴的非墨韵莫属。她虽和墨韵有些交情,但那都是生意往来。在如此重要场合她能出席,无疑是向世人证明她墨家站在燕后这边。
王后心中不免感叹:“临渊啊,我的好弟弟,这么多年姐姐没能帮你们什么,可今天你却说动了墨家巨子为姐姐壮势。这份厚礼也只有骨肉至亲才会如此用心吧。”
王后收拾心情,举杯道:“明日我儿燕洛大礼,各位宾朋远到而来。今日我携燕国众臣在此设宴,设下薄酒以表谢意。”众人回礼,宾主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席间宾、主两方相互敬酒。一巡之后,有仆人在殿门口高颂:“光明教教主送灵石千颗,恭贺燕洛王子。”
“梁国国主送幻灵榜第四十二砾岩幻灵一枚……”
“东海蓬莱海洲城主送极品珍珠十斗……”
这自然是例行的“唱”礼环节。所有送的礼物都要逐一唱诵,免得宾客送了贵礼却无人知晓。而且通过这礼物的轻重也能知晓各势力对这主人的态度。无疑,这才是今天这场宴席的主戏。
当然,最重要的客人之礼物自然要最后来“喝”。
外面的仆人喝了两口水,运足了丹田之气道:“墨家巨子送金甲傀儡一具,外加……”
礼单报完,王后起身向墨韵致谢道:“巨子能亲至就是洛儿的荣幸,怎敢再让墨家破费。”这时早已随母后起身的燕洛更是伏地拜谢。
墨韵赶紧起身向王后回礼,又把燕洛搀扶起来。此时大殿之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墨韵大声的说道:“我与王后情同姐妹,我视洛儿如己出。可惜洛儿不是御灵师,如遇凶险,背后怎能无人替他遮挡。”说罢,一招手,一位面遮黑纱的金甲武士从座席中走出,笔直的站到了燕洛身后。
这一语双关的回答,在座众人谁能听不出?这傀儡再贵重,怎能和墨家的支持相比?
对面主席之首的蓟州侯暗自一声叹息:“罢了,我此生也只能做一个逍遥侯爷了……”
蓟州侯确实不甘,但是无力回天。他身后的小侯爷燕修也是愤恨无比。他一双眼睛死死的瞪着墨韵,如果眼神能变成利箭,此刻早已万箭齐发直奔墨韵去了。
突然他眼前一亮,他凑到父亲身边耳语了句。蓟州侯听闻眉开眼笑,心道:“今天真是个大喜的日子,咱们一起找点乐子。”
众人又喝了一巡,这时又该蓟州侯敬酒了。只见他举起酒杯,面向墨韵道:“巨子大人,我敬您一杯。”二人喝完后,候爷接着说道,“在下有一不情之请,我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名叫燕修。他今日一见您身后的弟子就一见钟情,非要让我当面向您提亲。”
原来这爷俩自知夺权无望,索性破罐破摔,搅合这宴会。燕修看到墨韵身后的清仪就是惦记多日之人,猜她是墨家弟子,就怂恿他爹当面提亲。
墨韵一楞,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她知这侯爷身份,但自己非清仪长辈,无法做这主。
王后心中恼怒。这种场合提亲只有两种缘由:一是,双方早已情投意合,借此隆重场合锦上添花,为主人增添喜气。二就是,纯心捣乱,胡乱攀亲,扰乱宴席。无疑侯爷父子就是后者。
王后似笑非笑的一指清仪道:“候爷,你可知她是何人?”
候爷被问的一愣,道:“她是何人,不是墨门弟子吗?”
王后突然大笑,声音有些颤抖地道:“她是蜀国国主之孙,蜀国大公主风清仪。”
这“蜀国大公主”五字与其说是介绍清仪,不如说是再给她自己证身。这么多年来,“蜀国大公主”这何等骄傲的称谓,却成了她的累赘。别人说起这五字必定辅以嘲讽的表情。如今在燕国她可以堂堂正正的说出这五字,几十年的忍辱负重,一朝全释何等痛快。
笑罢,她冷冷的看着蓟州侯:“侯爷,你真的想要提亲吗?”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这话如同置蓟州侯于刀山火海之,进也不能,退也不能。蜀国公主,娶了就等于和王后成了亲家。两方和亲,总是先提出的势弱。如今他若答应等于彻底向王后低了头。不娶,话已出口,再要收回将被天下人取笑,以为他家配不上这个亡国的公主。
“王后,我……”
这时他身后的燕修站了起来:“王后,我对仪妹一见钟情,当时我并不知她身份。我爱的是她的人,至于是一国公主还是小家碧玉我不在乎。”一番话说的冠冕堂皇。
侯爷一皱眉头,心道:“你个色坯,什么美人弄不到,非得招惹风家的女子?”
这时燕修凑到他爹的身边耳语了几句。侯爷顿时眉飞色舞,大笑道:“王后,清仪当真是您的侄女?那再好不过了。燕、风两家世代交好,这是亲上加亲啊。哈,哈……”
王后冷眼看着他,正在琢磨他的态度为何瞬变。
原来那燕洛对权利的渴望比他爹更加强烈。他深知父亲狠有余而阴辣不足,太在乎颜面了。这小侯爷却是个十足的阴狠角色。今日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他们这一脉在燕国大势已去,所以他才表面上对四弟恭敬顺从。可是他的野心却从来没有减小。如今听闻清仪是蜀国公主,他的心中却有了另一番打算:
他原来就听闻蜀国遗脉人数极少,直系只有一子,一孙女。而那一子这么多年也未曾听说过有后。如今蜀国后人如此高调的现身于各国之前,显然是有了复国的筹码和打算。如果此时他能娶到清仪,那么他可以助清仪夺得蜀国的大权。将来他们的孩子蕴含最纯正的蜀国血脉。虽说是女儿所生,但也找不到其它更近的血脉了。只需改姓了风未来当上蜀主希望很大。而他这个父亲就是太上王了。
蓟州侯虽然自负,却也不是蠢蛋。听他儿子一说,立刻明白了此中利益。心中恶狠狠的道:“你们母子夺了我燕国,我就让我儿子抢了你们蜀国。这就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