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扶持林丹汗 - 大明日不落 - 柯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 >

第936章扶持林丹汗

"老师所言不差,的确有几分道理。"

"女真人狼子野心,断然不会坐以待毙,我大明威势渐成,今年冬天便是女真人最后的机会。"

"故而努尔哈赤定然会压上一切,不管不顾的兴兵察汉浩特,意图将林丹巴图尔及其麾下的察哈尔部吞并。"

沉默了良久,朱由校的眼中也是浮现了一抹精芒,轻轻的敲击着面前的桌案,颇为凝重的说道。

很显然,即将到来的冬天,很有可能成为明廷与女真人战事的转折点,双方都不想浪费这最后的机会。

"既然如此,即刻传令宣大总督杨肇基,令其火速坐镇大同,派人出使察汉浩特,与林丹巴图尔会晤。"

"除了粮食之外,竭尽可能的给予林丹巴图尔帮助,务必使他撑过今年冬天,不让女真人的阴谋得逞。"

"再给予杨肇基临时决断之权,如若战事不利,而林丹巴图尔又向我大明乞降,准其越过长城,进入关内,暂在关内安置。"

"对了,让黄得功和孙应元跟着一块去。"

最后,朱由校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连忙朝着身旁正在低声跟随侍宦官叮嘱的司礼监秉笔补充了两句。

"陛下圣明。"

闻听此话,孙承宗也是忙不迭的起身,冲着朱由校抱拳说道。

大明虽然与蒙古人彼此对峙了两百余年,甚至一度被蒙古大军打到城下,甚至开创了"瓦剌留学生"的壮举,但现如今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此前的些许龌龊事也应当被暂时搁置于一旁。

见到朱由校没有其他事情吩咐了,孙承宗再度躬身行礼,又是冲着一旁的司礼监秉笔点了点头,方才心情沉重的退出了乾清宫暖阁。

今日虽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但孙承宗却是隐隐有种直觉,他与朱由校的这次会晤,极有可能会成为史书上关于平定女真,浓墨重彩的一笔。

...

"陛下,帝师已经出宫了,您也去歇歇吧。"

轻轻的关上暖阁中开启的窗户,司礼监秉笔蹑手蹑脚的来至朱由校身边,冲着正在发呆的天子说道。

闻听此话,尚在神游海外的朱由校方才"醒转"了过来,望着去而复返的心腹大伴点了点头:"已经出宫了。"

"是的,奴婢亲自去送的,您就放心吧。"

王安一边弯着腰,搀扶朱由校自案牍之后起身,朝着更深处的寝殿走去,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算哪门子事,济南的蝗灾才刚刚消停,天子还没有安生几日,辽东那边风波又起,照着这个趋势看,怕是未来几个月,还有朱由校忙的。

"陛下,您看看,晚膳是就在乾清宫给您传了,还是摆到皇后娘娘那里去?"

轻轻指挥着宫娥将疲惫不堪的朱由校扶上床榻,王安方才自脸上挤出了一抹笑容,陪着笑脸的问道。

因为济南蝗灾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白莲教首于宏志也是人赃俱获的缘故,故而在过去的几天里,朱由校可谓是心情颇佳,十分罕见的一连数天都是宿在了后宫之中。

就是不知道,在经历了这场长达一个多时辰的会晤之后,朱由校还能否延续近些天的好心情。

"将太医院的御医们唤来,给朕号号脉。"

沉默了少许,朱由校清冷的声音于暖阁中悠悠响起,令得暖阁内不少宫娥内侍心中都是咯噔一声,望向天子的眼神中满是关切。

难道天子身体有恙?

没有理会周边异样心思的宫娥,司礼监秉笔先是略微错愕,随后便是急匆匆的朝着外间跑去,脚步很是急促,甚至险些被宽大的袖袍绊倒。

瞧那架势,好似比朱由校还要着急。

望着自己心腹大伴逐渐远去的背影,朱由校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自是清楚自己这位心腹大伴心中所想以及心中的顾虑。

事实上,朱由校知晓自己的身体并无大碍,突发奇想征召太医院御医,也是出于"国本"角度考虑。

毕竟他成婚已有一段时间,但膝下仅有嫡长子朱慈燃一人,再没有其余子嗣承欢膝下。

更要紧的是,距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启爆炸"不过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虽然他早早的将王恭厂以及火器局全部搬迁到了城外的群山之中,但谁也不敢保证历史的车轮是否会发生改变。

毕竟,自朱由校穿越以来,诸如奢安之变,白莲起义等历史事件还是按照原有的轨迹上演了。

而在原本历史上,朱由校彼时的太子朱慈炅因大爆炸受惊而死,导致其最终无后。

深吸了一口气,隐去心中的万千思绪,朱由校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到了千里之外的辽东,微闭着眼睛,默默回想着辽东战场的点点滴滴。

关宁铁骑建军已有数年时间,但除却早早成军的三千精锐之外,其余的兵卒却是迟迟没有形成战力,这其中是否隐有内情。

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祖大寿等辽东诸将的一面之词,其真实目的乃是为了复刻昔年李成梁的旧事?

毛文龙明明率军血洗了牛毛寨,但却在赫图阿拉城下一无所获,究竟是能力有限还是逢场作戏?

女真老酋数次危在旦夕,但又数次转危为安,这一次女真异动,究竟是为了征讨察哈尔部,还是因为老酋命不久矣?

不知不觉间,朱由校已是心乱如麻。

...

不知过了多久,正当朱由校即将陷入沉睡的时候,伴随着一阵香风,乾清宫暖阁的门被缓缓推开。

而后便是整齐划一的声音自暖阁中响起:"老臣叩见陛下。"

闻听此话,昏昏欲睡的朱由校强忍住睡意,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两位白发苍苍的御医自行上前检查。

好一番折腾过后,在朱由校及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有些紧张的注视下,两名御医在对视一眼过后,方才信誓旦旦的拱手回禀道:"陛下龙体康健。"

此话一出,提心吊胆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便是如释重负的长舒了一口气,但他来说,朱由校的身体健康与否,乃是这世界上最为要紧的事,甚至超过一切政务。

但对于朱由校而言,却是有些无奈,难道真是概率原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