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周王世子朱恭枵 - 大明日不落 - 柯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 >

第88章周王世子朱恭枵

次日清晨。

精神饱满的朱由校于睡梦中幽幽醒转,并下意识的朝着外间招呼了一声:"大伴。"

作为朱由校的贴身大伴,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虽是在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处,但他一向习惯随侍左右,故此在昨夜告退之后,王安于太医院当值的御医们简单叮嘱了几句之后,便是返回了乾清宫暖阁。

此时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已然醒来多时,正在使唤着随侍宦官将通政司及司礼监最新呈递进宫的奏本逐一摆放,以便天子翻阅。

听闻耳畔旁响起的呼喝声,司礼监秉笔先是一愣,随即便是躬身应是:"哎呦,陛下..."顾不得许多,司礼监太监赶忙将手中的奏本放下,主动迎了上去,脸上满是关切之色。

以他对朱由校的了解,往常这个时辰,朱由校应当还在沉睡,却不料今日却是提前醒来。

"伺候洗漱吧。"睡眼惺忪的朱由校摆了摆手,唇齿有些含糊的朝着迎上来的司礼监秉笔吩咐了一句。

虽说今日不用上早朝,也没有官员进宫面圣,他就算睡到日上三竿也没什么打紧,但毕竟眼下局势有些诡谲,他也有心将魏忠贤这条老狗外放到南京,此事还是需要仔细斟酌一番才是。

毕竟距离中枢数千里之遥的南直隶不比这干涩少雨的京畿之地,历来被当地的富绅豪商及勋贵们所把持,各方势力错根复杂,不好轻举妄动。

早在"后世"的时候,朱由校便从些许野史杂闻中了解,靖难成功的成祖皇帝之所以舍弃富庶繁华的南京城,执意向迁都北京,除了是防患于未然,扼守塞外蒙古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地官员及勋贵皆为"建文旧臣",对朝廷的认同度有限。

尤其是经过两百余年的传承,如今南直隶的各方势力更是盘根错节,这些以"东林"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眼中只有利益。

可悲可泣的"南明史"便是最好的证明。

"叩见陛下.."就在朱由校想入非非的时候,一群手持各式梳洗工具的宫娥内侍便是鱼贯而入,行至朱由校的近前,并将其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

"免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朱由校完全适应了自己大明天子的身份。

简单梳洗过后,暖阁内的绝大部分宫娥内侍便是依次退下,仅留下两三人伺候朱由校更衣。

趁着这个功夫,朱由校正打算向司礼监太监王安询问一番关于"南京守备太监"情况的时候,便听得暖阁外传来了一道声音。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求见。"

闻声,朱由校将涌至喉咙深处的话语重新咽了回去,下意识与眼前的心腹太监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涌现了些许茫然之色。

这位怎么来了?

"宣。"

时间不长,身着斗牛赐服的骆思恭大步走了进来,冲着朱由校行礼。

"臣,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见过皇爷。"

"行了,起来吧,今天这么早?什么事啊。"

群臣二人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早已熟络,尤其是经过了山西晋商一事,骆思恭赢得了他的信任,所以说起话来也随意许多。

骆思恭听到朱由校的问询,连忙答道:"爷,周王世子朱恭枵的车驾今日就能进京,臣特来请示。"

朱由校没想到这位未来的亲王来的如此之快,居然只比福王慢了一天。

"你亲自去城门外迎一迎吧,将周王世子安置在十王府空余的府邸中,安置完毕后,就让世子进宫。"

朱由校思考了一会,定下了迎接周王世子的规格。

按例来说,亲王进京应该要隆重操办,不过朱恭枵此时还没有袭爵王位,朱由校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必要。若不是接下来可能会用得到周王,他连骆思恭都不打算派过去。

"算了,你去请英国公,代朕一块去迎迎。"

朱由校想了一会,在骆思恭错愕的眼神中,将英国公张伟贤也点了出来。

至于他为何如此重视周王世子,原因也很简单。

这些宗藩,有钱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