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故
“镜依啊,他们都快压不住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试探一下啊。”李俊良说完就带着希冀的眼神看着镜依。
镜依看了一眼李俊良没有说话,过了一会随口问道:“你知道大帅为什么把苗泰带在身边,而将你外放吗?”
李俊良听到这话马上不假思索的说道:“这事不是都知道吗,他跟刘禄堂有矛盾拜,在一起不还内斗了。”
“哥,他们两个又不是白痴,平时见面掐架,如果真带着部队火并了,恐怕没一个能保住项上人头的,苗泰虽然勇猛但是谋虑不足,而且还特别莽撞,又没有背景,众将恐怕对他不会太信服,在加上刘禄堂在背后搞鬼,恐怕第一个完的就是苗泰的中军,至于将士们的请战,你可以都推给曹帅,就说曹帅不让出战,胆敢不从的一律处死,如果众人还催你,你就顺着他们说,然后当场写信给曹帅,曹帅看到信后就会明白的。”
李俊良听到这里想到竟然还可以这样吗,于是半信半疑的去了议事厅,大厅中将官数十人,个个人高马大,面对着李俊良众将不停的慷慨陈词:“将军,我等皆是大齐之百战之军,我们就从没打过如此的窝囊仗,末将愿战死沙场,也不愿龟缩在这城中当缩头乌龟,还请将军恩准。”
“将军,我等也是,我们也不想当缩头乌龟,宁愿死战退敌。”
“将军,还请下令,开城迎敌。”众将官七嘴八舌,纷纷请战。
“众将士,非是本将不想出战,实则是大帅严令,此次的军事部署皆是大帅与众参军商议而来的,非是我等冲锋陷阵之将所能左右的,本将也是想马踏敌寇,无奈大帅严令,恐误大帅计划啊,既然众位兄弟与我都是一样的心思,那我即刻修书一封,请大帅下令,让我等与敌寇决一死战,拿纸笔来。”李俊良说着就向随从要来了纸笔,开始写请战一事。
写完之后,抬头叫随从速去送信,随后对众将士说道:“众位,都回去好好收拾收拾,到时候就是我们亮出威严的时候了,让铁刺好好体会我大齐之威。现在各归其位,随时候命。”
众将见他言之凿凿义愤填膺,颇有些同仇敌忾之意。
心下都想道:“想不到将军一介书生,却也有如此的热血。”
于是纷纷拱手退下,李俊良自己知道,并不是自己演的好,因为这本来就是自己的本意,一直都是镜依不让的。
远在莽山的曹平安,却有些不太平安了,这几日连日咳嗽,呼吸困难,数次咳出了血,经诊断,曹平安知道自己恐怕看不到这次的凯旋了。看了看案前的书信,将赵新玉叫来,问道:“新玉,你可知李俊良这是何意?”
赵新玉看到后不禁笑出了声:“大帅,这小子干嘛问你啊,想打打就是了,还用请示,怪不得刘禄堂告他贻误战机呢。”
说完略一皱眉头:“不对,他这是要避而不战,但恐怕压不住众将了,于是到大帅这里来要免战牌的是不是?”说完有些不自信的看向了曹平安。
曹平安长叹一口气说道:“不错,这的确是来我这里要免战牌的,一直也都是那个叫镜依的丫头,在暗中辅助着李俊良,不然就凭靖边侯的这个犬子,哪能如此稳妥。”
说完就对着赵新玉招了招手,示意他走近一些。
曹平安随后用蚊蝇一般的声音对赵新玉说道:“我时日恐怕不多了,请示朝中也太晚,去朝中报信的人我也已经让他去了,但恐怕来不及了,你拿着这封信,与我的虎符,速去柳州,找到李俊良,在朝中没来人之前让他暂统全军,你以后就跟着那个叫镜依的丫头吧,我已经知道在哪里见过她了,日后若有风云必化龙,你以后跟着她吧,这是我最后对你一次训导了。”说完又咳嗽个不停。
“大帅,您不会有事的,小人哪里也不去,就在大帅身边,一直陪着您。”赵新玉听到这里,跪下哭道。“大帅,我陪您回北都找御医给您看,一定会好的。”
“胡闹,你想干什么,要造反吗,本帅的身体本帅最知道,你在军中,应该知道我的话就是军令,赶紧起来去办正事,不要因为本帅让大军在此折戟。毁了我仅有的一点薄名。”
赵新玉只能起身,又跪下对着曹平安磕了几个头,直到额头上有了血迹,而曹平安也只是看着,眼中满是不舍,却又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磕完头的赵新玉,起身就急急忙忙的往柳州方向急赶,连行李都没有收拾,唯有带上了曹平安的一封书信,与三军的军印。
奔波了一整日的赵新玉终于见到了李俊良,与印象中的相差无多,的确是一个中庸之人。
随后赵新玉要求求见李俊良的副将李镜依,看到镜依的赵新玉眼前一亮,以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如今见了确实与想象中相差甚多,本来镜依这个名字让赵新玉想到的是,柔柔弱弱的女孩,又或者只是有点小才情的才女。
想不到却是如此的英姿飒爽,让人难辨雌雄,只能对她说大帅点名让自己来辅佐李镜依。
兄妹两人加上赵新玉在议事厅中,听完了赵新玉转述大帅最后的遗言后陷入了沉默,就连大厅里的颜色都仿佛变的沉默了。
李镜依当先说道:“曹元帅称得上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想不到却是在此地沉骨,真是让人扼腕叹息,不过当务之急恐怕要赶紧封锁消息,严禁所有人外出,只许进不许出,这几日夜晚的疑兵用精兵出动,不可有一丝变化,另外调动中军苗泰开赴柳州,曹元帅身体不行了,我们就不能在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了,此次必须采取雷霆行动,不说歼灭敌寇,起码要将他们打痛打疼。”
李俊良听着镜依的话,没有一丝的反驳,只是看向了赵新玉,言下之意是询问赵新玉的意见。赵新玉看到这种景象只能在心中对李俊良加个评价“草包”。
赵新玉想到这里凝视着镜依问道:“不知道李将军具体的打算是什么,你刚才说的这些都是应该的,我只是想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打退敌寇。”
“赵参军有什么意见吗?”镜依看了一眼赵新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