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威的拜访 - 最后的先锋 - 丑鱼尾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最后的先锋 >

李扬威的拜访

君佑睁眼看到阳光的同时,也看到了管家刘老二,那张树皮一样的脸,不禁吓了一跳,随即隐约听到刘老二的声音传来:“公子,老爷叫你去书房了。您看是现在去,还是小的跟老爷在说一声,迟一会去?”

君佑不耐烦道:“我说刘叔啊,你要干嘛,大清早的就这么赶,还迟什么啊,现在就去吧,也睡不着了,我洗漱一下哈。”

说完不待侍女上前服侍,自己就麻利的套上衣服,随便洗漱了一下,就向书房奔去。

到了书房的门口看到还有客人,于是整了下衣衫,迈着方步走进了书房里。

随后看到书房里除了老爹外,还有一个儒雅的老头,虽然看着有些脸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还没立定呢,就听老爹说道:“这是李侯爷,是咱隔壁家的。”

看到君佑一脸懵的样子,赵忠义赶紧补了一句,“就是李俊良家的,”

君佑听到这里才知道,原来是靖边侯李扬威啊,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随即拱了拱手道了个礼,自己找地方坐下了。

赵忠义看到这里刚要对君佑说教,却见到李扬威摆了摆手。

李扬威心里却腹诽不已“还他娘的王侯世家呢,一个老土匪,一个小土匪,一点规矩都不懂,简直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典型。”

面上却和蔼的朝君佑笑了笑,对赵忠义说道:“无妨,我这次来的事情呢,你也是知道的,我过来就是问你一下,让不让君佑去呢?”

李扬威虽然嫌弃这对父子,但是同为老狐狸,李扬威早就从赵忠义的字里行间中,知道君佑的神勇,是以想给儿子找个能打的,以防不测。

“这个我也做不了主啊,所以把这小崽子叫到了这里吗,在说此次挂帅的好像是中郎将曹平安吧,据我所知他是刘贵妃一手提拔起来的,能力如何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其他人还不清楚,你刚刚回来就给我们父子说一下吧。”

虽然赵忠义贵为镇国公,但是也就只有没事的时候去上上朝,有事了一般不去,不然什么也不懂被气头上皇帝老儿当成出气筒了就不好了,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前科。

李扬威咳嗽了两声:“这个吗,好我给你们说下,这次出征明摆着是捡功劳的,只要无过就是有过功,所以刘贵妃为了给他儿子攒筹码,拼命往里面拉人,挂帅的是曹平安。”

顿了顿续道:“里面还有校尉刘禄堂是他侄子,反正她家的能拉的都拉上了,陛下因为对九皇子莫名的喜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右军的校尉就是我儿李俊良了,如果君佑想去的话,可以让君佑跟我儿俊良一起,一文一武也好有个照应。”

君佑听到了刘禄堂的名字有些耳熟,稍稍一想这不是前两天自己揍的那个吊梢眼吗,想到这个废物居然是前军的校尉,心里恶心的不行。

听到这里在也忍不住,“我不去,跟他们有什么好玩的。”

说完就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李扬威瞠目结舌。

赵忠义看到李扬威这表情忍不住轻笑出声,这一笑不要紧,立刻就遭到了李扬威的怒怼:“你这是什么儿子,这不是老爷吗,我还没说完呢他就跑了,这是什么意思啊,大好挣军功的机会,他竟然不要,真是,真是……。”

说道这里在也说不出来了,在怎么着,也不能当着人家老子的面,去骂人家儿子啊。

李扬威说完瞪了赵忠义两眼,不在吭声,自己也摆摆手走了,赵忠义跟在后面矫情地喊着:“李侯爷不玩会了,要不要本公送送你啊。”

说完自己就笑呵呵的去找君佑了,完全没把自己说的话放在心里。李扬威听到这话心里更加来气,加快脚步离开了这镇国公府。

“儿啊,你为何不去啊,虽然这次可能没有什么大战,可是胜在安全啊,不用拼命就能得功,多好啊。”

赵忠义虽然时常嚷嚷着让儿子光宗耀祖,可真要上战场了还是有些不放心,听到君佑不去心里又忍不住乐了起来,是以问话也显得轻快了许多。

“那曹平安我是没见过,可是那刘禄堂我可见过,他们是不是一丘之貉,估计都是一样货色,跟这些人出去丢我的脸。”君佑满不在乎的说道。

“可那老儿的犬子还是不错的啊,听说颇懂些行军之法。”赵忠义不死心的说道。

君佑本来还绷着一张脸,听到老爹说人家儿子是犬子的时候,忍不住笑了起来。Uu看书

随即道:“那小子有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啊,我小时候天天揍他,他就是一个固执的笨蛋,每次挨揍每次都不服输,把脸踩到泥巴里还要不停的说是不服,这不是找挨揍吗,不过那小子性子倒是不错,挺正的。”

说着又想到了小时候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我看一个小女孩挺可爱的,就去欺负她想看看她哭鼻子什么样,然后那夯货就过来了,拼着挨揍也要拖住我,哈哈不过说起来那小女孩还真是可爱,这么多年多去了,我还记得她拿棍子偷袭我的小眼神,偷袭不成立马就跑。”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那个*,竟然跟小时候的那个女孩有些重叠了起来。

赵忠义听着他小时候的破事也不耐烦,不禁想到了今天李扬威说的那些话来,现在的局面看来是先到北方稳住局面在说,至于后续可以在看看,曹平安其实还是有些本事的,多年的征战,就是没有后台,一直得不到重用,现在抱上了贵妃的大腿,无非是相互利用罢了。

只是帝国兵甲多年未曾打磨,帝国为了权衡北方的势力均衡,不断挑拨各国征伐,导致各国兵甲越加锐利,而帝国除了刘莽带出去的那只精锐,其他的大部分都是未曾见过血的新兵营。

刘莽自己生死未知,他带出去的部队跟他一样竟然也是消失无踪了,真是让人费解,按理说怎么也该留下一点才对啊。

而这次帝国为了北伐,选择了刘莽全族的鲜血来祭行,帝国的心从来都是诡异莫测的。

想到这里赵忠义那热忱的心又重新冷却了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