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突变 - 最后的先锋 - 丑鱼尾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最后的先锋 >

奥兰突变

不过在那之前要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如果照朱明安说的做好像很有道理,可是万一前方的战事再不顺利,就会陷入两面夹击的状况,到时候恐怕就不能这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斟酌良久之后,君佑还是决定用朱明安的方法,因为君佑实在想不到别的办法,现在粮草已经开始捉襟见肘,实在不能长期作战,哈奴哪里还在虎视眈眈,只能冒险一试,君佑相信就是镜依也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君佑点了三千精锐,轻装上阵,其余军队缓缓退回。

事情果然像君佑预料的那样,鹰卫没有一点点追击阻拦的意思。

只是有一点让君佑非常不爽,就是派出的斥候全部被鹰卫给清除了,就连一些暗卫都被清理了,现在的君佑基本上成了瞎子。

君佑只能一步步向前推,偶尔看见飞低的苍鹰就会射下几只,随着落下的飞禽增多,斥候活着回来的也就多了,看来鹰卫培养一个合格的空中斥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随着战线的推进,君佑明显感觉到了清罗军队的态度,那是能打就打不能打马上就撤,这让君佑有些摸不着头脑,暗暗想道,难道是想包饺子,可这样放任一支敌军在本国腹部横行,君佑想不到有那个将领如此大胆,能担起这种责任,承受住政敌的打击与君王的怀疑。

想到这随即想起朱明安这个便宜的狗头军师,于是将他唤来。

“将军,这几天有没有收到大帅的传信,我看那清罗恐怕有内讧,或者与镜依将军达成协议了,所以任由我们在这里横冲直撞。”朱明安摸了几根稀疏的胡须说道。

君佑听完默不作声,心中想了一遍,觉得朱明安好像没理由说谎,可这不符合常理,他们就不怕自己误打误撞,杀进清罗的都城吗,一旦进去了所有的协议可都作废了,毕竟没有人会对案上的鱼肉讲条件。

君佑将自己的疑惑讲给朱明安,这老小子又摸了下胡须,君佑心中不由鄙视起来,自己几根毛不知道吗,老这样摸,过不了几天恐怕就摸没了。

不过君佑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朱明安的分析是都城有狼卫守卫,所以清罗不担心,加上鹰卫驻守门户,知道齐军肯定呆不久,只要给个小台阶齐军马上就会退走。

果不其然,事情随着军部的一件件牛皮信件,逐渐呈现在了君佑的眼前。

完全如朱明安意料的一样,清罗没打算跟大齐开战,他开不起,清罗原先的计划是让奥兰与大齐开战,结果让清罗始料未及,那奥兰大王子带着一支精兵与镜依开了一战之后,就不知所踪,奥兰现在来清罗要人,看样子不给出结果奥兰是不会罢休,现在所有人都想知道奥兰帝国的那支精兵,到底去哪了?

最终君佑他们遵从命令打道回府,不过没等到回到中原,朝廷的命令就扑面而来,让大军就近驻扎,一切听从当地驻军的长官。

大帅需率领众将回朝领赏。

几日后君佑同镜依他们一起宴会,期间众人对朝廷颇多不满,毕竟眼看大功在握,却被金令召回。

众人自然不甘,纷纷请求镜依上报朝廷,镜依只是不依,说朝廷召回必有缘由,不可莽撞行事。

结果众人尚未到京城就有一干人拦住去路,为首者看穿着应是宫中内官。

镜依率众将跪迎旨意。结果赏赐未到,却有灾难临头,镜依被押回京城待审,君佑赐平寇将军一职,众将正式认命荡寇校尉。

镜依与元帅靖边侯李扬威两人成为戴罪之身。

君佑不明所以,快马加鞭回到家中,问起缘由,原来却是齐国的天变了,再问却无人说的清楚,问起父亲,家丁说主人已被新皇召到宫中,君佑不由的疑惑起来,正揣测时,其父归来。

君佑阴沉着脸问道:“不知父亲去皇宫干什么,新皇有什么可与父亲商议的?”

其父期期艾艾说不出个所以然,君佑大怒道:“你要是再说不明白,我今天就去将镜依劫了,教那新皇好看。”

其父大惊失色:“儿啊,万不可如此,其实不是我要帮他,而是新皇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京城的暗卫负责是我,于是宴请我,我没防备,被其控制,于是就……。”

即使没说完君佑也知道自己父亲要说什么了,随后让他将原委道来,原来却是永盛大帝这几年对于废除太子的事情越来越积极,太子不知道从何而知,恐位失身死,于是主动出击,控制了北都的一部分军事力量,拉拢分化了一批旧臣,将永盛大帝软禁起来,太子的位子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心虚异常,镇国公虽无实权却是三朝老臣,于是强拜为师。

国公虽无奈却也有些看好这个弟子,毕竟永盛这几年昏招颇出,令众多老臣不满,加上太子这几年积极笼络朝臣,现在反抗者极少,太子这才能顺利接掌皇位。

君佑却管不了那么多,只知道此时不去看看镜依,自己就坐立难安,想到这里,君佑一刻也等不了,立马就去北都的暗狱中要去看看镜依怎么样了。

却说新帝是已故的皇后之子,而刘贵妃正是皇后的亲妹妹,新帝自幼聪慧过人,出生后永盛颇为爱之,赐名耳阳,三岁即立为太子。

母后过世后一直由刘贵妃带着,继位后自命不凡,号昌武,决定用,最能彰显帝王功勋的方式“开疆拓土”,来证明自己的不凡,继位以来大刀阔斧,对军中的体制改革颇多。

老国公看着眼前这个便宜弟子,也不禁感慨良多,自己虽为三朝老臣,却并无实权,朝中几次更迭都没有自己什么事,想不到临老,却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看着新君案前的厚厚的奏章,再看看认真批复奏章的新帝,青雉的面庞,却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成熟,国公心疼道:“陛下,事情一天是处理不完的,歇歇再批吧。”

昌武帝看了看眼前的老者,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笔,问道:“听说君佑勇武过人,为何几次宗师榜都不见提名?”

国公无奈的摇头道:“犬子自幼神力,武艺更是罕有敌手,北都暗卫军中能打的将士基本被他揍遍了,江湖上也有数个门派掌门人被他挑下神坛,可性子十分顽劣,对于北都的宗师榜不屑一顾,屡次让他去排个号,他都不肯。陛下怎么突然问起他来。”

昌武拿起案上唯一的一封书信递给国公道:“你看看,奥兰的小皇子求救信。”

国公接过来认真看了起来,这才知道原委,原来他们的老皇帝驾崩了,大皇子又失踪,几个豪族把控了朝局,西边的加央国派兵攻入了奥兰境内,那些豪族忙着分蛋糕无人去迎敌,加上他们南边闹旱灾,搞得民不聊生,豪族说是皇室的人失德,准备废除皇帝另立新君。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奥兰国运已失,不如降了加央,好换个一官半职。

镇国公看到这里,脑中一闪脱口道:“陛下,我们为何不与加央合作瓜分了奥兰?那样我们就可以将哈奴与清罗包起来,让他们成为国中国。”

”朕也是这样想的,可又觉得风险有点大,我还是觉得援助下奥兰可行性更高些,该派谁去呢,李扬威这个混蛋的口风松了吗,你去告诉他,在顽固不化就让他去西山挖石头去,哼。你说君佑如何?”昌武帝气哼哼的说道。

“陛下息怒,李扬威只是一时堵住了心,待老臣去说说就会没事的。君佑跟着李家那女娃倒是听话,如果跟别人我怕他捅篓子。”国公赶紧道。

昌武又道:“这样吧,让高战回京,统领三万骑兵援助奥兰。”

随后下旨令高战即刻返京,国公也去狱中游说老朋友去了。

国公明显想多了,李扬威需要的不是什么思想指引,他只要一个台阶,于是没费多大劲就将靖边侯李扬威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几天后镜依随即也被放出来,不过最近的时间只要没事就会被君佑拉来国公府做客。

“哈哈,想不到侄女竟然如此的厉害,那铁刺怎么说也是有十万带甲之士,竟然被你轻而易举的攻克了。就是李扬威那老小子恐怕也做不到。”国公询问着对铁刺的用兵经过,忍不住赞叹道。

君佑在一边笑呵呵的看着两人说笑。

“国公大人说笑了,我们这次能赢,纯属运气,若是再来一次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镜依笑着回话。

这一段时间国公对镜依越来越热情,明显开始当做儿媳来对待了,镜依与君佑经过这些日子也是日渐情深,就连跟在镜依身边的月兰公主都偶尔受不了两人的腻歪,由于月兰公主的存在,李少羽与张翰林也成了国公府的常客,李少羽脸上表情不多,可是是人都看出他对月兰的情意,张翰林也不甘示弱,大有不抱得美人归誓不归家的意思。

高战如期来到的北都,对新帝竟然出奇的恭顺,这让一直担忧的国公将心放到了肚子里,不过依然没对城外的那上千家兵放松警惕。

高战一来就推翻了国公自己拟定的作战计划,兵依然照出,不过却不是与加央夹击奥兰,而是帮奥兰去攻打加央,顺带清扫一些不听话的豪族。

高战给出的原因是,一来可以帮新帝树立国威,二来得点绝对的好处,避免高危风险,昌武帝也觉得可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