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42章冬节他犯了一个天大的……
第42章第42章冬节他犯了一个天大的……
“雪衣,扶离传来捷报,丹阳郡王胜了。”
崔妤裹着一身绣金线的漂亮貂绒大氅,肩上沾着些许寒霜,笑吟吟将一袋黄澄澄的橘子置于案上,“你听说了么?”
立即有商风搬来夹绒的垫子,递上一盏热茶。
沈荔坐于满室铺展的纸墨中,闻言搁笔,将略微僵硬的素手置于炭盆上烘烤,眸光若春水静谧:“自然。”
她答得平静而笃信,眉间未有半分犹疑,似乎从未质疑过萧燃领兵征战的能力。
那少年桀骜不驯,蔑视礼法,行事还有点心狠手辣的冷酷,但不可否认在疆场上,他的枪尖所指的确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崔妤歪坐于软垫之上,撚起那杯热茶吹了吹,隔着氤氲的茶雾弯眸看她:“既不为战事担忧,那你方才坐在此处想什么呢?”
沈荔在琢磨学宫车队所剩的过冬物资。
她今日放值时去仓房看了一眼,粮米虽有余量,然木炭却只剩下不足两车。她将木炭短缺之事上报典学,却并未得到重视,又命商灵去市廛间采买,然奔波半日,却是空手而归。
崔妤撚指盘算了一番,道:“市廛间虽买不到木炭,然仓房各家的存货尚能支撑二十日,雪衣又何必忧心?”
“尚未越冬,然天象有异,或有大雪将至。”
沈荔看了眼窗纸上黯淡的天色,轻缓道,“那日听太守所言,洛邑周遭的林木被伐,已是木料匮乏,若再逢酷寒,学生岂非有冻伤之险?”
“如今洛邑学宫诸事渐定,再过数日咱们便可功成身退了。即便洛邑买不到取暖的物资,回归兰京的途中再采办也不迟。”
“虽说如此,然战局未定,炭价飞涨,还是应早做防范。”
崔妤闻言诧异:“丹阳郡王不是大捷了么,莫非还有变数?”
“并非变数,而是叛国投诚的魏、苏二氏尚未正法。”
沈荔长睫盖下一片纤影,沉吟片刻,方问,“梦鱼,若你是魏苏二氏的族人、部曲、门客,现下你会如何做?”
崔妤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抓紧时间逃命吧。”
他们深知自己一旦落在大虞将士的手中,等待他们的唯有死路一条。故而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协助北渊夺回边城关隘,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穷途末路之下,这群人什么都敢做,什么都能舍。
“可这和洛邑有何干系呢?”
崔妤手搭凭几,眨眨眼道,“雪衣,你呀,怎的想得这般深远?又是木炭,又是叛贼的,分析起局势来不像个女师,倒更像是谋士。”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沈荔大概也觉得自己这多思多虑的毛病有些败兴,略一晃神,便绽开浅淡的笑意,将话题引向节庆的热闹上来:“走,去看看娇耳包得如何了。”1
洛邑的冬节,必吃娇耳。
偏厅内,崔妤带来的那两个侍女正在热火朝天地和面,祝昭与女学生们配合擀皮,元繁与医师生火烧锅,商灵则撸起袖子,双手各执一把菜刀哐当哐当剁着葱白与羊肉馅。
太学生们端来了炭盆,围坐在一块儿烤橘子与山药。而自诩“君子远庖厨”的张晏与周晦则端坐隔壁,与几位士人清谈论道。
光可鉴人的洁净地砖上映出来往忙碌的欢快人影,炭火暖香混着面粉的麦香,为这座荒废了十余年的学宫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尽管太学生们素日对萧燃颇有微词,但此刻捷报传来,众人心神振奋,一时竟也放下了往日成见,纷纷议论起国事来。
有人道:“战事将平,说不定我们还能和虎威军一同班师回朝呢!”
有人附和:“若顺利的话,或许能赶在除夕前抵达兰京。”
室内笑语喧阗,唯有太学生谢涟倨傲端坐,从鼻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轻哼。
谢涟与萧燃不和。
先前在学宫时,他便因暗讽萧燃是“胡蛮武夫”,而被萧燃拔剑劈坏案几,骇得他湿了□□,丢了颜面,是以由此结下梁子。
但沈荔并未将这点不和谐的声音放在心上,她正专心致志对付手中的那只快露馅的娇耳。
优雅的礼学女师拿出十二分的耐性,左捏捏,右捏捏,连面粉沾上鼻尖也不曾察觉,然而那只娇耳仍是皮开肉绽成不了形。
沈荔承认自己不擅此道,最终将那只奇形怪状的娇耳混入热锅中,起身去了廊下。
“这谁包的娇耳呀?”
侍女拿着锅铲大声道,“怪模怪样的,还漏了馅儿,都煮成面皮肉末汤了!”
沈荔不自在地理了理缀兔绒的袖袍,装作没听见。
擡首望向冷云凝结的天空,寒风卷过,空气中便多了几分霜雪的气息。
先是落花般零星的两三片,继而如鹅毛倾抖,纷纷扬扬连成漫天的白。
下雪了。
洛邑的城门校尉哈了一口热气,起身重重地跺了跺僵冷的双脚,朝空荡的城门外张望了一眼。
这样苦寒的天气,又是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城门处几乎没有行人进出,大家都窝在自己的小家中,与亲人一同准备冬节的晡食。
早些关城门吧,放兄弟们早些归家过节,说不定他们的妻女已经煮好了一锅热气腾腾的娇耳呢!
正当城门校尉这般想着时,吊桥相连的护城河畔出现了一道灰扑扑的、跌跌撞撞的身影。
继而那样的身影越来越多,如同大雪下的蚁群,一边磕磕绊绊地朝洛邑城奔来,一边扬手大声呼喊着什么。
“北渊军杀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