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叔父也是父。 - 大秦皇叔 - 这个懒人没起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大秦皇叔 >

第32章叔父也是父。

第32章叔父也是父。

整个傍晚,萱姬的表现都很反常,一会儿看着沧海君留给她的信傻笑,一会儿又对着铜镜细细端详她自个儿的容貌,摩挲着那枚夫人印,一时喜,一时忧。她还给沧海君写回信。

赵琨悄悄地凑过去,刚看了个一开头——见信如晤,展信舒颜。

萱姬就用衣袖将帛书遮住了。墨迹未干,也不怕染在袖子上。

赵琨自讨没趣,他原本对沧海君没什么偏见的,这时忽然又有了——沧海君还不在跟前,就已经分走娘亲的心,万万不能让他轻易上位。想当他后爹?没门!最多留一扇窗。

这会子外边凉快,赵琨就去亭子里乘凉。让月夕点上熏香。他熏香不是为了香,而是为了驱蚊驱虫。

又多点了几盏宫灯,那种带轻纱灯罩的铜灯,又透光、又无烟,在微风中,灯影也不会晃得很厉害,照明功能勉强算合格。

赵琨坐在院子中整理去年和今年积攒的图纸。

他明天肯定还要跑一趟咸阳西市,去替萱姬送信。干脆把后世才传入我国的一些农作物,包括葡萄、核桃、石榴、胡瓜(后来被石勒改成黄瓜)、西瓜、大蒜、蚕豆、香菜、豌豆、胡椒、大葱等等的图鉴都挑出来,拿给经常在咸阳和西域之间往返做生意的胡商,看看能不能提前引进,扩充一下食谱。秦国的蔬菜种类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在这个时期,尽管还没有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也未曾开辟出来。然而西域和各个诸侯国之间都有商贸往来——青铜之路、玉石之路、齐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些路线形成的时间还要远远早于陆上丝绸之路。

据说上古时期,尧将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西王母派使者参加了禅让大典,向舜献上白玉琯1。

周穆王西征,不仅在昆仑山的瑶池会见了西王母,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攻玉2,就是开采于阗玉(和田玉)。他带回中原玉版三车,玉器上万件。

细腻温润的昆山之玉,许多诸侯都喜欢,市场需求量巨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贸易往来。

所以只要肯出高价,请上几个有实力的大胡商,提前搞一些产自西域、甚至是中亚等地的蔬菜、水果、香料、药材回来,并不难。

另外,在所有诸侯国之中,齐国的经济最发达。齐国的丝绸漂洋过海,已经卖到了燕国、朝鲜、斯里兰卡4等地。不是胡扯,战国末年,蜀锦还没有兴起。最高端、最精美的丝绸产自齐国、鲁国,“齐纨鲁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3。

可以再找几个航海专家搞搞外贸,海贸的利润相当可观,哪怕只收进出口关税,都能让国库迅速地充实起来。至于人选,赵琨比较看好徐福徐大忽悠。寻找神仙和长生不老药这件事虽然有点扯淡,但赵琨查阅过相关的史料,发现徐福出海不只一次——话说方士侯生和卢生找不到“仙药”,不敢承认求仙问药是一场骗局,偏要把责任推给秦始皇,说他刚烈狠毒、贪恋权势、为所欲为,不应该为他寻药,发完牢骚,这两位老兄还逃跑了。

秦始皇暴怒,坑杀了数百方士,并且开始怀疑耗费巨资、航海许多年,却一无所获的徐福。

徐福照样求见秦始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忽悠他说:蓬莱的仙药可以得到,但是海中有巨大的鲛鱼5,经常袭扰船只,所以无法抵达蓬莱。

于是秦始皇亲自携带连弩5,在海上漂泊数日,从琅玡到罘山,确实见到了巨大的鱼,还射杀了一条。徐福因此获得了始皇帝的信任,又得到一笔巨款,领着当时最先进的船队,携带无比充足的物资和人手,再次出海。

别的不说,徐福的心理素质、口才、以及航海技术很有可能是秦朝方士中的no.1,跟他合伙大力发展海外贸易,让大秦早日富裕起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完全没问题。

而且太医徐咨的医术很不错,据他说,他弟弟徐福的医术更加高明,早点把人请来,有病治病,没病养生。

计划通√

赵琨清点了一遍,感觉还缺几样。他调了些彩墨,现场画图。为了这个任务,他强化学习过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而植物学、生态农学,他是专业级别的。

先画芝麻,可以榨油,芝麻油很香的。赵琨每次吃糕饼、烤串,都希望撒上一些芝麻。

再画红花,妇科良药。预备上。

胡萝卜,秦国的士兵,好多都营养不良,患有夜盲症,夜间很难正常行动。胡萝卜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苜蓿,产自大宛,是上好的牧草。大宛马为什么又高又壮?陇西的马就长不了那么壮,汉武帝抢回来的大宛汗血马为什么会品种退化?把遗传基因、气候地理因素先放在一边,会不会跟马儿吃什么种类的牧草也有关系?赵琨的发小,父母都不高,去外国留学,吃不起蔬菜,一天三顿饭,吃两顿牛肉,个子长得很快,十几岁就一米九三了。于是赵琨也实验了一下,适量多吃牛肉,饮食尽量做到营养均衡,确实又长高十几公分。可见饮食和一个人的身高是有关联的。换成战马,应该也适用……

不管了,先弄些西域的牧草过来试一试。再搞上几匹优良的小马驹,给政儿当生日礼物。政儿到了该学骑射的年纪啦,要给他最好的马。

赵琨把农作物图鉴吹干,让月夕用针线缝成小册子。

月上中天,他忙完一看更漏,已经是三更半夜。

考虑到赵政应该早就睡下了,赵琨就没去宜春宫,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屋,谁知他和月夕刚走到廊下,一阵风吹过来,宫灯陡然熄灭。风摇竹叶,发出细密的沙沙声。暗淡的月光中,隐约可见窗前有一道黑影。

大半夜的,怎么会有人站在他的窗外?怪吓人的。

赵琨停下脚步,问:“谁在那里!”

那道黑影动了动,猛地转过来,说:“小叔父,我睡不着,屋里没点灯,我还以为你已经睡下了。”

听声音,原来是赵政。

旁边,月夕已经再次点亮宫灯。昏黄的光晕映出大侄子孤冷的身影。

赵琨瞬间没脾气了,上前拉着赵政看了看,衣服上已经染了些许夜风的潮气,也不知道出来瞎走了多久,又站了多久。赵琨的嗓音没来由地放轻放软了几分,温和地问:“政儿,为什么睡不着?”

赵政极其罕见地激动:“父王抱我了!”这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事!

“这么开心?以后可以再跟王上多亲近一些。其实王上也很喜欢政儿的。”赵琨表示理解,毕竟子楚一般只抱成𫊸,他都没见过子楚抱赵政。

赵政迟疑了一下,鼓足勇气说:“小叔父,能不能抱我一下?”

赵琨:???

他一头雾水,但还是按照大侄子的要求,将双臂环了上去。

赵政紧张兮兮地问:“什么感觉?”他很难表达此刻的心情,有些患得患失的,总是担心有哪里没做好,让父王又不喜欢他了。有时候得到过,反而会更害怕失去。

赵琨迷茫:“什么什么感觉?”五十斤的人,四十九斤的反骨,硌得慌,算不算?

赵政难得急切:“我想知道父王抱我,是什么感觉?这样抱着一个人,是不是有点难受?”他就感觉抱着很不舒服,被父王的手臂勒得有点疼。父王会不会也有不好的感觉?千万不要因此又偏向弟弟了。

赵琨:大侄子的体型偏瘦,抱起来略微硌手。实话说,是有些难受。但有情亲加持,子楚应该并不会介意这一点,父亲抱儿子,还是温馨的感觉多一些吧。

赵琨认真地思考了片刻,压低了声音,开玩笑说:“很温暖。有子初长成,你父王必定感觉十分欣慰。叔父最看好你啦,来,摸摸头。”叔父也是父,没毛病。古代的宗族势力很庞大,一个强盛的宗族,内部一般是比较团结的,集中力量才能对抗别的宗族,在权利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连诛三族,也是父母妻儿、叔叔侄子一个都少不了。所以叔侄关系会相对比较紧密,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话说得非常放肆,然而赵政听见,内心的忐忑忽然就消失了。君臣父子,至亲至疏。反倒是小叔父更能让他体验到情亲的温暖。

子楚继位的第二年,派遣蒙骜领兵攻打赵国,得到了太原之地。而且是秦国和燕国联手,一起伐赵。

话说赵王曾经因为戍守雁门关的将领李牧只防守,从不主动迎战匈奴,被百官弹劾,被士兵议论——李将军什么都好,就是胆气不足。就连匈奴都嘲笑李牧胆小。虽然赵国也没什么实质上的损失,但被匈奴嘲讽,赵王心中那个憋屈啊,他催促李牧出战,李牧照旧窝在雁门关,于是赵王撤销了他的官职。后来匈奴频繁地入侵,在边境烧杀抢掠,接任的雁门守将确实敢于出击,但屡战屡败,损失惨重,就连雁门关都险些失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