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刘彻:大唐的桥宽六丈?那我修八丈
第270章刘彻:大唐的桥宽六丈?那我修八丈!【求月票】
子贡很伤心,他费尽心机、散尽家财宣传恩师的思想和政治主张,结果到头来,却成了这些乌龟王八蛋的愚民手段。
更可气的是,恩师的后裔竟然是奴颜婢膝的软骨头,居然对蛮夷下跪,简直就是孔氏的奇耻大辱!
他平复一下心情,看着西施问道:
“仙长那个世界的百姓,是如何看待我恩师的?”
西施说道:
“那里有句俗语,叫【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他们对儒家的一些主张深恶痛绝,但对夫子本人还是很尊崇的。”
虽然儒家的学说被扭曲,但孔子本人是绝对没问题的,身高一米九的山东大汉,动不动就驾车打爆别人的狗头,是文武双全的典范。
子贡一听,扭转后世儒家学说的想法就更加炽烈了,他打算这一路上要多多学习,多多总结恩师的言论与主张,一代代传下去。
为了防止在历史动荡中遗失,还要专门安排一些人,每隔几十年就雕刻一些石碑埋在地下,若真的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就将石碑刨出来,让世人看看儒家的真正主张。
他在构思如何杜绝儒家典籍被曲解时,西汉武帝世界,刘彻站在未央宫的院中,看着蜘蛛吊车伸出的长臂,惊得说不出话来。
微风发电机的机头,他曾找人试了试,四百斤的重量,并不是那么好举起来的。
但现在,吊车轻轻松松就将机头给提了起来,根本没费一点力气:
“去病,我大汉何时能造出此物?”
霍去病双手捧着遥控器,一边操作一边说道:
“很难,此物的长臂是锰钢锻造,强度高,不易折断;缆绳是用钢丝编织而成,能抗住十吨的拉力;液压系统更别说,自带找平功能,从头做起需要攻克非常多的难关……我们暂时造不出来的,但未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现在大汉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多,战斗力强,可以抓匈奴人来开矿干活儿。
煤矿、铁矿、石灰矿、铜矿等等,全都需要大量人手来开采,同时还要修通全国的道路……要做的事有很多,全靠匈奴的兄弟们燃烧自己照亮大汉了。
微风发电机的机头吊到六米高,接着调整好角度,稳稳落在了发电机的立杆上。
放好后,三个接受过几天机械安装训练的郎官站在竹子搭的架子上,拿着扳手娴熟的开始上护板、拧螺丝,忙得不亦乐乎。
没多久,发电机装好,机头缓缓转动,发电指示灯亮了起来。
刘彻仰头看着机头转动的样子,乐呵呵的说道:
“原本需要几十个人的活儿,此物居然盏茶功夫就好了,长安还有什么需要吊的吗?正好将此物开过去,一并起吊了。”
他跟霍去病一样,见到吊车,就想吊点东西。
霍去病正考虑时,来宫里围观装机的李蔡说道:
“陛下,渭河桥有几根木头已经腐朽,需要更换,奈何今年渭河水大,水中无法立足,若能用此物吊起来,必将利国利民,方便百姓。”
汉朝有渭河桥,只是木质结构,需要定期修缮,否则容易坍塌。
刘彻一听有这么好的项目,命令霍去病开着吊车前往渭河边,将桥上的木头换掉,又问起修桥的事:
“去病,后世的桥梁都是怎么修的?”
霍去病想了想,说起了唐朝修建的东渭桥:
“连续筹备几年,又趁着冬季,发动三县百姓,历时一个多月,修建了一座六丈宽的大桥,日后虽然多有修缮,但整座桥用了上百年,直到一千多年后,依然能看到桥墩的遗址。”
刘彻一听,也打算修这么一座霸气的大桥。
他大唐修六丈宽算什么?我直接修八丈!
想到这里,刘彻对李蔡说道:
“从即日开始,征发关中的徭役,有钱人家可出钱抵消,将筹集来的钱财用来供养民夫,从南山采石采木,煅烧石灰,为冬季修桥做准备!”
武帝是个典型的行动派,有好的想法就当场开始推行,至于人手的问题,后期会调一些异族俘虏过来做苦力,缓解民夫的压力。
霍去病用遥控器将吊车长臂和支腿收起来,然后控制着吊车向外开去。
刘彻看到驾驶位空着,二话不说窜了上去,感受着橡胶履带的平稳,赞叹道:
“此物真乃神器也,若有几台吊车,稍稍改装,就能成为云梯,攻城易如反掌!” 一旁的霍去病说道:
“师尊那边有消防云梯车,救人用的,媚娘姐姐说,若有攻城需要就买两台,改装一下就能使用;还有举升车,能一次性将十个人举到数丈高,若夜间偷袭,几个来回就能往城墙上送百余人。”
虽然攻城战动不动就得数万人拉扯,但夜间偷袭的话,百多号人很容易就能开辟出一片战场,顺利的话甚至还能打开城门呢。
一听有这种宝物,刘彻说道:
“日后有机会,可请仙长买一台做攻城演练,我们几个世界轮流使用,若遇到攻城之战,必能一举拿下。”
霍去病觉得这边练习攻城有点多余。
因为从头到尾,武帝都在祸祸异族,别说攻城了,就连像样的城墙都没见过几次。
还是唐宋需要这玩意儿,尤其是大宋,跟西夏互修坞堡,双方全都是防御点满的铁乌龟,有了攻城利器,能省很多事儿。
走出未央宫,行进中的履带吊车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刘彻这个人来疯还站起来来了一场即兴演说,并邀请大家一起前往渭河边,观看起吊木头的全过程。
不得不说,老刘家的口才基因都挺好,不管西汉还是东汉,刘氏每一代都要出几个口才达人,即兴演说属于基本功。
就像刘备,依靠超强的口才,从多位诸侯手中死里逃生,就连去杀他的刺客都能被说服,选择放弃订单。
这是独属于老刘家的人格魅力,换成唐朝的李家,明显就弱了几分,尤其是逆境中扭转乾坤的功夫,李氏更是差老刘家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