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打击公卿能理解,打劫公卿什么鬼?
第324章打击公卿能理解,打劫公卿什么鬼?【求月票】
刘安彻底蔫了,整个人虽然活着,却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他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修仙,为此还总结了各种经验和手段,甚至还开辟出了丹道,主打一个“一颗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见到霍去病的雷击术之后,他就发现自己的修仙路是错的,还错的很离谱。
尤其是听到刚学两个月就有这等威力……这,这才是仙术嘛!什么撒豆成兵,哪有雷击来得实在?
至于刘彻一个月学会,更是把刘安心中的骄傲击了个粉碎。
他一直看不上刘彻,认为刘彻是靠女人上位,没有真本事……现在好了,他看不起的人,居然也会使用雷击仙术。
刘安的一家全都被抓,倒是他大儿子刘不害,因为总被嫌弃,一直接触不到家族核心秘密,连造反的事都不知道,反而没受到任何牵连。
刘不害是庶子,刘安担心他以后跟嫡子刘迁抢皇位,所以将刘不害逐出家族核心,淮南王后,也就是刘迁的母亲不认这个儿子,刘迁更是把刘不害当下人看待。
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告诉刘不害嫡庶有别,结果没想到,举报他们谋反的,就是刘不害的儿子刘建。
刘建受够了下人一般的生活,托好友去长安举报刘安一家谋反。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刘安谋反这件事,他的心腹雷被举报过一波,亲孙子刘建举报过一波,淮南的官员也举报过一波,真可谓是饱和式举报。
霍去病看着整理出来的资料,觉得槽多无口,不知道该怎么吐起来。
你说刘安这一家子过家家吧,结果他们准备得比长安那边的新帝登基还齐全,甚至还时刻防备庶子抢皇位。
要说不是过家家吧,整个过程完全就是一场闹剧。
总体下来,只有刘不害是受益人……他终于不用再像个下人一样活着了。
霍去病让人将刘安一家分别关到监狱中,淮南国相未与之同流合污,继续掌控淮南国政务……当然,这里很快就会改为九江郡,淮南国即将成为历史。
安排完这些,霍去病走进一间书房,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半屋子竹简,这些全都是《淮南子》的内容。
不过现在这套典籍还不叫《淮南子》,而是《淮南鸿烈》或者《鸿烈》,一直到刘安死后,这套著作才正式改为《淮南子》。
《淮南子》有《内篇》21篇、《外篇》33篇、《道训》2篇,20余万字。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
可以说,这是一套华夏文明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典籍,是文化瑰宝,可惜历史上大多数内容已经遗失,传于后世的只剩下《内篇》。
现在,霍去病打算将这些书卷都整理在一起,回头全部带到混元宫敬献给师尊,免得再次遗失。
安国少季走进来,向霍去病汇报道:
“刘安打算绝食,不吃不喝,该当如何?”
霍去病说道:
“先不用管,等昏迷了直接往他肚子里灌汤饭便可……你先带兵前往寿春城外的山上,将上面的门客全部拿下,一个都不要放跑。”
安国少季一听就握紧了腰中的汉剑:
“全都杀了?”
霍去病摇了摇头:
“不,回头带到长安,让他们研究物理化学,改进各种技术,顺便把真正的炸药做出来……明明是一群顶级人才,偏偏研究什么丹药,真是浪费天赋。”
刘安手下网罗了一大群人才,当时就有人提出过地球是圆球状的“浑天说”,把宇宙比作鸡蛋,地球就是鸡蛋里的蛋黄。
虽然说法有偏差,但从这里也能看出,古人并不是一味的认为天圆地方。
很多人把清朝时期的无知愚昧当成了整个华夏历史的愚昧,这是非常错的,从古至今,华夏文明都大幅度领先于西方世界,只有鞑子入关后才开始走下坡路的。
就天文学来说,西汉《淮南子》上记载了浑天说,东汉张衡搞出了浑天仪,到了唐朝时,李淳风已经造出了带公转和自转的精致版浑天仪,把太阳系各星球的大小和运转轨迹都展示了出来……这些理论,比西方早了很多年。
更重要的是,提出这些理论的人,没被质疑,更没被架在木柴上活活烧死,百姓们也没当成妖怪一样避之不及……这充分证明了华夏文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霍去病在这边搜罗人才时,西汉元帝世界,一元阁的修筑进入了前期勘察阶段。
刘奭刚在朝堂上放出风声,各家就想方设法捐钱捐物,负责掌管项目资金的陈咸来者不惧,谁捐钱都接,一些家族给的不够,他甚至还讨价还价,动不动就要请卫将军说句公道话。
老甘握着混元宫的令牌,那能是公道话吗? 陈咸上蹿下跳要钱的做派,搞得当朝宰相王商都看不下去了,特意将他拽到一边问道:
“修一元阁的钱不是早就够了吗?为何还在讨要?子公说仙长最厌恶贪腐,小心做得太过分,仙长赏你一道雷!”
陈咸笑嘻嘻的说道:
“丞相此言差矣,我打算修完一元阁,再以一元仙长的名义在渭河上修一座桥,正好南山木材比较多,运一些过来便可,丞相意下如何?”
王商这下没话说了,陈咸趁热打铁的嚷嚷道:
“什么?丞相您要捐一百个金饼?在下真是难以置信,您的慷慨之举,必会被一元仙长夸奖的!”
王商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好端端的,怎么就招惹上这块狗皮膏药了呢?
本着亏不能自己一个人吃的原则,王商见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要离开,拉住他说道:
“太中大夫陈子康正在派发礼品,你赶紧去领吧,晚了就没了。”
许嘉不明就里,兴冲冲的前去找陈咸,同样“自愿”捐出了一百个金饼。
许嘉想要骗王凤,结果老王根本不上套,离的远远的……上次陈咸信誓旦旦表示有腐儒们的证据,结果到头来是一场空。
现在又说派发礼品,王凤觉得应该不是啥好事儿,远远地躲开,完美的错过了修筑一元桥的“仙缘”。
中午,陈咸前往甘延寿家报喜,刚进家门,就听到后院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他冲老甘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