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成为个体户
行,这事我处理,媳妇,赶紧做饭吧,一会我去买些水泥来。
’杨建国安抚了媳妇,心中打定主意要让傻柱付出无数倍的代价。
若是傻子有理,杨建国或许就认了,但他无理还这么嚣张,这就不是几袋水泥的问题了。
拿着手中的纸张,杨建国一脸惊喜。
个体户营业执照办下来了。
进程颇为不易,改革自南方试点起步,
京城地处北方,故需静观其变。
然而,早前申请的个体户皆获批准,
此举视为初探,参与者寥寥,被接纳者更稀。
“杨建国,你也成个体户了?”
于莉夫妇自街道办事处满面喜悦而出,
手中紧握着营业执照,从此经营有了合法之名。
料想,未办理者或将面临整顿。
“是啊,我一直做点小买卖,这下才算正规。”
“不办总觉得心里不安。”
这批执照发放后,再想申请,恐需待来年。
他们,乃是首批勇敢尝鲜之人。
“杨建国,我们的餐馆选在正阳门附近,‘八七’,有空来光顾啊!”
夫妇俩急不可耐,与杨建国简短寒暄后,便匆匆离去。
他们的餐馆,有了执照,即刻便能开门迎客。
“一定。”
杨建国回应后,便转身忙于己事,无心他顾。
近来,杨建国在随身空间寻得轻工业园区,
纺织厂、服装厂一一探明,
还发现了这些厂的库存与原料,
创业之路,由此铺展。
“吱呀”一声,
陈旧的仓库大门被杨建国推开,
空间广阔,足有千余平米,
这是他租下的场所,年租一千五,
时下物价飞涨,此景可见一斑。
两个月前,此地年租不过三四百。
仓库整洁,租用时已命人清扫。
杨建国此行,意在尝试,
这些大件,能否直接提取?
以往提取的粮食、食物,毕竟体积有限。
杨建国步入仓库,闭目,与链接之门沟通,
转瞬间,仓库内涌现出百台机械,
平缝机、双针机、圆头锁眼机、平头锁眼机等,总计十余种,
若说与时代有何不同,便是这些皆为电动,仍需人力操作。
杨建国特地在随身世界的工厂搜集了机器说明书,否则难以弄明白。
接着,他又联系电工拉线,并向电业局申请电路。
数日忙碌后,他的存款减少了一半,之前卖衣服所得的近十万元,如今仅剩五万有余。
若非机器等未花费资金,这制衣厂根本无法启动。
“马华,怎么这么晚才下班?”
万事俱备,只差招聘员工。
杨建国首先想到了马华,打算请他管理车间,而非做制衣工人。
杨建国信任马华,便直接前往其家中等待,但马华归来较晚。
“师傅,您怎么来了?”
“厂里有招待,领导没走,我就没法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