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请君入瓮(3) - 威凤赋之李世民 - momoca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22章请君入瓮(3)

裴寂一踏进大殿,便感觉到一股压抑的气氛扑面而来。他定睛一看,只见李渊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仿佛整个大殿都被他的低气压所笼罩。

裴寂原本心中有急事要禀报李渊,但此刻看到李渊的脸色,他不禁有些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才好。

正当裴寂犹豫不决的时候,李渊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叹。这声叹息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突兀,也让裴寂的心头猛地一紧。

李渊缓缓地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身边的龙椅手背上。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光滑的椅背,似乎在感受着龙椅所带来的威严与权力。

过了一会儿,李渊才开口说道:“裴监啊!你猜朕还可以坐在这龙椅上多久呢?”他的声音有些低沉,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忧虑。

裴寂闻言,急忙快步上前,躬身说道:“陛下龙体安康,自然会延绵千世万代。陛下又何出此言呢?”他的语气充满了谄媚和讨好,希望能借此缓解一下李渊的情绪。

李渊眯起眼睛,看着裴寂,缓缓说道:“二郎久典兵,为儒生所误,非复我昔日子!”他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和失望,显然是对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颇为不满。

裴寂连忙摇了摇头,说道:“二郎虽然杀气重,但却从没有半点逾矩之举,反观……”说到这里,裴寂突然停顿了下来。他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嘴,因为李渊此刻正在为儿子的事情而心烦意乱,如果他继续说下去,恐怕会让李渊更加难以承受。

老谋深算的李渊一听裴寂这样说,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警觉。他的眉头微皱,眼神犀利地盯着裴寂,似乎想要透过他的话语看穿背后隐藏的深意。

李渊沉默片刻,然后开口问道:“反观什么?”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种让人不敢轻易忽视的压迫感。

裴寂见李渊如此追问,心中不禁一紧。他犹豫了一下,但既然皇上已经开口了,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现在太子私自招募四方骁勇和长安的一批不务正业的流氓两千余人,并自行给他们批了编制。这些人直接被武装起来,变成了东宫的武装力量,分别屯驻在东宫的左右长林门,号称长林兵。”

李渊听完裴寂的话,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惊讶或愤怒。他的神情宛如一泓静水,波澜不惊,只是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他们那些小动作,终究还是难以逃过朕的法眼。然而,相较之下,二郎近来倒是显得颇为安分守己。他除了时常前往文学馆之外,便是全心全意地处理朝中诸多事务,未曾有过半分越矩之举。”

裴寂见状,稍稍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陛下,此次情况却有所不同。太子竟然暗中指使右虞侯率可达志前往燕王罗艺处,调来幽州突骑三百人,并将其安置在东宫东面诸坊之中。如此举动,陛下您觉得他究竟意欲何为呢?”

原本正闭目小憩的李渊,听到这里,猛然睁开双眼,满脸皆是震惊之色,失声喊道:“太子竟然与罗艺相互勾结?这罗艺虽然表面上归附于我大唐,但谁能保证他不会像那徐圆朗一般,只是表面上的归顺呢?”

李渊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仿佛终于下定决心般说道:“朕这三个孩子,可真是一个比一个不让人省心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恼怒。

李渊心中暗自思忖,这三个孩子虽然都是他的骨肉,但他们的野心和欲望却让他感到忧虑。他深知权力的诱惑,而这些孩子们似乎对皇位也有着不小的企图。

“朕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得想个办法,好好地收拾一下他们才行。”李渊的语气渐渐变得严厉起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在李渊的内心深处,他坚信一个原则:凡是对他的皇帝宝座构成威胁的人,无论是否是他的孩子,都绝对不能留!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越发坚定了要采取行动的决心。

东宫已经组成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这关键的时刻,李建成突然接到了李渊的紧急召见,这让他的大臣和大将们都如坐针毡,焦虑万分。

李建成匆匆赶回东宫后,便立刻传令紧急召见众人。当他踏入房间时,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而他那张刚刚被李渊责骂过的脸,此刻更是阴沉得吓人。

李建成环视一圈,面无表情地开口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王珪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太子殿下,人已经全部到齐了。”

李建成满脸怒容,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懊恼和不甘。他接着说道:“我们的计划已经被父皇发现了!现在,罗艺那三百突骑必须立刻遣返回去,绝不能再拖延片刻!否则,恐怕连我这太子之位都难以保住啊!”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无法遏制的愤怒和焦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作对。李渊的当面警告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李渊明确表示,如果李建成继续这样肆无忌惮地行事,他将会毫不犹豫地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

王珪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显然也对目前的局势感到忧心忡忡。他插话道:“秦王如今可是如日中天啊!他不仅担任尚书令,掌管着六部,而且还通过各种手段间接控制了御史台。谁不知道长孙顺德等人都是秦王的亲信,他们对秦王言听计从。如果这次我们的计划失败,那么我们下次想要调兵遣将恐怕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

魏徵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太子殿下,如今秦王的势力如日中天,羽翼渐丰。如果把那三百突骑遣回,即便您有那两千余长林兵,恐怕也未必能与之抗衡。依我之见,我们不妨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直接将秦王除掉,以免夜长梦多。”

李建成眯起双眼,紧紧地盯着魏徵,仿佛要透过他的外表看到他内心的想法。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声音中透露出无法抑制的愤恨:“魏徵,你别以为只有你想除掉秦王!他现在可是本太子心头的一根刺啊!”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真的有能力除掉秦王吗?如今齐王也将他的齐王府武装起来了,但父皇偏偏只骂我一个人,他明显就是针对我!”说到这里,李建成的怒火愈发高涨,他猛地一甩衣袖,转过身去,背对着魏徵。

然而,他知道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待情绪稍稍平复后,李建成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过身来,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的眼神变得阴狠起来,缓缓说道:“太子之位,恐怕是保不住了。但皇位,皇位目前本太子还是有把握将它拿下!”

转眼间便到了每年李渊最为厌恶的雨季。这个季节里,太极宫仿佛被一股湿漉漉的气息所笼罩,空气沉闷,湿度极高,让人感到异常不适。

对于李渊来说,这样的环境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他无法忍受在如此闷热潮湿的宫殿里生活,因此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太极宫,前往其他行宫避暑消夏。

今年也不例外,李渊早早地就决定前往仁智宫,那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绝佳的避暑胜地。

在临行前,李渊将京城的大小事务全权托付给了太子李建成。毕竟,太子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让这次避暑之行更加愉快,李渊还特意下了一道诏旨,邀请李世民和李元吉一同随驾起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能让他们在旅途中相互照应。

当李渊的马车缓缓地停在了仁智宫门前,车夫迅速跳下马车,将车门打开。李渊在侍卫的搀扶下,慢慢地从马车上走下来。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迟缓,毕竟长途跋涉让他感到有些疲惫。

与李渊同乘一辆马车的万贵妃,也紧随其后走下了马车。她身着一袭华丽的宫装,身姿婀娜,仪态万千。

李渊一下马车,便深深地吸了口气,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心情顿时愉悦起来。他伸展开双臂,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看向万贵妃,嘴角挂着微笑说道:“万娘啊,朕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啦!”

万贵妃看着李渊那孩子气的举动,不禁莞尔一笑。她温柔地回应道:“陛下,仁治宫这里冬暖夏凉,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呢。您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累了吧。二郎和元吉应该很快就到了,我们不妨先进宫里歇息,一边等待他们。”

李渊感激地握住万贵妃的手,说道:“好好,还是万娘你最体贴朕!”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万贵妃的深深依赖和喜爱。

说完,李渊在万贵妃的搀扶下,率领着一群侍从和宫女,浩浩荡荡地走进了仁治宫。宫殿的大门缓缓敞开,迎接他们的到来。

李渊在仁智宫住下已经有好几天了,这段时间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今晚,他特意召来李世民和李元吉,想要一起畅饮几杯,增进一下父子之间的感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正聊得开心,突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先是向李渊行了个礼,然后快步走到李渊身边,俯下身去,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渊原本轻松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仿佛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击中。他手中的酒杯也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酒水四溅。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世民和李元吉都吓了一跳,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和不安。然而,他们都强忍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李渊的反应,同时在心里暗自揣测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待侍卫离去后,李渊的脸色依然阴沉得可怕。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用一种异常严肃的口吻对李世民和李元吉说道:“二郎,元吉,朕今晚还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你们二人先回去吧。”

李世民和李元吉对视一眼,又各自把视线撇开。虽然心中充满了疑问,但他们都明白此事不宜多问。于是,他们连忙站起身来,向李渊行礼道:“是,父皇!”然后转身离去,留下李渊一个人在陷入了沉思。

待李世民和李元吉离开之后,侍卫便带着两个穿着平民布衣的中年男子缓缓走了进来。这两个人,一个身形魁梧、相貌粗犷,另一个则相对年轻一些,看上去颇为斯文。

“太子良将尔朱焕拜见陛下!”那名外形粗犷的男子率先向李渊行礼,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紧接着,另一名相对年轻和斯文的男子也赶忙跪地,向李渊叩头行礼道:“太子校尉乔公山拜见陛下!”

李渊面沉似水,他凝视着眼前的这两个人,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沉默片刻后,他终于开口,声音冷冽:“你们二人为何要私自运送一批铠甲去庆州?铠甲向来都是朝廷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严禁私下交易,此乃死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