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
西海岸
徐清旖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美国没有春节,所以沈翌只能请到五天的假期。除去前后要在路上耽搁的两天,他们能够待在南城的时间其实也就只有三天。
但是她想做的事情有很多。
南城新建了一座跨江大桥。长江上游支流流经南城,在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起初政府修桥招标的时候,徐清旖有一位大学同学还找到她询问相关的政策。同学叫作曾煦杰,两人当年是在一次社团活动里认识的,见面之后听说他现在在上海工作。
徐清旖问他怎么想起来要去南城。
“我们做工程的不就是到处跑?”曾煦杰笑着说:“我可还记得你就是南城人,你呢?现在在做什么?”
“在广告公司里。”
两人大学时也不算太熟,徐清旖猜测他这次来找到自己也不过就是个顺带的事,聊了几句就聊到工作,曾煦杰又感叹说:“黎江这两年发展太好了,当初毕业的时候留下来其实也不错。”
徐清旖问他:“你结婚了吗?”
曾煦杰缩了缩手指,两手交握着搭在膝盖上,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只素戒,他微微擡了擡下巴,“没。”
“分开好久了。”
“抱歉。”徐清旖说。
曾煦杰大学时候在学校里很出名,他学习的是黎江大学最知名的建筑专业,又因为他长相英俊、成绩出众,所以即使是性格不太好接近,也仍然有一大批爱慕者。徐清旖是在大三的时候听说他谈恋爱的,据说是两人一起在校外吃饭被人偶遇了,回去之后有人询问他情况,曾煦杰没有否认。
后来有一次徐清旖去他们系找一个同学,正好碰到了曾煦杰和那个女孩子一起上课。根本没有别人所讲的那么浓妆艳抹,她穿着最普通的短袖和牛仔裤,干净又利落。
不过之后他们发生了什么徐清旖就不知道了,只是在毕业的时候听室友感叹了一句,说曾煦杰陪着女朋友去了上海。
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对方也在望着窗外发呆。害怕触及了他的伤心事,徐清旖揭过话题问:“你一直负责的是桥梁建筑吗?”
曾煦杰看向她,“是。”
“听说旧金山有一座红色的金门大桥,我只在图片里见过,很漂亮。”
“金门大桥。”这对于他们这个专业的人来说十分熟悉,“一个奇迹。”
“怎么了解到这个?想出国吗?”曾煦杰问她。
徐清旖摇摇头,“随便问问。”
去宜家之前刘语潇列了一个清单,上面从台灯到舒适的软沙发总共有近二十项需要购买的家具。
递出清单的时候,刘语潇不太好意思地问:“会不会太多?”
沈翌摇了摇头,“不会。”
到了宜家以后,刘语潇作为女孩子的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应该是很喜欢复古的东西,对于美式田园风格的家具几乎没有抵抗力,甚至将列好的清单抛在脑后,自顾自地买下一大堆东西。
沈翌一边替她仔细核对着是否有买到清单上的必需品,一边偶尔开口提醒她:“你刚订过一张化妆桌。”
刘语潇于是开始认真考虑究竟是手边这张绿色的、自带化妆镜的桌子,还是几分钟前那张白色点缀着粉色碎花,但是需要另外再订化妆镜的桌子,到底哪一种才更合适她卧室的风格。
沈翌不算学过美术,但阅读过大量的色彩书让他的审美水平很高。于是他适时再次提醒刘语潇:“你的卧室绿色太多了。”
刘语潇买了白色的化妆桌。
有时候沈翌也会由着她买,比如当她站在一套餐具前走不动路,沈翌便会说:“你可以买两套回去,换餐具就当是换心情,这样会很有用。”
等到刘语潇用银行卡结完账,正在用笔抄写货号的时候,沈翌看见隔壁是一家kfc,他走过去问刘语潇想不想在这边吃晚饭。
刘语潇摇摇头说想要去中国超市,看看有没有可以直接加热的便当,因为她无法控制地想家。
沈翌点点头,等她出来以后和她并肩走在街头。刘语潇将所有的东西都办理了送上门的业务,此时两人轻松得过分,于是她问沈翌:“美国没有春节的话,我是不是不能回家。”
“你们会有假期。”沈翌说:“如果你想家,可以回去。”
“那你怎么没回去?万师傅说你这两年从来没有回过国。”
“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很难回去。”沈翌停下脚步,最近旧金山的夜晚已经开始降温,所以他过来找她的时候换了一件白色的衬衫,刚从宜家出来还有些热,袖口被轻轻挽在手肘处。
他的身后是被流霞渲染的粉色的天空,路灯沿着海岸线分散得很远,海风将他额前的短发吹得微微上扬,后来很多年刘语潇都没有忘记这一幕,年轻的男人喊她的名字,他说:“语潇。”
“今年春节我会回国。”沈翌把手里的饮料扔进垃圾桶,远处有海鸥盘旋在海面上。
海水拍打着礁石,清澈的水声引得他出神,沈翌甚至忘了告诉刘语潇一个人注意安全。
“好。”然后她问:“什么时候回来?”
“回去几天。”
刘语潇抿着嘴笑,脸颊处有两个酒窝,她点点头说:“好。”
美国的新年是圣诞,基地给他们放了三天假,于是白思园他们计划着一趟自驾旅行。
沈翌去年在这边拿到了驾照,但是他不太想庆祝这个节日,对于他们的目的地洛杉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没有加入他们,准备一个人待在宿舍睡觉和学习新课程。
前几天他刚了解到mcm(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即将在下个月举行,因此他还特意去询问了教授他现在是否能够参加。史密斯教授告诉他,现在他们是作为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所以是有资格参加这项赛事的。
于是沈翌利用基地内的电脑,在网络上发布了征集队友的消息,最后和同在旧金山的另外两名大学生一起,组成了一支队伍提交了报名表。
他们在基地旁边找了一套短租房,购买了大量的咖啡和快餐食品以后,在这里几乎是不眠不休了整整四天,最后才在截止的日期提交了模型和论文。
他和两名队友在深夜大松一口气,情绪激动地穿着拖鞋就跑去了外面的街道。那时候已经是深夜,外面的街道上没有几个人。
沈翌和那两位朋友(一位是来自纽约的joseph,另一位是来美留学的俄罗斯人david),他们在24小时便利店买了几罐啤酒,然后开着joseph那辆老旧的福特来到海岸边,坐在沙滩上碰了碰易拉罐再灌下一大口。
两年前的沈翌还会在黎江市的饭局上推脱说“我不喝酒”,现在的他却在凌晨四点的旧金山和两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碰杯,意识不清醒的时候还对他们说:“在中国的酒桌上,比年纪比你大的人杯口更高是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