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466:朝游北海暮苍梧,一夕合道 - 末法天地长生仙 - 徍男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370章466:朝游北海暮苍梧,一夕合道

转瞬,三十载光阴如白驹过隙。

自赵无羁与四位道侣分别之后选择闭关修炼,如今已是四十五载寒暑交替。

而今距离他在上古剑域内突破化神圆满之境,亦是已过去了整整三十个春秋。

自从当年在九叶剑草前悟道受挫之后,他便长驻在远古仙庭内潜修。

这三十年间,每逢仙庭的合道仙君开坛讲道,总能见到他的身影端坐云台听道。

更难得是期间还等来了紫薇、中天二位仙王先后降下法旨,宣讲大道,使得他道韵愈发圆融通透,终是窥见了合道门坎的玄机。

所谓合道,便是需将毕生所悟诸般大道真意熔于一炉。

如同百川归海,再择一道基为根,将自身大道寄托其上。

恰似金霖子等上古大能,当年便是参透建木道韵,以那通天彻地的神木为基,方得合道。

然而,自建木倾塌,这些大能便如无根浮萍,道基崩毁之时,修为境界跌落,能苟活已是万幸。

而除了建木这等通天之物。

亦有修士将本命法宝炼作道基,或择名山大川寄托大道。

更有甚者,寻一些得天独厚的天材地宝熔铸根基,有的甚至能从中领悟出独特的道法神通。

然而万物有盈亏,道基愈强,反噬愈烈

赵无羁这三十载悟道下来,已然明悟。

所择道基越是宏大强横,合道后的法力便如渊如海,道基亦似是太古神山般巍峨难撼。

但天道至公,欲承其重,必历其劫。

那些妄想以周天星辰或者整个天地为基者,多半落得个道崩魂散。

意图熔炼九幽为根之人,更是往往反噬己身。

“合道,要脚踏实地,不可胡来妄想,否则便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赵无羁眸光微闪。

截道真意在他眉心道印内流转,却在此刻陷入了长久的思考和疑问。

究竟该以何物作为道基?

是蕴含阴阳造化的至宝九阴九阳珠?还是那镇压九州气运的大禹九鼎?还是

沉思间,他再度陷入玄妙悟境。

这已非寻常悟道,而是一场叩问本心的问道之旅。

问道于心,究竟要如何奠定道基!

夜里,他便在仙庭巡天阁的云霞洞府中打坐参玄,每每吐纳间便有仙庭古韵化作氤氲紫气,顺着三花聚顶的轨迹流转不息。

白日里却化作闲云野鹤,御着剑光在远古玄妙地穿梭。

时而踏碎九霄罡风探访仙友洞府,时而循着《黄庭经》记载的灵脉踪迹,独自行走在那些早已湮灭在岁月长河中的洞天福地。

青衫猎猎间,竟是在这虚实交织的天地里,走出了几分‘朝游北海暮苍梧’的逍遥意境,以行道而问道。

某一日,他御剑降落在北冥冰川,忽见万载玄冰中封着一截断裂的蟠龙玉柱。

轻触那玉柱的刹那,幽蓝冰晶里骤然浮现鲛人拜月之景。

却见三千水族在浪涌中叩首,鳞甲泛光,仿佛穿透了远古时光的吟唱声在他识海掀起惊涛。

恍惚间似有龙女捧着避水珠从浪花中走出,对着他娇羞地盈盈一拜,转瞬又化作泡沫消散。

行至冰川与火山交界处,他又偶见一位赤发老叟盘坐岩浆。

那老者以地心熔岩为鼎,七情六欲作柴薪,炼出的琉璃火种映得百里云霞皆成心镜。

看到他的身影,老者大笑着将火种抛来:“小友且看这道心劫火!”

那琉璃焰掠过他眼前的刹那,识海之中,万千心魔幻象竟是如雪遇烈阳,唯余一缕澄明道韵缠绕识海之中。

令赵无羁清楚,这是遇到了仙缘。

而最令人称奇的却是远古昆仑墟云海之遇。

那日,他正参悟得自黄裳的《万寿道藏》,忽闻云中竟有铁马铮鸣,自九霄传来。

抬首便看到一座倒悬的白玉仙殿在云涛中沉浮,竟是随着云海而移动,恍如一座灵舟。

仙殿外,有青衣客骑龙掠过,袖间洒落的纸鹤甫化白鹤,转瞬又舒展开来,化为两部书籍。

鹤唳声中,那《连山》《归藏》两部书籍如纸鹤飞向他,其中谶言如星河垂落。

那青衣修士朗笑道:“山野之地,竟遭逢巡天仙吏,这些许推演之术,权当结个善缘。”

赵无羁知晓是遭遇了昆仑山中的世外高人,当即拜谢,掐诀截取对方的一缕气机。

同时观那《连山》、《归藏》二书悟道。

如此这般游历中,壶天秘境里已过七载寒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