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长兴大捷
下半夜,林冲等人已埋伏在长兴城下树丛里,距武卫军营帐不过里许。时迁已潜入城中报知燕青,林冲等轻骑远来,此刻正下马披挂,拴束衣甲。
他叫过方杰,“你和成月生他们几个潜至营寨边,清除沿路障碍并巡夜兵卒,尽量不要惊动大军。到得寨边时,举火为号,俺这边就踏营而入!”
方杰浑身热血澎湃,脸上却是一片平静,“师父放心,徒儿绝不误事!”
林冲见他眼热声平,满意地点头,“去吧!”
方杰、成月生率十数人,轻装短刃,蹑手蹑脚摸向武卫军大寨。此时月朗星稀,天色幽寂,方杰却在夜里瞧得分明。他一一捡起洒在路上的铁蒺藜,成月生指挥人搬开鹿角,一路无事地摸到了营寨旁,却连个巡夜兵卒都没遇上。
成月生轻淬一口,“都让老子摸到家门口了,连个巡夜守卫的都见不着一个,这武卫军合败!”
方杰轻喝道:“收声!做事要紧!”他们几个将绳索套上寨栅,合力一扯!几番叫力,将两三排寨栅扯倒!随即,掏出火折子点燃火把,冲进营内,见物就烧。几个听到动静赶来的警戒兵卒,被他们用弩箭纷纷射倒。
武卫军营内渐起哗然,而不远处却响起了震天动地的马蹄声。有老卒从蹄声中分辨出这分明是重骑冲阵时才有的动静,天爷!这究竟是哪支强军劲旅寻上门来了?
纷乱中,林冲率百余骑直直冲入营寨,声若巨雷,“林冲在此,唐折快快受死!”
*
清晨,冬日升起,田野里笼罩的薄雾仍未散尽。耳鼻所闻的尽是伤残士卒的呻吟和物料过火后的焦糊味。方杰行走在凌乱不堪的营地中,心下不胜唏嘘。
唐折所辖武卫军的命运,从林冲踏营而入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百余骑训练有素、全不畏死的虎狼之师,对上一群军纪散漫、毫无准备的疲敝之旅,纵然人数上相差悬殊,胜负仍是毫无悬念的。
令方杰吃惊的是,四千余人的庞大队伍在林冲率领的重骑面前,犹如纸糊的一般,仅仅一个来回冲阵,引起的溃散就已不可挽回。衣不蔽体的士卒狼奔豚突,连铠甲都无暇披挂,更遑论布阵对敌了。缺少主将和军官指挥的他们,比一盘散沙都不如,至少散沙不会自相践踏、自相残杀。
拦在林冲他们冲锋的道路上的士卒们,不是被长枪、马槊戳翻,就是被战马踏倒,剩下的无头苍蝇般一哄而散,黑暗中歇斯底里地向挡住去路的袍泽挥舞兵刃,只求尽快逃离这群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杀神。武卫军自身溃败、自相践踏引起的伤亡,远超林冲重骑冲阵造成的杀伤。
唐折几乎是第一时间逃离战场的,刚刚入睡的他,才出得大帐,尚未来得及上马发号施令,林冲已率人旋风般冲到眼前。
只一合,数名迎上去的亲卫,尽被林冲长枪挥舞击落马下!余下几个慌忙拉着唐折去向黑暗处躲避。
唐折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唐折受死!”的余音振鸣声。手下的亲卫们牵扯着犹如行尸走肉般的他,跌跌撞撞地寻路突围。黑暗里只听得沉重的马蹄声由近及远,又由远至近,当中夹杂着虎啸雷鸣般的大吼“林冲在此,唐折受死!”。
武卫军军心全无,斗志涣散,登时被冲了个卷堂大散。
唐折高一脚低一脚地被簇拥着奔出一里多地时,方才如梦初醒。他挣扎着转身怒吼道:“让俺回去!俺要和林冲狗贼一决生死!”。
左右死死拉住,“将主,使不得!大营已被冲散了,敌人正不知有多少,大人,你看!”
唐折凝目远看,长兴城方向正源源不断的涌出手执火把的队伍,像是一条巨蟒,将武卫军大营搅得七零八散。左右仍不住地苦劝:“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此地留不得了!”
唐折定了定神,“向燕子庄方向去,和唐让会合,他那里还有一千军,足可自保。”
一个幕僚劝道:“敌军这场夜袭,里外夹击,足见处心积虑已久。去往唐让将军处岂会没有埋伏?我等地形生疏,若再遇敌,只有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只有奔回来路,会合旧营军将才最稳妥,请将主深思!”
唐折为将许久,并非全无决断之人。他咬了咬牙,恨声道:“林冲、燕青!好,好,好!俺们走!”
天色大明时,燕青正使人在武卫军残破的大营里收拾未被损坏的车仗、粮草、骡马等军需物品,林冲率众骑军将武卫军残兵驱散赶远后,也领军回营。两人相见后,各述别后详情。
燕青沉吟道:“宋江引人偷袭庄子不成,现今去了哪里,林大哥可打听出来了么?”
林冲摇头,“他们人数不多,人又机警,俺派去的探子未能捉得他们影迹。依俺看,他们定是乘几艘小船沿水路遁去了。庄子上的人已全部撤出了,大娘子她们安身的岛上,俺已使人特意关照过,须加强戒备,派船日日在湖上巡视,不可放一人片舟上岛。”
正说话间,知县李文亮领着谷风、邓捷等人,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
“燕大人好生威武!大人面前,这武卫军犹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长兴县幸好有燕大人在,百姓总算是有救了,李某感激不尽!”说着,深深拜下身去。
方杰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当地的县太爷,年近四十,白面短须,团团的圆脸上一派和气,见他胖胖的身躯努力地弯折起来,不禁替他吃力。
燕青急忙将李文亮扶起,“李大人说哪里话来,这全赖大人爱民如子,调度有方,燕青才敢仗着人和行险一击。如今这武卫军虽然退去,俺已探得武襄军、武翼军也在周遭不远处,他们也都已背叛朝廷了。”
李文亮大惊,呼吸立时粗重起来,“那怎生是好?这伙奸贼平日里深受国恩,俺们百姓竭力供养着,想不到竟一朝投敌!俺大宋直如此苦!”
方杰瞧他眼眶已红,声音颤抖,也不禁动容,想不到这个白白胖胖,仿佛贪官代言人的县太爷,竟是个体恤爱民的好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燕青等也知李县令为人清正,只是优柔寡断,稍显无用了些,要不然也不至守着一城百姓不降、不走。只是现今形势危急,宋江已将武卫军引向长兴县来,摆明了是和燕青等对上了,不死不休!
杀退了武卫军,他必定引着其他几路降军杀来,说不定,还会有女真的兵马。这长兴城决计是守不住的。
燕青将其中利害关系一一说与李知县听了,谷风也在旁劝道:“燕大人言之有理,请大人详察。”
燕青正色道:“不瞒大人说,小可这个昔日的结义大哥,为人阴狠,如今仗着金人强势,绝不肯与俺干休。大人若不尽早遣散百姓,各逃生命。待他卷土重来之日,便是百姓涂炭之时,大人忍心如此?这太湖沿岸的船只俺已收的七七八八,尽可将粮食、百姓安置在湖中岛上或山林险要处。此为坚壁清野之计,军马到此得不到供给,定留不住。金兵在江南也必不会久驻,待他兵退,大人再领百姓回来未迟。”
方杰听了暗暗点头,自己是身在后世才学到的历史知识,等于是开了个挂。可燕青在这个交通不便、音讯隔绝的乱世里,竟然也将天下大势了解得大致不差,以他信息的收集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绝对可称得上当世之雄。
李文亮本是个书生,不谙军事,经过了这次守城攻防战,方才知晓了些争战的凶险,也明白了,若不是燕青伸手搭救,凭他手下那些乡勇、捕快,是绝不可能守住长兴城的。
他并不是个不晓事理的人,知事不可为,只得从权。李文亮向燕青拱手,笑容勉强,“下官明白了,这迁移百姓、坚壁清野之事俺立即差人去办,还得请燕大人多多相助。让百姓受流离之苦,文亮实在是愧对朝廷啊”
燕青郑重还礼,“李大人清正爱民,燕青向来钦佩,这坚壁清野之计确实伤民,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燕青情愿散尽家财,助百姓避过这场灾祸,请大人放心。”
李文亮感动不已,连连称谢,谷风、邓捷等也一齐向燕青躬身拜谢。
正说话间,探子飞马报来:“报知庄主!宋江领着武卫军占了燕子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