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万人敌0军辟易 - 水浒后传之乱世英豪 - 三声社小生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万人敌0军辟易

(公道自在人心——书里出现了两个奇怪的名字,一个暗褒一个明贬,没错,我写的就是他们。一个在我心中是个真正的英雄,尽管他确实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在现实的压力下也很不爷们地认了怂,但他内心善良的光茫是无论如何都遮挡不住的。在书中的他也是个普通人(当然,职务我给他升了升。学医的都是高材生,在古代博个功名不算过分吧),有普通人的软弱,普通人的恐惧,但大是大非上立得住,是个好人。我还没有想好,他的结局是以悲剧结尾还是以喜剧收场。我并没有说出他的名字,是因为我不确定会不会有麻烦。现在这世道,即使你真心夸一个人、一件事,只要姿势不对,都会被人骂,我还是省省吧,幸好这个名字普通,古今咸宜,哈哈。

另一个就不说了,纯粹的小人,写出来就是为了领盒饭的。

感谢又一个土豪君“乔23333一点一点思念”的3张推荐票,名字好长啊。还有所有给我投票的朋友,你们真是有品位的人。让我看看,这周能不能冲到一百!)

*

当日傍晚,长兴县城头,县令李文亮与燕青、县尉谷风一齐远望城外黑压压的军队,面如土色,豆大的油汗不停从脸上滑落。左手边的谷风脸色稍好些,只觉口干舌燥,不停地咽着唾沫。右手边的燕青面色如常,脸上犹带笑意。

“燕大人啊,”李文亮是知道燕青官职的,他颤抖着伸手指着城下的部队,“这怕不是有一万多人马?你不是说来敌绝不会很多的吗?”

身旁的谷风微微撇嘴,腹诽道:“他娘的,老子当初说要走时,是你硬说要守土安民,如今却说这话!”燕青微笑道:“大人不谙军事,因此错估了人数。依俺看,这支军马不过三千,况远道而来,又没什么攻城器具,我方守城军兵足有两千,不怕的。”

“可…可他们是真正的军队啊,城中只有…”李文亮有些说不下去了,长兴县城约有两万人口,听说金兵要来,逃了约有一半。如今城里除了燕青带来的七百武装家丁,只有两百来乡兵和巡捕,马军自然是没有的,就连铠甲也是十中无一,弓箭也是少得可怜。而对手则是原大宋正规的厢军~武卫军。

宋朝时,将兵马分成三个等级:最精锐的自然是禁军;其次是驻扎地方的厢军;再次就是地方上从乡民中自行招募的乡兵/土兵,都算是朝廷的军队(例如燕青就宣称自己带来的庄丁是护卫漕运的乡兵)。乡兵和巡捕仅仅是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战力与禁军、厢军不可同日而语,至于临时抓壮丁,充当民夫、搬运土石的百姓更是不可能形成战力。

李文亮原是河东人氏,金军南下时举家逃过江南来,他曾中过举人,朝廷恩恤北方士子,就让他做了长兴县的县令。江南原有的宗族势力盘根错节,根本不把他这近乎难民的县令放在眼里,他也不是什么手段厉害之人,平日里也没少受顶头上司和同僚的挤兑,手下衙吏们也多有不听从他的。这次金兵南下,沿途不少府尹、节度使弃城而走,甚至直接投降。他是从北地逃出来的,深知百姓被女真人掳掠之苦,所以力排众议,在燕青的帮助下,一面坚壁清野、疏散百姓,一面加强城防,据城死守,倒让燕青刮目相看。

谷风原是禁军中一个小虞侯,回归乡里后谋了县尉这个差事,多少算是见过世面。他见燕青带来的乡兵人人披甲,刀枪锋利,弓弩手箭矢充足,还有百余骑马军,配备齐了马槊、骑盾、短矛等马战利器,更兼号令严明,个个孔武有力。这等精锐之卒,怕是禁军都比不过,这李县令倒是找了个好靠山!

城下的军队慢慢逼了上来,弓箭手躲在橹车厚厚的木板后面,把车推到护城河边,向着城头放箭。后头的士卒头顶盾牌,将一包包沙土投入护城河里。不把这壕堑填平,后头的云梯、钩索、撞木就无法使用。城上也稀稀拉拉地射下几阵箭来,偶尔射中几个遮护不及的倒霉蛋,乡勇们也顶着木板、盾牌,将擂木、大石堆在女墙边。双方都是例行公事,等着真正短兵相接的时刻。

武卫军马军都头宋哲正领着一都骑兵(百人)向燕子庄疾驰,身后四五里处,是武卫军左营统制唐让率领的一千步军紧跟着。唐让是武卫军都指挥使唐折的胞弟,这次的美差正是宋江送给哥哥的一份大礼。江湖上,人人都知道燕青富豪,是江南一等一的大财主,庄中金帛粮米无数。宋江只说要替大金扫除奸逆,请武卫军拿获燕青及其家人,庄中财物一概不取,任由武卫军处置。

眼看着燕子庄隐约可见,宋哲心头火热。他是马军,兼领着前哨和斥候,到时候第一个攻进庄内,还不是予取予求,谅燕青一个土豪,怎挡得堂堂正军?快马加鞭转过一个路口,宋哲瞳孔猛然紧缩,前方大道中,一排黑甲骑士正静静列队等着他们,带着满满的恶意。

宋朝马政疲敝,所需的军马都从西夏、大辽、大理购得,自家产马不堪大用,只能充作驮马、挽马。武卫军骑兵的马,大多是从大理购得的滇马,体小肌健,耐力不错,可用来冲锋陷阵明显不足。再加上南方人中少有骑术好的,所以军士们都着轻甲,执短刃,连配弓箭的都没几个。

可反观对方骑士,连人带马都披着乌黑锃亮的铁甲,手里拿的不是大枪就是马槊,这一套装备怕不是有一百来斤,若换了自家的马,恐怕跑都跑不起来。宋哲不由自主地勒住马,后头的骑军不明就里撞了上来,惊呼声中,甚至有人落马,整支队列顿时乱作一团。

林冲无声冷笑,这等军马能做甚用?他放下头盔下的铁面罩,平端长枪,一马当先驰出!身后二十骑列成箭矢冲锋阵型,随他一起冲杀。蹄声如雷,铁甲似云,枪刃胜雪!不过二十来骑,倒冲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宋哲脸色煞白,大呼:“列阵!列阵!”当兵的本能告诉他,此刻只有仗着己方人数优势反冲锋,将对方包围住混战,才有一线胜机。可连他在内,军士们神为之夺,谁去当先挡在对方冲锋路径上,就是个死!

对方骑士来得好快,转眼间就逼近至五十步,宋哲似乎能看到领头骑士面罩后冷酷的眼眸。

“啊~!”宋哲狂喊出声,抽出佩刀,带着数名亲卫迎上前去!避无可避,只有闯过这一关才有活路,若是返身逃跑,只会死得更惨。见主将出阵,武卫军骑兵们士气稍振,纷纷骤马向前冲去,挥舞着手中兵器,口里发出不明意义的嘶喊,似乎想将心中恐惧减轻几分。

林冲人马合一,速度不减。所持长枪枪身黝黑,全为精铁打制,重达五十斤。枪长一丈,鹅卵粗细,枪头约二尺,呈四棱尖锥,破甲如穿纸,正是林冲驰名天下的利器——龙筋点钢枪!

林冲将枪把挟在腋下,单手持枪稳如泰山,枪头红缨随马身起伏而颤动,宛若活物。

近了!更近了!宋哲狂喊一声,尽全力挥刀,劈向林冲枪杆。“铮!”的一声,虎口绽开,长刀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宋哲只见红缨遮面,脑中一疼,继而沉入无尽的黑暗。

林冲收枪,枪式再展,抖出三朵枪花。面前三骑均面门中枪,哼都不哼一声直坠下马来。林冲冲进敌阵,长枪犹如一条活龙,飞舞盘扬间,敌军甲破肢残,无人能撄其锋!单骑过处,身后尽是血肉狼藉!武卫军被他被他杀得胆寒,欲待调转马头逃生,却被后军挡住,乱哄哄挤作一处。

跟在林冲身后的重骑全是林冲的心腹手下。见敌军全无战心,更是全力催动坐骑,撞进敌人阵中!他们没有林冲那般武艺,手中长兵器戳中敌人后即弃之不用,抽出马刀、铁锏、钉锤挥砍乱砸。

林冲他们的战马都是从蓟北之地高价买来,身高力健。披覆重甲后,一个个如铁浮屠相仿。此刻高速冲阵,像铁锤砸核桃般,将武卫军骑兵砸个粉碎,马嘶人喊乱作一团。林冲等穿阵而过,无一受损,对方却有半数尽都落马。剩下的骑兵头也不敢回,全力催马逃向远处,离这修罗场越远越好。

逃不过一箭之地,领头的只叫声苦,当道拦着的,又是数排全装贯甲,手持盾牌、长枪的步卒。轻骑遇上结阵的重步兵,硬撞上去只能是送死,正踌躇间,只听得道旁树丛里一声“放!”接着,便是一阵弩箭破空之声。场中“扑哧、扑哧”箭矢入肉声、惨呼声、“噗通、噗通”堕马声、马嘶声响成一片。

林冲他们又兜转马头,返杀回来,方杰随着步卒们也逼了上来。机灵点的,见两头不是路,早滚鞍下马,跪倒在地“俺们愿降!好汉们饶命!”余下的众人有样学样,扔了兵器,跪倒路旁,再晚一步,刀枪可不长眼!

不远处,唐让亲眼看着手下的马军一个回合就被屠戮殆尽,手脚冰凉如坠冰窖。他不是没有经历过战场厮杀,可对方这般如砍瓜切菜般的凌厉手段,只存在于他心中最最深处的梦魇里。恐惧如一只大手,紧紧攫住他的心脏。“这姓宋的贼杀才!分明是让我等送死,来替他探这燕子庄的底细!待俺回去见了哥哥,定要这厮好看!”

林冲见后军停步不前,叫手下收拢能用的战马,夺了武卫军士兵们的武器,叫他们尽数滚蛋,这等无用之人,留他作甚。林冲反手持枪,单枪匹马缓步迎向唐让,将敌人千余人马视若无物。

离大军约百步,林冲勒住马,扬声道:“尔等身为大宋军兵,不思护国安民,反倒甘为走狗,祸害同胞!你们的良心,都让狗吃了不成!”林冲内劲鼓动,声音如黄钟大吕荡漾开去,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条通往燕子庄的官道可供四马并驰,由条状的青石铺就,比一般的驿道规格阔了一倍有余!燕青为了货物运输方便,特意造了这条长约十里的道路,不知多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这官道一边临河,一边是丘陵树丛。江南水网纵横、丘陵交错,本不适合大军摆开作战,此地此刻成了最好的战场。

武卫军迅速列成阵势,uU看书前排重盾,背后两排长枪手,再后排是几排弓箭手,身遭再环围着十余骑全身披甲的亲卫,唐让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他也在马上高声喊道:“宋君无道,大金代天讨之!我等正是顺天应时,让百姓免遭涂炭!尔等不知天命,妄想螳臂当车,只能是粉身碎骨!识相的,快快下马投降,俺在将军面前保你做个军官,同享富贵!”

“放屁!女真人禽兽暴行,谁人不恨?身为军人,沙场捐躯正是本分。你这厮,不敢杀敌报国,倒来祸害自家百姓!”林冲扬枪遥指唐让,“汉贼不两立,燕子庄誓与女真不共戴天!你若执意为虎作伥,先吃俺一枪再说!”

背后马蹄响处,手下的重骑跟了上来,方杰也夹在其中,他骑术虽然不精,但所骑的战马是久经驯熟的老马,再有马术精强的骑兵在旁护着,不致有什么大碍。真要骑战打起来,也有人会先护他离开。众人都知道他是林冲弟子,自然是先要保他周全。

唐让脸上阵红阵白,举手欲令全军出击,可微微颤抖的手迟迟不敢挥下。步兵遇上骑兵,自然是长枪大盾结阵以待,配以弓箭辅助才是正解。可对方只有区区二十余骑,硬是挡住了自己近千人,自家若还不敢应战,这兵就没法带了。可自家的兵卒真能挡住这些重骑么?

瞧对方骑兵,一个个全副铁甲,包得跟铁罐子似的,箭矢能对他们有用么?驮着这么重的人、甲,战马仍精神昂扬,铁蹄不断刨地,砸出一声声钝响,仿佛死神的重鼓,直敲在己方军士心头。直娘贼,这燕青怎生练出这等雄骏重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