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其实,我想做个好人
武松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放在当今政治正确的语境下,他就是个冷酷无情的杀人凶手,可说到底,铁石心肠才是他最真实的底色。
武松不是农民,他和哥哥住在清河县,没听说他靠什么谋生,但他识字,至少读过几年私塾(他曾在墙上题过字),已经胜过当时大多数老百姓,应该是武大辛苦供他读书的。
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哥哥抚养大。武大生性懦弱,又是个半残废,兄弟俩在底层挣扎过活,没少捱过苦。以至于武松成年后,“常和人相打”,连累武大要“随衙听候”,最后因为打了一个衙门里的人,不得不跑路。这说明当时的武松要么还没有练成真正高强的本领,要么心智还不成熟,否则早已称霸一方,不会如此狼狈。
他在外游荡了一年有余,来到了柴进庄上。这一年多武松究竟有什么际遇不得而知,但他脾性不改,性气刚,寄人篱下还看不得别人脸色,时常要打人。掩藏在他极度自尊外表下的,是一颗极度自卑的心。身为官二代的柴进不理解,但久经江湖的宋江一看就懂了。他只是借花献佛,做了点顺手人情,就牢牢拢住了武松的心,心悦诚服地拜他作义兄(柴进哭晕在厕所:我可是养了他一年,一年啊)。武松不是个特立独行,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侠客,他做梦都想挤进主流社会,成为社会中坚,宋江宋押司就是他的人生榜样。
接下来的景阳冈打虎,是武松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他成了打虎英雄,做了阳谷县的都头(县公安局刑警队长,你掂量掂量),重逢着哥哥,还有了个美丽的嫂嫂,真是生活、事业双丰收。金莲生性风流不假,可能干持家也是真的。
武松这个都头做得极为尽职,每天准时上班,但有所派、无不应从。如果大宋有优秀公务员评选,武松肯定榜上有名。虽说嫂嫂有些不安分,但武松自己立得正,他威名在外,又有官职,寻常人哪敢撩拨他家。到时候再娶个娘子过门,一家人团团圆圆、美美满满,简直就是小镇无业青年逆袭的最好样本。
可天不随人愿,如果说林冲是直接被权贵所迫,武松就是间接地让资本给害了。千不该万不该,他的嫂嫂被本县的大财主西门庆大官人给看上了,俩人要做长久的夫妻,也明知道武松不会放过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除掉了武大郎。这下没了人证,一个无根无凭的都头又能怎样,你拳头再硬,还能硬过银子?
血亲复仇为现代社会所不容,但道义上再正确不过,这也是武松所作所为中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部分。
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后,毅然跑去自首。一方面是敢作敢当,另一方面他也并不想站到社会对立面,落草做强盗。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不会判死罪,这点从他细心收罗人证、物证,设局取得口供后在灵前杀嫂可以看出来,一件件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他还是想着要混进体制里,等吃过几年官司后,自己名声有了,资历有了,再爬上来并不难。
有人说武松专好打抱不平,救危扶难。可翻遍全书,真的很难得出这个结论。就说醉打蒋门神这一段吧,通过牢营里的犯人之口,孟州牢管营是个极为恐怖的所在,无钱无势的犯人只能任人宰割,是个典型的草菅人命的黑狱,身为直接长官的管营和他儿子施恩绝非良善。真正的大侠见了,理应大喝一声:“恶贼,吃俺一拳!”可武松是怎么做的呢?“如何敢受小管营之礼,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武松也替你去干!”呵呵。
武松可绝不是个粗莽的汉子,相反,他极会来事。他太想重返他心目中的上流社会,与官人结交,成为社会中坚。所以张都监笼络他时,他毫无戒心,一头扎了进去。醉打蒋门神就是个投名状,他深知自己最大的资本就是一副铁拳,不打蒋门神,也会打王门神、张门神的,就看哪个主子需要了。
可官场倾轧,岂是他一个底层青年所能明白的,他既已站了队,就只能身不由己成为炮灰了。其实,张都监还是不了解他。已经花了那么多心思了,武松早已对他死心塌地,如果张都监找个机会对武松说:“我说小武啊,当初你和蒋忠的事那都是误会。大家坐下喝杯酒就是自己人了,你叫施恩把快活林让出来,大家一起发财嘛,哈哈哈!”武松多半是肯的,都是黑社会,谁干不是干?
可张都监懒得这么想,一个蝼蚁,抹杀掉就抹杀掉了,用得着再花心思收为己用么?当发现法律的铁拳还不能置武松于死地时,干脆就直接布置黑社会灭口。他这样赶尽杀绝,彻底断绝了一个小镇青年所有的上升通道,甚至连退而求其次的安稳过活都不可能,也同样葬送了自己一家老小的生机。
武松在飞云浦杀了四个暗算他的公人、杀手后,他“提着朴刀,踌躇了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那一刻,武松心里是怎样的一个天人交战、人兽拼杀。为什么?为什么如此对我?!我只不过想成为你们那样的人,不!我甚至只想成为你们的狗,为什么不行?!
换了林冲,杀了陆谦几个后,对于杀高俅、高衙内,顶多是想想而已。而武松不一样,底层拼搏上来的人更有血性,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兽性。总之,武松返回都监府,不分男女老幼,一口气连杀十五人,最后,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在墙上题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喂,你们别搞错了,是打虎的那个武松,不是其他同名同姓的!这是典型的反社会型做法,这世间既以痛吻我,我则报之以刀,一个小镇青年力求上进的故事彻底终结。
再后来,武松还是混进了体制里,那是个地下世界的体制。在那里,武松如鱼得水,得了个天伤星的称号,但也没有更多的个人事迹可以夸耀。也是,在哪儿混体制不是混,随大流吧。
跟鲁智深一样,武松也不算什么出家人,“平生不修善果,专爱杀人放火”,但鲁智深有慧根,终得解脱,武松断臂后,终于断了对功名利禄的向往,作了个清闲道人。书中说他八十而终,当他弥留之际,他心中也许会想:什么打虎英雄,什么天罡下凡,其实,我只想做个好人。
在这本书里,我把他的性格美化了一下,但这份酷劲儿我想尽可能保留下来,希望你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