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上个课,至于嘛?
一只硕大的手掌,瞬间将其脖颈掐住,再下一刻,这能让天地破晓的异兽:七彩凤鸣鸟,便成了人家的锅中之物。
“吵,吵,吵,这不是逼着俺,炖了你嘛!”
老夫子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对着旁边的一物,模糊的嘟囔着:“你看你,都饿瘦了,平常一定没有好好吃饭,来,这大鸟腿,为师就给你啦。”
一张书桌,一尊青铜炊鼎,一名老夫子,以及一只蹲坐在椅上,看着眼前大鸟腿,却一直面带微笑的白狐。
………
“老师一向邋遢,却喜洁净;老师一向放荡,却并不喜放荡之人;老师一向视礼法为无物,却对遵纪守礼的孩子,另眼相看;老师……”
一大清早,公孙羊便早早叫醒了顾墨,一边便领着他前往“学堂”,一边在路上喋喋不休。
公孙羊这似乎是在向顾墨,讲述着一些老夫子的喜好,可其实他却是在遮掩其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上个课,至于嘛?”顾墨有些无法理解。
虽然无法理解,可情绪是会传染的。
这般状态的公孙羊,搞的最后连顾墨都有些许紧张了。
穿过万亩桃林,来到最初公孙羊带他来过的那处竹居,桃夭师姐一身粉衣,已然在门口等候多时了。
桃夭眨着一双诱惑的桃花眼眸,在顾墨与公孙羊的身上,缓缓打量了一番,见并无错处便面带微笑道:“倒是得体,快进去吧。”
一声得体,让公孙羊不由松了口气。
儒宫对于弟子的衣着,是有规定的,其为:“逢掖之衣”、“章甫之冠”。
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之衣也,所谓逢掖之衣,便是古代读书人所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儒衫,而逢掖之士就是对古代读书人的一种代称。
章甫,《论语儒行》亦解释为“章父”,是古代殷人的一种帽子,《庄子逍遥游》提到“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髪文身,无所用之”。“逢掖之衣”和“章甫之冠”加在一起就组成了“逢掖章甫”,这也是古代形容儒生穿着的代词。
而今日,顾墨与公孙羊,二者可谓皆是着重打扮了一番。
公孙羊头戴章甫之冠,一身青衣儒衫,儒衫上没有繁复的纹饰,唯有淡淡的竹叶图案,随风轻轻摇曳,透出一股超然物外、清新脱俗的意境。
他容貌本来就不差,衣衫衬托下,气质更是超凡脱俗,仿佛是从万古长青的历史长河中走出的圣贤。
顾墨喜紫衣,所以他身着一身紫色儒衫,紫衣之上,是四娘亲手所绣着云雷纹,纹路闪烁着淡淡的紫芒,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既高贵又神秘。
一身紫衫,在搭配顾墨温润如玉的面容,以及那双眉宇间透露出智慧与锋芒,好一个俊书生。
越过桃夭师姐,二人进了竹屋。
曾经杂乱不堪的竹屋,早就被收拾了一番。
三张桌椅,一张讲台,外加一架破破烂烂的摇摇椅,便是整个竹屋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