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零章克拉罗夫在彩云 - 美梦时代 - 俊秀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美梦时代 >

第二九六零章克拉罗夫在彩云

下一页

如果换了一个人来说,彩云省肯定以为是在忽悠,就像当年的牟大爷一样。∮頂∮点∮小∮说,x.

牟大爷当初忽悠,说准备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然后通过暖风雨水的对流,把整个西南地区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着实是一个惊天之举,关键是还有人相信了!

但从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始,政府的官员们就开始了非常警惕的面对这些大工程,那些嘴巴满嘴跑火车,实际上屁的能力都没有的人,简直就是大大的害虫!

然而说话的却是萧奇,他们就不得不认真的对待了。

萧奇从开始做生意以来,就从来都是以信誉为第一的,还没有听说他有什么空手套白狼,或者说了话不算数的事情。

而且萧奇资产超过5万亿人民币,光是捐赠给贫困地区和灾区就有数千亿人民币了,区区的几千亿彩云农业基地的开发资金,对他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那段时间,彩云省光是给萧奇打电话就有数十次,还诚意的邀请萧奇来彩云两次,省.长还亲自去蜀川,跟张展昭他们沟通,并且和萧奇谈论,最后还有跟府院的汇报和请示……这么一套流程下来,整个儿的大计划才有了着落。

不得不说,萧奇的这个计划之所以能够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得到初步的批示立项开始实验,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府院的卞老大。

卞老大是在农业部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所以他对于农业非常尽心,对于农民也非常的优待,对于国家粮食战略也是非常的重视。

先前萧奇的仙女农场项目,卞老大就给了很大的优惠,并且让地方官员尽量扶持。包括那个“农产品绿色通道”,都是在他的默许之下,才覆盖那么多个省份的。

现在萧奇想要在彩云大干一场的事情,实际上余承生早就跟卞老大说过,卞老大按下装作不知,等到彩云这边上报了之后。才在暗地里加以推动,所以这么繁复的手续,才能在半年左右搞定。

否则以部.委那么多关卡,这么多公章,起码得一两年再说成不成。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仙女农场在彩云省的大规模建设就开始了。

仙女农场选择的地方,都是经过地质专家们研究过的,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发的区域,这样要垦荒的成本就很大。

幸好萧奇不差钱。各种机械设施全部都开了过来,再加上雇佣的人员多,三五个月的整下来,一批批的农田和农场就开拓了出来,开始了利用。

克拉罗夫就是在这热火朝天的工垦荒过程之中,来到了彩云省的。

乌克兰干燥而四季分明,和彩云的四季如春却又潮湿不一样。

一开始他们一家人都不怎么适应,只不过看在那么多薪酬的份儿上。再加上住宿条件很好,吃饭也是全做的他们乌克兰的家乡菜。还有十几个乌克兰农业专家们的家庭在,还都是认识的,这样大家凑在一起,倒是不怎么寂寞。

除开乌克兰的专家,还有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等地方的专家,他们都有着自己擅长的方面。所以才被仙女农场请到这里来。

克拉罗夫估算了一下,光是这些专家和他们的家庭,仙女农场一年起码就得花费上亿欧元,而且听说仙女农场类似这样的基地还有五六个,那么一年的花费就更多了。

如果不是萧奇有钱。还真没有第二家公司敢这么大规模的投入。

克拉罗夫是一个很老实的人,他不管别人怎么想,既然仙女农场给他这么多的薪水,还解决了家人的工作,他就该认认真真的为仙女农场干活儿。

于是自从来到了彩云之后,从开拓土地开始,克拉罗夫就开始积极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在对水稻田地基础建设施工的时候,他就给出了很多意见,先把各种设备管道做好,然后再科学的分配划割,使得他管理的这一片十万亩的实验田地,平整出来过后,便给人一股大气又井然有序的感觉。

克拉罗夫没想到仙女农场已经开始用起了物联网设备,不过华国和乌克兰不同,彩云的土质气候也不同,他一边学习,一边也按照自己的理解,经常找彩云农业厅派来的专家们商讨,弄得没多久大家就认识了这个认真的中年人。

认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在需要出成绩的时候。

虽然已经赶不上春季播种,但克拉罗夫还是在夏天过去的第一时间,就把自己通过比较试验找出的水稻种子,撒在了水稻田里面。

然后,他就开始了每一天的来回巡视和视察,观察着每一天的细节变化。

每一天的认真工作,就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比如说,工作日的早上六点钟,克拉罗夫就开始起床洗漱,吃过早饭后,看了一会儿专门牵线过来的乌克兰电视台新闻之后,七点钟准时出门。

彩云的天黑得早,亮得也早。

通常七点钟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克拉罗夫就会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出门。

没办法,他管辖的地盘太大了,这10万亩的水稻田,是开拓在山区周围的,专门修建的道路弯弯曲曲,随便绕一圈起码就有五六十公里,他如果用脚走一圈的话,一天也来回不了。

克拉罗夫当然也不是全程骑车视察,他把水稻田分为了好几个区域,一天只去一个区域视察,骑车到了地头之后,把车往路边一放,他就走上了水稻田的田间小道,然后观察水稻的长势变化,如果有什么问题,他就让翻译过来和照顾田地的农民们沟通,问问有什么情况发生。

如果是农民们自己发现了奇怪的地方,那也是可以通过翻译联系克拉罗夫的,然后克拉罗夫就会带着助手翻译们赶过去。

是的。

每次克拉罗夫出门的时候,一群翻译和农学院的学生们。必然也是骑车等在他门口的。

他们前几个月就跟着克拉罗夫开始筹备,也帮忙克拉罗夫做一些工作,算得上他的助手。

通常到了中午的时候,克拉罗夫就会在整个试验田地的外围,也就是七八栋五层高的小楼这边吃饭休息。

吃饭的也不仅仅是他,还有一些另外的专家。甚至于远一点的种植蔬菜,或者放牧鸡鸭鹅、猪牛羊的专家们,也会到这里来吃饭休息。

这些小楼最大的作用当然不是供大家吃饭休息,而是这里是整个周边上百万亩田地、山林等区域的物联网中心。

所有的物联网数据、监控,都会在这里汇总,数百名工作人员在这里轮换上班,二十四小时都离不开人。

仙女农场在物联网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点是欧洲的农业专家们都很佩服的。

因此克拉罗夫除开用自己的双眼和双手去查看水稻田之外。还必须要到这里来,通过物联网的整体数据,来判断下一步该怎么照顾水稻田。

平日里的时候,克拉罗夫的助手们身上实际上带着可以无线上网的手提电脑,基本上一个小时也会瞧上一眼,然后汇报情况给克拉罗夫的,可这小电脑当然比不上这里控制中心的这么多大电脑和综合数据的汇总。

并且这边把每天、每周、每个月的数据综合起来,都有一个详细走势图。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情况。

所以克拉罗夫他们一群欧洲的农业专家,每天在这里吃饭过后。就会带着助手们找一个小会议室,一边教助手们一些知识,一边自己也琢磨该注意的问题。

吃过中午饭,休息一会儿,克拉罗夫他们就会又骑着自行车上路,在划定的区域里面再次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主要是对水稻的生长做估算,还有病虫灾害等等方面的注意。

克拉罗夫有一半的工作时间,是在教导自己的助手们怎么去做好农业工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