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订亲 - 庶女驯侯 - 静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庶女驯侯 >

第42章订亲

面带微笑的赵姨娘,温柔又笃定,好似这真的一桩佳偶天成,喜结良缘的事。此时,饶是芳雪再蠢笨也明白过来了。瞬间转怒为喜。拉长了声音撒娇。

“姨娘,还是您疼我,刚刚是我小性了,姨娘不要往心里去。”她边说边往赵姨娘怀里扑。

惹得赵姨娘一阵怜爱。她又乖乖巧巧地仰起脸,认真的看着赵姨娘解释:

“我就是怕小侯爷被梦雪耍诡计抢走了,那我们荼菲院的脸面往哪搁,姨娘的脸面往哪搁。”

“我还不知道你的脾气,以后是要做侯爷夫人了,你收敛点吧,端庄大气是必须得有的。”赵姨娘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重重地嘱咐道。

一抹满足的笑在她脸上荡漾开来。

“好了,既然已经开心了,那就赶紧回去练习王妈妈教你的礼仪,你呀,也得准备起来了。”

听了这话,她脸上的笑还没来得及收,面皮便染了红色。

“姨娘~”她娇羞得叫了声赵姨娘,扭身跑了出去。

心满意足芳雪回到自己屋内,却坐在了梳妆台前,又拿出妆奁里那支碧玉梅花簪往发间插,嘴里还哼着时下传唱最广的一首曲子。

镜中少女明眸皓齿,唇红齿白,只可惜,富贵大气的长相里却多了几分凌厉,缺少了些柔美。

突然,吱呀一声,门被人推开了,有人毫不客气地推门而入。吓得芳雪手一抖,差点摔了那支簪子。

“依红娇欲语,笑入鸳鸯屋。香暖人欲醉,依依不舍归。”

一阵笑声带着几分戏谑的倩雪闯了进来,芳雪一脸不悦:“你就不能先叩门?一点规矩都没有。”说完继续摆弄那支碧玉簪子。

见自己的嘲笑丝毫没有引起她的注意,倩雪更是看不下去了:

“整日辰渊哥哥,辰渊哥哥的,小侯爷每次来也没专门看过你啊?你也不看看,他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都是送给谁的。捡了个簪子当宝贝,你可真是高贵。”

末了又加一句:“还哼着浓词艳曲,小心姨娘知道了骂你。”

正在兴头上的芳雪哼了一声,立刻不服气地反驳:

“你懂什么,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梦雪那小蹄子,只是一时霸占着辰渊哥哥,等辰渊哥哥看到了我的好,自然眼里就有我了。”

然而这话并没有说动她的亲妹妹,倩雪依旧对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芳雪也不在意继续深情表白。

“就算他现在一时看不到我,我就不信他一直看不到我,如果真的看不到,那我也有法子把他抢过来。你看我们爹,还不照样被我们姨娘攥的死死地。就连夫人,也如同虚设,家里上上下下,不都姨娘说了算。”

“我要是你,就找个对我好的,只要他对我好,我就死心塌地。”芳雪的那些驭夫论对倩雪却无用,她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哟,那若是嫁个贫穷书生你也愿意?”芳雪揶揄她。

一脸笃定的倩雪仰起脸:“那当然,只要对我好,肯为我出头,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他有颗为我的真心。”

“没出息,小心姨娘听到,也要骂你的。”芳雪忍不住对她这个胞妹有些看不起。

赵姨娘此时在房中正听王妈妈唠叨。

“姨娘,有些话……刚才当着二姑娘的面我没敢说。”

“王妈妈,你在我身边都这么久了,有什么不敢的,现在没人,你但说无妨。”赵姨娘扬了下手示意她说下去。

“那沈小侯爷固然富贵,又无妯娌之争,但是,因蒙圣宠就肆无忌惮的风流纨绔,怕不是最佳良人。”王妈妈伏低了身子说道。

赵姨娘一沉思,却冷笑了一下。

“我当是什么要紧的事,原是为这个。你们宫里出来的,就是太过谨慎,前怕狼后虎的。”

她喝了一口茶,继续刚才话:“小侯爷圣眷正浓,放纵些也无可厚非,他即能把欺压了他多年的族人赶走,就能收放自如。放眼京中,还有哪个青年才俊可以让芳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

王妈妈听了这话,想了一下,怕说多了,被嫌弃老了不中用,于是不再说什么,只由她们去了。

早上,晨光熹微,赵姨娘早早的准备好了早膳,又贴心地服侍金老爷梳洗完毕。

她盛了碗粥递给金老爷,偷偷去看他的脸色。

“老爷您快尝尝,这个,是我让厨娘新熬制出来,很是养胃。您最近经常参加宴席,这粥呀可得多喝点,才不枉费我疼您的心。”

“嗯,不错,香甜软烂,很合我胃口。”

金老爷却不接碗,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连连夸赞。

看来心情不错,赵姨娘脸色一喜,开始坐下东拉西扯,铺垫了那么多,终于说到了给梦雪订亲的事上了。

“老爷,前几日我出去上香,却遇见梁家夫人了,她说她家官人又要升官了,你看看她们家怎么那么好运,官运亨通的让人眼红。”

她侧着脸去看金老爷,边说边轻轻点了下头,一勺粥放在嘴边,说完这话才送入口中。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运道一事,谁也说不清。”金老爷叹了一句,又呼呼啦啦喝着碗里的粥。

“您慢点吃,吃太快对胃不好。”赵姨娘放下手中的汤匙,关切地劝着他。

“不过,梁夫人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最好双喜临门。那意思,想要跟我们结亲,说是看上我们家三姑娘了,我不敢做主,趁着机会问问老爷您的意思。”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说完这话她眼神殷切又小心翼翼的看着金老爷。

金老爷放慢了咀嚼的动作,良久才开了口:“那梁大人。”

他停住了,咽下口中的食物,良久才接上下半句:“年逾五十了吧。”

这话是问,也是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