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牛棚里的人
两人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轻手轻脚地溜出门外。他们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悄地朝着隔壁那座略显破旧的牛棚摸去。
甄可欣心中暗自思忖着,由于之前看过不少类似的小说,她对那些身处牛棚之中的人们并没有丝毫的轻视之心。相反,她心底深处甚至还隐隐流露出几分钦佩之情。因此,此刻的她并未感到太多恐惧。
而李晓芳则不同,身为土生土长的本土人,她整日听闻旁人对所谓“臭老九”的种种诋毁和宣扬。久而久之,在她的观念当中,牛棚里住着的尽是些反动分子。若是不小心被他人瞧见自己与这些人有所接触,后果定然不堪设想。尽管此次前往牛棚寻找那人学习的主意正是由她提出的,但内心深处却依旧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此时此刻,李晓芳只觉得浑身紧绷,每一根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她的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掌心早已布满汗水,黏糊糊的感觉让她很不舒服。然而,一想到身旁的甄可欣比自己还要年幼一岁半,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顿时涌上心头。于是,她深吸一口气,哆哆嗦嗦地伸出右手,紧紧抓住甄可欣的左手,硬着头皮走在了前方充当领路人。
李晓芳的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发出的声音略微带着些许颤抖:“可……可欣啊,别担心,没……没事儿的。这会儿大家应该都正在屋里吃饭呢,咱们住的地方又这么偏僻,肯定不会有人发现咱俩的。你就紧跟在我身后,我先到前面给你探探路。”
甄可欣听到李晓芳那充满恐惧的声音后,不禁咧嘴笑了起来。她连忙安慰道:“晓芳姐,你别担心啦!我才不害怕呢,你也不用怕哟。实不相瞒,我早就向别人打听过了,咱们大队对于那些住在牛棚里的人啊,向来都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从来没有把他们拉出去批斗过呢。而且呀,以前还有村民悄悄给牛棚里的人送去食物,也没有人对此说三道四的。所以嘛,咱们只是过去看一眼,肯定不会有事的啦!”
李晓芳一听这话,那颗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整个人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她长舒一口气说道:“哎呀,原来是这样啊,那可真是太好了!说实在的,我其实已经偷偷观察牛棚里的那些人好多次了。虽说他们一个个穿着打扮都挺朴素简陋的,但不知怎的,看起来他们的精神状态还蛮不错的呢。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做出来的饭菜闻起来可真香啊,有好几次我光是闻到那股香味儿,口水就忍不住直往下淌。”
甄可欣敏锐地察觉到那只一直紧紧拉着自己的手正悄悄地、缓缓地放松开来。与此同时,她那颗原本紧绷的心弦也仿佛受到这一细微动作的影响,渐渐地松弛了下来。
“可不止这样哦!”甄可欣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继续说道:“我还听人说呀,牛棚里头还住着一位特别了不起的中医。以前就有咱们社员上山游玩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情况相当危急呢!结果就是这位神奇的中医找到了一些特殊的草药,轻轻松松就把那人给治好了。不过嘛……”说到这里,甄可欣稍稍停顿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之色,“如今这年头,大多数人对中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觉得中医不科学、不靠谱什么的。所以等会儿要是碰到其他人,你可得千万小心别把这事给说漏嘴啦,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哟!”
就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这些小道消息之时,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目的地——那个看起来有些简陋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牛棚。
甄可欣小心翼翼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褶皱的衣摆,然后轻轻地拉起身旁有些局促不安、手心微微出汗且显得十分紧张的李晓芳,一同站到了那扇老旧斑驳的木门前。她们深吸一口气后,甄可欣抬起手,用略微颤抖的手指轻轻敲响了门。
“滋啦——”随着敲门声响起,那道饱经风霜的老木门仿佛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费力地咳嗽一般,发出了一阵沉重而沙哑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和响亮,让两人的心不由自主地揪紧了几分。
与此同时,屋内传来一个低沉浑厚的男人声音:“谁呀?”这个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也让门外的两人更加紧张起来。
甄可欣下意识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她挺直了身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清晰平稳:“您好,我们是新来的知青。我们想找一下文婶,不知道现在方不方便打扰您?”
屋里沉默了片刻,接着便听到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文婶出现在门口。
只见她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看向门外两个怯生生的小姑娘。此时的甄可欣和李晓芳都挺直了腰板,眼神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口的方向,就像两只受惊的小鹿。
文婶热情地招呼道:“快进来吧,有什么事咱们进屋说!”说着,她侧身让开一条路,示意两人进门。
两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屋子,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她们心中一紧。屋内的环境和她想象的相差无几,那破旧的牛棚仿佛随时都会倒塌一般,摇摇晃晃地立在那里。而里面狭窄局促的空间竟然还被硬生生地划分成了三个小房间,每个房间都极为逼仄,仅仅能够容纳下一张小小的床铺。至于所谓的客厅,更是狭小到只能勉强供四五个成年人落座。
望着如此简陋的环境,甄可欣不禁思绪飘飞,脑海中浮现出远在云省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她心想,他们此刻所处的环境恐怕也是这般艰苦,或许正在遭受着同样的磨难吧。
这时,文婶热情地从屋里搬出两个凳子,笑着招呼两人坐下。待两人坐稳之后,甄可欣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出了此次前来拜访的目的。
“文婶您好呀!我们是刚来到这里不久的知青,我叫甄可欣。”甄可欣微笑着自我介绍道,声音清脆悦耳。紧接着,一旁的李晓芳也赶忙附和:“我叫李晓芳,很高兴认识您!”
“哦,原来是两位新邻居啊!欢迎欢迎!”文婶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亲切地回应道。
“其实呢,我们今天贸然前来打扰您,是因为我们想跟您学习如何织毛衣。不知道您方不方便教教我们呢?”甄可欣充满期待地看着文婶,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渴望。
文婶听到这话,先是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人对织毛衣这种传统手艺感兴趣。但很快,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爽快地答应下来:“当然可以啦!难得你们年轻人愿意学这些老手艺,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我们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你们经常过来恐怕对你们的影响不好啊!”
甄可欣听出了文婶的担忧,开口道:“没事的,我们也是下工以后才有时间,而且我们住得近,但离村子远,往常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