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找个专业的
“呵呵,你这样去,商谈失败是正常的事!”
高志也不知道自己成为中年大叔后,虽然越混越惨,嘲讽技能却升级了。
他去跟商谈泉水的事情开局不利,还没谈具体情况就被人挡了回来。
“他们就是,就是……”高志一时也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是看你还未成年,懒得理你。”中年大叔补刀道。
“我16周岁了,已经拿身份证了!”高志越说越弱,“好吧,我这个年龄去跟别人谈事情,确实有点让人难以信服。”
之前谈事情,也有类似的情况,包括水厂。只是顶着帮母亲跑腿的名义,也没什么太离谱的事情,办事情还算顺利,但总有例外。
“小说中那什么少,什么大少的,做什么让人惊掉大牙的事,一些真的是骗人的,大少多带些狗腿子作威作福才是现实的。”高志心中埋怨了一下中年大叔,落魄时候网络小说应该是最便宜最实惠的消遣,只是中年大叔喜欢看的那些太过yy了。
“其实,也不全是你年龄小的事。”中年大叔稍稍尴尬了一下,混得已经够惨了,yy一下维持住心中的那朵希望的小火苗不熄灭,容易吗?
“哦?”
“那些人是端铁饭碗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找这些麻烦干嘛?你还是没找对人。只要有利可图,总有人会去抢着做。而且谈事情哪能这么急?这年头陷阱太多,一开始谁敢轻易相信别人?正规单位公对公,有底可查,商谈自然爽快。你一个小小的外市私营企业,还不知道是不是皮包公司,谁敢跟你热乎?找个代理人,经理副经理什么的,对了,还得挂着个总,慢慢地跟他们耗吧。”
“噢!明白了,怪不得现在经理多了,一个砖头掉下来能砸死俩。”
嘴贫逗乐开玩笑归开玩笑,高志找经理人却是认真的,甚至不用回老家,在省城就有不少认识的经理人,当然那是后世认识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他认识别人,别人不认识他。
重生,很重要的一根金手指就是能识人。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人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是质,一个是量。缺一不可。
就高志而言,重生金手指能识人,省了识人辨人心的很多麻烦。
“什么?让我当经理?一个月最低五千?”李莽有些发愣,眼前这小子这么小,倒是不像骗子,更像是都自己玩的。
自己一个跑业务才两年多,虽说不是新手了,但也算不上精英,一个月最多的时候才拿三千,这里一开口就五千,还不包括一些提成?有这么好的事?
“莽哥?你姨家表弟齐达是我一朋友的高中同学,我听他说起过你。”高志不得不抛出一个朋友的挡箭牌。
齐达其实是他在大学的同学,学了建筑却干了汽修,和别人开了个汽修店,高志还随了三万元的股份,还跟着干了三年,后来没赚也没赔钱。同学依然是同学,没成仇家。
李莽就是那时候认识的,而且相处了很久,成了好朋友。
那时候他已经干了十几年的业务员了,卖过棉纱胚布,卖过化工产品,卖过电器,那时正在卖汽车。
跑了十几年业务员,真的历尽坎坷,却还能真诚待人,确实少见。
“我叫李莽,那个莽是王莽的莽,可我不会像王莽那样谋朝篡位。呵呵!”中年大叔始终记得刚见李莽时候的样子,而高志也是最放心李莽说的这一句话。
李莽做事很踏实本分认真。不是他业务不行,而是大势面前,碰到厂子倒了或者被查封倒闭他也没办法,运气太差了点。后世李莽卖车做大了,能力也得到了众人认可。
高志更看重他的本分,不偷奸摸滑,没什么非分之想,现在能力又说得过去,用来拓展省城泉水业务再合适不过。
“噢?齐达呀!”李莽恍然,眼神间不自觉对高志热情了些,“你们这个水厂省城办事处的工作是不错。不过,我还在省二棉厂呢!”
高志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这么说不是瞧不上水厂,而是他这人做事有始有终,不会看着别处条件好,就轻易跳槽。
“就当是帮我一个忙。你现在兼职做也可以,只谈泉水供应的问题,提成会高一些,不过基本工资要少一些。”高志开门见山道。
“我先看看吧!”李莽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答应。
现在厂里效益不好,工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了。他对一个补贴家用的兼职并不排斥。
高志也相信他这不是推托,在做事前,李莽会认真分析资料,有把握了才会去做。
而且,他也绝对有把握,李莽最后会答应的。因为用不了一个月,省二棉就会走破产程序,被房地产开发商收购。
李莽会下岗,整整半年找不到工作,以前的积蓄早已补贴给了家里,又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吃饭都成了问题。为了老家那边,失业后的李莽也可能会答应这份工作的。
“唉,你看,省二棉这么好的一块地盘,就让人家给吞下了。而且人家还是空手套白狼,一个皮包公司就能启动那么大的场面,而咱们的房地产公司到现在还没注册呢。”中年大叔此时的关注点却不同,执念在此,总是念念不忘。
“咱们有那么多钱吗?”高志无语,“难道也要我去学人家,空手套白狼。那也得先打点好关系,呵呵,十几年后不一样都栽进去?”
“我只是说,咱们手里也有点小钱钱了,房地产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不是得先做起来?比如也找个总经理?”中年大叔锲而不舍,继续鼓动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又不需要耽误你太多事。就像水厂那边,有了咱们那位表叔后,你不是省了很大心,锻炼都一点不耽误。”
水厂规模越来越大,高志精力要放在足球和来年的高考上,暑假期间,高志就给水厂找了个经理,母亲娘家的一个表叔,退伍后在一家三线厂工作,做过一段时间管理,现在已经内退,做事认真负责。才短短一个多月,水厂就在他管理下变得井井有条。
看来,没有历练过的中年大叔也不是做管理的料。
“嗯,专业的就应该交给专业的来处理。比如球员,想一想,这省城真的没有合适的职业球员好苗子?”高志很快转移话题道,并重重咬了合适的这个词眼。
中年大叔虽然后世不看球了,但还是听说过几个本土新球员的名字。那些能进入国字号的球员水平自然不一般,小小年纪已经崭露头角,成为一些人的关注重点。
高志也去打听过引进的事,一下子就被对方的报价吓回来了。
人家才是专业的,自然明白那些球员的价值,现在球员出国热的风潮下,卖给国外俱乐部赚外汇不香吗?就算留在国内,等着甲字号的大俱乐部来,待价而沽难道不香吗?
红星俱乐部就这点钱,要寻找价廉物美的好苗子,简直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