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人比黄花(上) - 逐鹿清明上河图 - 唐古拉山草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57章:人比黄花(上)

“橙庄西宾李过雁拜见寿安寺高僧。”

门外传来李过雁师傅的声音,平和中正,不疾不徐,刚好打断张不吝的话头。

李师傅站立在门槛外,轻轻推开房门,一袭青袍缁衣,高髻博带,手执一柄羽扇,一头白发在月色中泛着银光,月光把她的身形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倾斜的黑影。

“寿安寺高僧,抑或大相国寺高僧,不知法号如何称呼?”

莲池站起身来合十行礼,回到:“老衲汴京大相国寺执事莲池是也,易安居士夤夜来访,有何见教?”

“原来是名寺宝刹的有道高僧,难怪思虑如此之缜密,行事如此之谨慎,藏身于孤岛凋敝小庙,成日阶洒扫清洁,与枯枝落叶为伍,寝陋室竹席,食青菜豆腐,凡五载,静待瓜熟蒂落,卧薪尝胆如大师这般,有志者事必成。”

“出家人,心中事佛,有佛之处便可安身立命。老衲倒是佩服居士能屈能伸,谁曾想到当初吟唱“绿肥红瘦”的易安居士竟然会深藏功与名,托身于血腥扑鼻的羽衣门,充当一个区区西席、教授小童诗词歌赋?莫非是有什么重大图谋?”

二人看似说话客客气气,你来我往,相互恭维,实则话语机锋互不相让、暗藏杀机,连张不吝一个小小少年也听出来了。

莲池一语道破李过雁的身份来历,李过雁也不遑多让,点明她早已知晓莲池法师在橙庄的所作所为,第一回合,二人堪堪战了一个平手。

“我道是谁家在此陪伴羽衣门这许多年,不离不弃的,原来是大相国寺,本门和贵寺并无恩怨纠葛啊,这便奇了。当年修建橙庄之时,那东海游来指路的金龟九成九是和尚们搞的鬼,哪有如此巧合之事?若非天意,必是人力所为。”

莲池眨了眨那只好眼,不置可否,盲眼的白翳在夜色中越发显得惨白,张不吝偷眼瞧去,心头不禁悚然。

“既然有人处心积虑设下圈套要羽衣门钻,那不妨钻进去瞧个仔细,知己知彼嘛,也让对手安心,省得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令人不得清净。”

“和尚们一番做作,假扮风水先生,又是金龟指路,又是金龟仙逝的,原来是想将镇海塔圈进橙庄的范围,镇海塔也不过是个幌子,醉翁之意乃是塔下的海底石窟。”

张不吝心中大为惊骇,原来李师傅他们早已知晓海底密室,却也不来打草惊蛇,任由事态发展,静待蛇儿们纷纷自行出洞亮相,对手在自己鼻子底下兴风作浪多年,依然不动声色,这番耐心和隐忍只怕更胜于莲池法师。

羽衣门和莲池,也不知谁钻了谁的圈套,不吝对于江湖中的心机和诡计又多了一番认识。

“也是最近机缘巧合,老身才想明白大相国寺为何一定要将海底石窟纳入橙庄的范围,他们需要在橙庄内有一处秘密所在,暗地里联络勾结庄子里的某人,比如审问机密,比如授其武功。”

“为何不将此人悄悄带出庄子?崇明岛乃是方圆不过十里的孤岛,四面环水,距离南北方向大陆水路皆需半个时辰,羽衣门门人占据各个要冲码头,眼线遍地,带人出庄,风险太大。”

“更何况最危险之处最安全,和尚们精通机变权谋之术,自然知道大隐隐于朝的道理,是不是这样?莲池大师?”

李过雁左手倒背身后,右手轻摇羽扇,神情甚是悠闲自在。

不待莲池答话,她接着到:

“有一事始终困扰着老身,高僧们毕竟是凡人,没有天眼,如何提前数年预知羽衣门能够将张不吝带来此处?除非……除非……莲池大师,请容老身猜上一猜,以大相国寺雄厚的财力和稳重行事的风格,绝对不会做押宝这种全凭运气的事情,要么不出手,出手必手到擒来。”

“你们事先潜入每一个可能牵扯进《清明上河图》事件的帮派总舵的所在地, 悄悄安置一处机密场所,羽衣门,泰山派,梦溪园,栖霞寺,都有贵寺的“海底密室”。”

“如此一来,其余帮派在明处相互厮杀,你们在暗处坐山观虎斗,无论谁家带走张择端、张不吝,大相国寺都可以坐享其成,释迦牟尼的弟子确是计高一筹。我猜对了么?大师?”

莲池抬头望天,“哼”了一声。

张不吝在一旁听得这番话,更是心惊肉跳,原来别人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爹爹和自己不过是他们棋局中谋划好的一个子。

他转念一想,爹爹突然失踪,多年下落不明,羽衣门、大相国寺一干人是不是很失望?爹爹算是破了他们的局,我也怎生破了他们的局才好?

“莲池大师,既然你已经将不吝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何不强令他说出秘密?非要耗时耗力教他武功、赢取他的信任,假惺惺搞什么互不亏欠的交换?”

李过雁随即自言自语到:“嗯,便是如此,万一不吝这孩子吃软不吃硬呢?胡乱说四首唐诗与你,岂不坏了大事?此等事情,须得心甘情愿才好。”

“彼此彼此,难道你羽衣门又安了什么好心?羽衣门的两小无猜计谋赚得两首唐诗,待不吝长大之后,顺水推舟便是美人计,果然深谋远虑。”莲池终于出声讥讽。

“成了仙得了道的高僧算计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年,伤人身体于先,逼问唐诗于后,手段未免也太过毒辣。此事发生在羽衣门眼皮子底下,不吝又是托庇于本门,算得上是老身的学生,说不得,今日这事不能袖手旁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