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大相国寺(下) - 逐鹿清明上河图 - 唐古拉山草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54章:大相国寺(下)

西墙外便是大相国寺的菜园子,绿油油一片菜苗,茁壮生长,柳树成荫。

菜地旁有一个土坑,相传是梁山好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留下的树坑。

土坑内铺了厚厚一层铜钱,还有数块散碎银子,四周摆满的各色祭品吗,牛头羊腿、面桃炊饼、时令鲜果等等,不一而足。

一群善男信女跪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恳求大和尚鲁智深的护佑。

茱萸恭恭敬敬地朝土坑里放了一锭银子,拜了三拜,便即离开。

一抬头,突地瞧见菜园子后门外一个人影似曾相识,定睛一眼,原来是峨眉山金顶寺俗家弟子的总殿主金伊,也就是那个假张择端。

看上去他双眼目光炯炯,顾盼生辉,想来他所中的“玉笛散春风”蛊毒已被茱萸的祖传秘方“千滴灭虫散”完全治愈。

金伊左顾右盼,不时仰头看看日头、盘算时辰,似乎是在等候什么人。

茱萸和不吝当初在青龙集外鬼使神差地搭救了金伊的性命,一来对方以武力逼迫,二来茱萸本就极为厌恶“玉笛散春风”,动了同仇敌忾之心,三来呢,茱萸天性好奇心和好胜心极强。

她和沈仲修、李楚楚等人会合后,听他们说起在符离集的遭遇,有一大伙四川人不远万里来到皖北,出手豪阔,一举包下镇上的全部旅店,却又并不居住,占着鸡窝不下蛋,分明是给三大门派使绊子、下滥药。

尔后爹爹又莫名其妙地在客店“杀死”几名全然不相干的四川人,不是有人栽赃陷害还能是什么?真正的杀人凶手就是设下圈套之人,九成九是那群蜀人的“舍孩子套狼”计策。

大运河上楼船被火烧之际,她一路跟踪国氏祖孙来到符离集,更是亲耳听见这二人说,是峨眉金顶寺花费重金让他们用一副赝品《清明上河图》骗得众人下船,围观鉴赏品评,以至于一时丧失警觉。

话虽如此,茱萸却也并不后悔治好金伊的眼睛,好人自有好报,她也因此发明了“玉笛散春风”的解药,从此再不惧怕夏无极精心喂养的那些眼线虫。

但是,对于金伊以及他座下的金顶寺三千俗家弟子,她加倍留神了,认为他们必将成为梦溪园的大敌。

金伊等了约莫一炷香功夫,不见人来,便独自去了城中心的樊楼。

在宋徽宗时代,樊楼是京城、乃至整个大宋繁华风雅之殿堂、声色犬马之圣地。有词一首云: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馐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靖康二年,汴京城破之夜,樊楼被一把大火烧成一片白地。

数十年过去,一砖一瓦,一柱一梁,从头开始,整个城池渐渐恢复了生机。

樊楼也一点一滴地试图重现旧日的荣光,只是,亭台楼阁尚可复,丝弦歌赋再难求。

金伊包下三楼的一个雅间,要了些酒菜,独自一人呆在房内吃闲酒。

茱萸一路跟到樊楼大门,虽然她女扮男装,身着大宋士子装束,此时却也犯了踌躇。

樊楼是何所在啊?她在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中读过:“妓馆瓦舍,官宦士人争相逐之。”

偶尔也偷听到爹爹、叔伯窃窃私语,樊楼长樊楼短的。

樊楼,良家妇女和尚未出阁的闺女避之由恐不及的地方,不但避之由恐不及,连这两个字,都难以启齿。

此时此刻,大敌当前,事出紧急,茱萸也顾不得这许多了,扔一锭大银给店小二,要了金伊所在雅间隔壁的一间套房。

她一踏进房门,立即上好门闩,关上窗户,接着忙碌开来。

柏木板壁两侧都涂有厚厚一层腻子和朱漆,毫无缝隙和孔洞,隔音良好,把耳朵贴紧板壁,都听不见隔壁一星半点声响。

茱萸拔出腰间悬挂的鱼肠剑,蹲下身子,手起剑落,在房间一角的板壁上,切下一个二三分大小的三角形,鱼肠剑切金断玉,轻轻一剑便刺穿板壁。

她拿出一卷软管,一端连接着一只牛皮喇叭筒,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梦溪园“隔墙耳”,偷听神器。把软管的另一端塞入板壁上的三角小孔,通到隔壁房间,手持牛皮喇叭筒凑近耳朵,全神贯注,仔细倾听。

“好酒!”金伊大声赞到,随即传来碗筷的“叮当”之声、以及“吧唧吧唧”的咀嚼声,想是吃得酣畅淋漓。

不多时,UU看书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三长两短,稍待片刻,又是三长两短的敲门声,似是事先约好的暗号。

金伊打开房门,将来人请入房内。

“掌门人别来无恙啊?!在下在大相国寺菜园子后门等候你许久,不见踪影,这才来到第二处约定地点。”

一个粗豪的男子声音说到:“我本已走到路口了,看见几个和尚道士在沿街化缘,突地想起大相国寺是那老贼的发家之地,他在此经营多年,门人弟子朋友无数,一个不小心,被偷听了还是小事,万一被那伙无法无天的贼秃、牛鼻子道士拿了去,怕是一辈子不得见天日。”

一墙之隔的茱萸从“隔墙耳”的牛皮喇叭里听见这声音,蓦地一凛:这嗓音好熟悉,我一定是在某处听过。

“嗯,金总殿主选的这处地方不错,出人意料,江湖上任谁也想不到,两大名门正派的头面人物,会在妓院的花房碰面议事,和尚、道士们就算跟踪你我至此,也是不敢上门的。哈哈哈哈。”

“我莫十八……”

茱萸大吃一惊,来人竟然是衡山派掌门人莫十八,她曾经在庐山香炉峰和鄱阳湖无名荒岛上听过他说话,难怪如此耳熟。

这二人双双逃离鄱阳湖荒岛,出来兴风作浪,茱萸心里那叫一个悔哟,悔不当初没听爹爹的话,将他们就地处决,以绝后患。

“我莫十八曾经在庐山上揭露总殿主假冒张择端,尔后被困荒岛,蒙总殿主指点,建造芦苇浮子逃出生天。得罪于您在先,受惠于您在后,大罪不消,大恩不报,莫某此生难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