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后主家谱(上) - 逐鹿清明上河图 - 唐古拉山草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71章:后主家谱(上)

清照思索片刻,“门后面必是一条通道,通往一处所在,内室或者大厅。因此上,和塔身其余部分相比,大门最薄。沈家有没有器具可以探测墙壁的厚薄?”

茱萸取出工具箱和百宝囊,在里面挑挑拣拣,“我试试看吧,也不知这玩意儿管用不?”

她手上拿着一卷软管,软管足有十来丈长,尾部接在一个牛皮喇叭上,正是集沈家三代人智慧结晶的发明—偷听神器“隔墙耳”。

覆盖在黄金塔上的泥土层大约有三丈厚,她挥剑斩断软管,只余下三丈二三尺,连接在牛皮喇叭上。

然后从马鞍上割下一小块牛皮,剖成薄薄的两片,将一片固定在软管的一头。

再把凯撒的标枪去掉枪头,变成一条长棍,把改造好的软管牢牢系在棍子上。

现在,她手上拿着一根直直的软管,一头接牛皮喇叭,另一头的管口,覆以一小片极薄的牛皮。

在茱萸指挥下,蒲英勇把钻孔套筒固定在一处山体,摇动横向的纬杆,通过套筒中的一个转换装置,带动纵向的经杆,在山体上打出一个小洞。

蒲英勇摇动纬杆,经杆不住朝山体内钻入,小洞越来越深,打出来的泥土越来越多,渐渐在地上形成一个小土堆。

不多时,经杆再也钻不动了,已经打到黄金塔身。

茱萸将直软管伸入刚打出来的小洞,一直抵达塔身,耳朵凑近牛皮喇叭,仔细倾听。

蒲英勇在先前挖开的大窟窿处,一锤一锤地击打黄金塔。

在旷野里听来,这敲打声“叮叮当当”,甚是清脆响亮。但茱萸通过牛皮喇叭,则什么也听不见。

显然,打洞处的塔身相当厚实,一点也不传音。

这个地点不是大门的所在。

他们另外换一处山体,继续打洞,继续探听,也不是。

一连打了五个小洞,仍然没有找到大门。

但茱萸毫不气馁,她相信自己的法子管用。

这次的小洞打在山体的北面,正对小溪。

蒲英勇锤击墙体,一下,两下,三下。

牛皮喇叭里传来极其细微的“当当”声音,听上去遥远、空旷。茱萸精神一振,全神贯注。

她示意蒲英勇加倍用劲击打,“当”一声,震得牛皮喇叭不住颤动,茱萸听得真真切切。

再无疑问,金塔大门正是此处。

不消片刻,这一处小洞已被开扩成一个丈许见方的窟窿,里面的黄金墙体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众人用剑柄敲打墙体,发出“当当”声响,显然墙后是中空的。

这是一扇门,一扇通往塔身内部的门。

墙体似乎由整块黄金打造,上下左右竟然找不到一丝缝隙。

茱萸伸出双手,四处触摸墙壁。

突然间,触手感觉有些凹凸不平,似乎墙壁上刻有字体或者图案。

她点燃火把,清除浮土,仔细打量,原来墙壁上镶嵌有四个黄金罗盘,鸡蛋般大小,罗盘正上方刻有一个向下的箭头。

罗盘可以绕轴转动,外圈被分成了七个等宽的格子,上面镶嵌有活动方块,可以任意搬动方块,和其他方块交换位置。方块上铸造有字。

从左至右,朝右旋方向,第一个罗盘上的字是:边,独,草,生,幽,怜,涧。

第二个罗盘上的字是:黄,树,有,上,鹂,深,鸣。

第三个罗盘上的字是:带,春,急,雨,来,潮,晚。

第四个罗盘上的字是:人,横,度,无,舟,野,自。

好几个脑袋凑近罗盘,仔细辨认,皱眉思索。

清照一瞥之下,不假思索,运指如风,“啪嗒啪嗒”不住搬动方块,重新摆放它们在罗盘上的位置。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洛阳后李村七先生身上的刺青图案,阿图什峰《清明上河图》的第二句密钥,再次相逢。

一三五七先生世代相传、深入皮肉的机密,只剩下一个没有派上用场了,从五先生身上刺青解出的密码:一三五七。

清照微微一笑,转动第一个罗盘,将第一句诗的第一个字“独”,对准墙壁上的箭头。

再依次转动第二、三、四个罗盘,把第二句诗的第三个字“黄”、第三句诗的第五个字“晚”、第四句诗的第七个字“横”,对准箭头。

只听得“卡嗒”一声轻响,“横”字就位。

众人察觉脚下的地面正在缓缓移动,露出一个向下的洞口。

他们下了十几级台阶,旋即又上十几台阶,便已身处于黄金塔的内部了。

穿过一条十多丈长的黄金甬道,众人眼前陡然一亮,满目金光闪闪,站在一间内室的入口处。

内室宽大敞亮,一块石碑矗立中央,其后摆放着一具石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