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皇后去慈宁宫请安
夜色渐深,那阵悠扬的笛声也渐渐消散在风中,皇上与皇后却依旧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里,不愿挪动脚步。
皇上轻轻握住皇后的手,感受着那指尖传来的温度,微微叹道:“朕这一生,幸得有你在旁,这宫廷虽大,却也处处藏着艰辛,若没了你,朕怕是要多添许多愁绪了。”皇后莞尔一笑,回握住皇上的手,说道:“皇上谬赞了,臣妾能伴君左右,一同分担这宫廷内外之事,也是臣妾的福分。只愿皇上龙体康健,事事顺遂,那便是最好的了。”
两人又沿着回廊走了一会儿,便回了寝殿。明月彩霞早已将寝殿收拾妥当,熏香袅袅,让人心神舒畅。皇上坐在榻上,皇后则亲自端来一杯热茶,递到皇上手中,说道:“皇上,喝点热茶,去去乏吧。今日那水患之事费神,明日怕是还有诸多后续要跟进呢。”皇上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点了点头,“嗯,这黄河水患由来已久,想要彻底根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朕明日还得再同几位治水能臣细细商讨一番,看看可有遗漏之处。”
皇后在一旁坐下,微微皱眉道:“臣妾听闻那水患之处,百姓流离失所者众多,房屋被冲毁,庄稼也都没了,着实可怜。皇上如此上心,定能早日还那沿岸百姓一个安稳家园的。”皇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朕既为天下之主,便要护这天下百姓周全,怎忍心看他们受苦。只是这治理需耗费大量的钱粮人力,还得好好筹划一番,不能让其他地方的百姓也跟着受累了。”
说着,皇上又想起了太皇太后生辰宴之事,问道:“今日那太皇太后生辰宴筹备得如何了?可还有什么难处?”皇后忙回道:“回皇上,一切都还算顺利,李公公办事也算得力。臣妾今日又细细叮嘱了一番,那菜品的样式都按太皇太后的喜好做了调整,歌舞曲目也皆是挑的吉祥欢快的,只等那日来临,定能让太皇太后欢喜的。”皇上满意地点点头,“如此便好,太皇太后为我朝操劳多年,这生辰宴定要办得风风光光,让她老人家高兴才是。”
夜渐深了,两人也有了些许困意,便宽衣躺下。可皇上心里还惦记着事儿,翻了几个身,难以入眠。皇后察觉到了,轻声问道:“皇上,可是还在忧心那水患之事?莫要想太多了,且先睡吧,养足了精神,明日才能更好地处理呢。”皇上转过身来,看着皇后关切的面容,心里安稳了些,“嗯,有你在,朕这心里倒是踏实了不少。”
第二日清晨,阳光依旧准时洒进永和宫寝殿。皇上和皇后起身洗漱后,用过早膳,便又各自忙碌起来。皇上径直去了御书房,继续召集大臣商讨黄河水患的治理细节,这次还叫来了几位曾在黄河沿岸治理过小型水患的官员,听他们讲述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便能制定出更为贴合实际的方案。大臣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却又有序,皇上也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疑问,在那一本本奏报和一张张图纸间思索着最佳之法。
而皇后这边,先是去了太皇太后的宫里请安,陪着太皇太后说了会儿话,将生辰宴的筹备情况细细说了一遍,太皇太后听了甚是满意,直夸皇后用心。从太皇太后宫里出来后,皇后又去查看了各宫的针线房,毕竟生辰宴那日的诸多装饰物件还有众人的衣物都出自此处,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晌午,皇上在御书房用了些简单的膳食,便又开始查阅古籍,看看前朝可有治水的良策可供借鉴。皇后则去了御花园,查看为生辰宴准备的花卉摆放之处,指挥着宫女太监们将一盆盆娇艳的花儿摆放得错落有致,力求营造出最美的景致来。
午后,皇上终于有了些许空闲,便起身活动了一下,想着等会儿去看看绵忆读书可有长进。皇后也回了永和宫,稍作歇息,脑海里还在盘算着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再完善一下。
这宫廷里的日子,就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务中缓缓流淌着,皇上与皇后如同这宫廷的主心骨,各自承担着责任,又彼此依靠,为这宫廷,也为这天下,续写着平凡却又意义非凡的故事,而那些喜怒哀乐,也都随着时光,深深地烙印在了宫廷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独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