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绵忆六岁生辰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这天,绵忆的六岁生辰到了,皇上打算封绵忆为太子。
永和宫上下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御花园中,繁花似锦,彩绸飘舞,精致的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园子映照得如梦如幻。
皇上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勤政殿的龙椅上,神色威严又带着几分慈爱。
众大臣齐聚朝堂,排班而立,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而后缓缓开口:“朕之子绵忆,聪慧伶俐,仁厚善良,今已年满六岁,朕欲立其为太子,众爱卿意下如何?”
一时间,朝堂上寂静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
片刻后,一位老臣出列,躬身行礼道:“皇上,立储之事关乎国本,还需从长计议。太子乃国之储君,需德才兼备,能担社稷重任。绵忆皇子虽天资聪颖,但毕竟年幼,其品性才学尚未完全展露,此时立为太子,恐难服众望。”
永琪眉头微皱,神色不悦:“绵忆自幼勤奋好学,熟读经史,对治国之道亦有浓厚兴趣,朕观其言行举止,颇具仁君之风范。朕心意已决,众爱卿不必多言。”
然而,仍有几位大臣相继进谏,他们或提及立储当遵循祖制,或忧虑过早立储会引发皇子间的争斗,导致朝局不稳。
永琪听着大臣们的谏言,心中烦闷不已,但他也明白,此事不能仅凭一己之愿强行推行。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皇后忍不住开口道:“永琪,你别这么固执嘛。大臣们说得也有道理,绵忆还小,咱们可以再等等,多给他些时间成长。”皇上看了皇后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
最终,永琪不得不暂时搁置立储之事,宣布退朝。他满心的欢喜与期待此刻化为乌有,只觉得心情沉重。
回到我永和宫后,永琪看到绵忆正和宫女太监们在庭院中玩耍,小家伙天真无邪的笑容让他心中一暖。
绵忆看到永琪,欢快地跑过来,扑进他的怀里:“皇阿玛,今天是我的生辰,您怎么看起来不高兴呀?”
永琪抱起绵忆,强颜欢笑道:“皇阿玛没事,看到你开心,皇阿玛就高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永琪开始更加用心地培养绵忆。他亲自为绵忆挑选师傅,教授其文韬武略、礼仪道德;带着绵忆参与朝政,让他了解国家大事的处理方式;还时常带他出宫,去民间体察民情,让他知晓百姓的疾苦。
绵忆也没有辜负永琪的期望,他学习刻苦努力,进步飞速。
不仅在学业上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融会贯通,在武艺骑射方面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为人谦逊有礼,对待宫中的侍从太监也和蔼可亲,深得众人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绵忆的优秀逐渐被大臣们看在眼里。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位皇子或许真的有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
而永琪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次提出立绵忆为太子之事,他坚信,绵忆定能带领大清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