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雍州之乱 - 风起月关 - 言语十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风起月关 >

第661章雍州之乱

群峰蝶影,花间蜂飞,苗疆的春天是五彩斑斓的春天,是微风和煦,初阳正好的春天,化冻的小溪旁,有一稚童正笨拙的捞着水中游曳的河鱼,稚童目光坚定,紧咬牙关,右手拎着参离姐姐送他的渔网,屏住呼吸,盯着水中的游鱼,猛地盖下去,水花溅了一身。

以为自己得手的孩子露出欣喜神色,就当他们以为自己能满载而归的时候,一看却发现,自己网住的不过是河里一块被河水冲的光秃秃的石头。

孩子当即失落的撅了撅嘴,但很快又重整旗鼓,重新寻找新的目标。

坐在山坡上的两个女子静静的看着尽情释放孩子天性的南槿,不约而同的露出了笑意,算上今天,文昭旻他们来到苗疆已经整整四个月了,四个月里,他们知道了西羌进犯边关和宁鹤战死的事,三天前,宁延入殷都的消息突然传来,两个女人都流露出了担心的神色,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印证了大祭司的话,宁家与皇室面和心不和,若是南槿真的能去到定州,有了宁延的帮助,那天下未尝不能易主。

两个女人想的还没这么远,最起码现在文昭旻想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能让陆州牧和太后白白没了,一定要把小王爷平安无事的送到定州,大公子不在了,宁延还在,希望就在;参离也没想那么多,他只知道宁延是好人,眼前的姑娘和孩子也是好人,好人就该有好的结果,仅此而已。

“要不是因为高这个姓,真想和小王爷一辈子留在这里。”文昭旻蜷缩着腿,看着小王爷,目光深邃柔情似水。

参离轻轻笑了笑,“可不是,我也想让你们留在我们苗疆,最起码在这里,没有人敢欺负你们。”

文昭旻轻呼一口气,“苗疆总非长久之计啊。”

参离眉头如春日百花盛开,笑着说道,“但却是少有的安心。”

文昭旻被逗的笑了笑,她盯着旁边的这个异族公主,或许是知道她对宁延也有特殊的情愫,一开始的时候,她很难接受这个快言快语的公主,总觉得她在针对自己,为难自己,可后来想熟后才发现,这个公主有一颗充满善意的心,这她是怎么看出来的,大概是她看到小王爷盯着河里的鱼看了很久后,默默的送给小王爷一个小渔网。

“公主,我们过两天就要走了,走之前我还想我问你一件事。”文昭旻盯着参离说道。

参离笑了笑,故作轻松的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是关于宁延的吗?”

“是。”

“那你大可不必带着答案问问题。”参离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笑了,文昭旻也摇头笑了。

但是从此以后,她也是真的释怀了。

“文姐姐,参离姐姐,我抓到鱼了,好大一条!”

两人轻笑之时,南槿捧着一条手臂长短的花鲢冲着他们大笑,尽管他的脸被花鲢尾巴拍的眼睛都睁不开。

。。。

三天后,苗疆北部边境。

公主参离和重司易灿与一众苗疆侍卫来到边关,为文昭旻他们送行。

苗疆最北边就是昆山,与雍州只有一山之隔,翻过了昆山就离开了苗疆,进入了雍州境,但因为宁延怒杀刘岱,导致雍州群龙无首,现在雍州主要由雍州几位将军共同管事,这也就导致雍州境内的各个城池管理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问题,而这也是文昭旻他们横穿雍州的一个机会,而这也是他们进入西北的最后一道屏障。

文昭旻身后的马车上,参离正招呼着手下拼命的往马车里塞东西,除了一些吃喝食物外还有一些驱寒保暖的衣物和药物,文昭旻从未去过西北,面对风沙天可能有些不适应,为此参离还特意为他和小王爷准备了遮挡风沙的薄纱。

长生小心的将小王爷抱到马车上,文昭旻则向参离请辞,“公主,重司大人,这段时间多谢两位的照顾,大恩大德小女永世不忘。”

“行了,只要不埋怨我们把你扣在苗疆这么久就行了,感恩不感恩的以后再说吧。”参离笑着说着。

易灿站在参离身后,轻轻点了点头。

文昭旻掩嘴一笑,作揖告辞,“那公主,我们这就走了,你们也早点回去吧。”

说罢,文昭旻就小心的上了马车,长生抱拳行礼,“公主,重司大人,告辞。”

烈马嘶鸣,惊起林中飞鸟,沿途鸟语花香,只不过前路却是高山险阻。

看着马车逐渐走远,参离感慨道,“昆山过去就是雍州,你说他们能顺利度过雍州吗?”

“那个叫长生的内侍官实力不错,只要不遇到顶级高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易灿皱眉说道。

参离转身看着易灿严肃的神情,扑哧一下,随手拍在他的心口,“这么认真干什么,你就说一句可以不就行了,真是的。”

易灿愣神,尴尬一笑。

“回去吧,咱们敬候佳音就行,宁延这小子,这下轮到他欠我人情了。”参离得意的说着。

在文昭旻一行离开苗疆后,马车行至昆山山脚,一个黑衣人静静的躲在树丛中,看着马车疾驰而过,随后便消失在原地。

雍州境内,杨修客已经等候多时,雍州纷乱,难免会有人浑水摸鱼,杨修客就这么带着一众手下来到了雍州,在看到手下从昆山的来信后,那终日紧绷的脸总算是好看了一些,“就说怎么一直查不到,原来是躲在了苗疆。”

杨修客从马上跳下来,看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沉声道,“告诉大人,说找到彭翊王的踪迹了。”

“是。”手下拱手退去。

。。。

刘岱的死对雍州来说还是影响颇大,首先便是高陷,魏宪,宋续三人带着掠阵营和一万雍州马离开雍州前往定州;而后便是雍州军老将张远和郝顺辞官回乡,接连失去五位将军的雍州军实力大减,随后便是朝廷一时半会顾不上雍州,剩下死守雍州的曹霸和文性暂时接管雍州,但他们也只能勉强维持住肃山城的治安,让肃山城不乱,毕竟在雍州西边还有一个千山走廊,他们的重心还得盯着千山走廊外的西羌。

上面没人了,下面自然就要乱,没了刘岱的威慑后,下面的城池乡镇便开始了一系列贪赃枉法,强征暴敛的畜生行为,短短半年时间不到,雍州就乱套了,先是有一地方七品左令强抢民女,残害其一家十四口,致使民怨四起,后又一六品中旁节在审案之时,京说出来一万银子一人头的荒唐言论,当百姓被欺辱压榨到活不下来后,那便会早饭起势,半年内,雍州境内就涌出了大大小小近十个武林组织,他们与官府明争暗斗,原本还算安居乐业的雍州,一下就变成了纷乱四起的战场。

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名为稷阳的民间组织却迅速崛起,他们不算是武林组织,也不算九流一类的思想汇聚之所,倒更像是为百姓顺势而生的庇护所,他们到处收容百姓,在官府和武林组织中到处活动,为百姓求得一片安生之地。

他们的首领是谁,倒是尚不可知。

昆山山脚。

长生驾着马车小心的往前走着,原本下山的路上越走百姓越多,都是拖家带口往山上走的,打开窗户,文昭旻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他们神色冷漠,衣衫褴褛,一看就是难民。

“长生,停一下。”文昭旻在马车里大声喊道,长生将车停在路边,回头问道,“文姑娘,怎么了?”

“我看这些百姓都是些难民,你打听打听看看雍州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咱们能避开就避开,免得祸及自身。”

长生点头下车,拦下一个衣不蔽体的老头,老头浑身脏乱,撑着路边捡来的木棍一瘸一拐的往山中走去,长生挡在老头面前拱手说道,“敢问老先生,这雍州可是出什么事了?为何大家都往山里走?”

老头抬头看了一眼细皮嫩肉的长生,估摸着是把长生当成那些鱼肉百姓的官二代了,直接冷哼一声,撇开长生径直走去。

“老先生,老先生。。”长生还想挽留,可是看着老头决绝的脚步,只得无奈摊手,趴在窗户的文昭旻看着眼前一幕,也是万分不解。

无奈之下的长生又重新拦下一位老妇人,这次他比上次还要诚恳,拱手问道,“打扰您了,请问你们这是要去哪啊?这山下可是出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