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第272章
这些天来,姜胜专注于搜集武器和生活必需品,这使得他的食物储备相当丰富。晚餐桌上,红烧鹿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是他在北大桥下与丧尸激战的战利品,代价是两个弹夹的子弹。脱水蔬菜汤则是从长岛地窖中的意外发现,三包沉甸甸的蔬菜,重量超过20斤,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维生素来源。此外,还有牛肉罐头,为这顿饭增添了更多能量。而那罐黄桃罐头,作为餐后甜点,既满足了对甜味的渴望,也提醒着他们,即使在末日,生活中仍有甜蜜。
提到罐头的保质期,姜胜深知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极其严格,高温杀菌、添加防腐剂、密封包装,种种措施确保了食品的长久保存。水果罐头虽然不如肉类罐头耐存,但维持三五年也绰绰有余。他手里的黄桃罐头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味道依旧鲜美,没有丝毫变质的迹象。
餐桌旁,文孝利一身皮衣,看似狂野,用餐时却显得格外优雅,与她的外表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她那引人注目的身材,在近距观看下更是令人难以忽视,姜胜的目光不自觉地几次掠过那傲人的曲线。文孝利似乎也有所察觉,或是有意为之,她故意前倾身体,使得紧绷的皮衣几乎承受不住那傲人的重量,背后的曲线也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充满了诱惑。
面对这样的场景,姜胜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但他努力克制,迅速吃完饭后,礼貌地说:“你慢慢吃,我出去走一圈。”出门的那一刻,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重获自由,心情也随之舒畅了许多。末日的生活中,这样的轻松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末日的世界,人性的欲望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中被无限放大,生存的压力和战斗的血腥,让每一个细胞都充斥着原始的冲动。姜胜也不例外,这些天在生死之间的徘徊,让他的心中积攒了太多的压抑与渴望。然而,理智告诉他,与文孝利这样一个神秘且实力不凡的女人纠缠,极有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一旦她提出超出底线的要求,自己很可能难以拒绝。因此,为了自身的安危考虑,姜胜决定暂时将这份欲望按下,毕竟,比起肉体的欢愉,保住性命显然更为重要。
“怎么,怕我赖上你?”文孝利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带着几分调侃,仿佛看穿了姜胜的内心世界。姜胜猛地转身,对上她那洞察秋毫的目光,脸颊不自觉地泛起一阵燥热,连忙辩解道:“没有,就是出来透透气。”他的语气里藏着一丝尴尬,试图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文孝利上前一步,与他并肩而立,一同望向西方即将沉没的夕阳。她的声音变得柔和,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哲理:“你们中国有句俗语,叫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明日是与非。你我身处末世,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想得太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你不必担心,如果你不愿意,我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事情。”
姜胜没有接话,他深知文孝利说得没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往往复杂得多。为了转移话题,他随口问道:“你是哪里人?”试图挖掘更多关于这個神秘女子的信息。
“算是中国人吧,我出生在北朝鲜,后来嫁到了杭州。”文孝利的回答简单而直接,透露出她复杂而独特的背景。
姜胜点了点头,回应道:“我来自无锡。”在这个多元宇宙交汇的环境下,他并不介意透露自己的家乡,毕竟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平行世界。
文孝利闻言,若有所思地望着姜胜的侧脸,“原来如此,两地相距不远,大概200公里左右吧。”她的话语中似乎带着一丝向往,“以后有机会,真想去锡城看看。”
随后,两人就这样随意地聊着,文孝利机智地避免了提及任何关于任务的话题,仿佛两人之间只是一场普通的闲谈。随着夕阳西沉,天色渐暗,一种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形成,他们几乎同时转身,没有多余的话语,一同回到了屋内。
在末日的背景下,这样平凡的对话和短暂的平静显得尤为珍贵。在无尽的战斗与生存压力之外,他们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共鸣,尽管未来充满未知,但这一刻的温馨与理解,让他们仿佛在废墟中找到了一丝温暖的光亮。
新的一天在晨曦中拉开序幕,文孝利早早地醒来,开始了她的日常健身。珠宝店一楼的后场在姜胜的精心改造下,已经变成了一个设备齐全的健身空间。哑铃、杠铃、仰卧板,甚至是一台颇为罕见的跑步机,应有尽有,仿佛在末日的背景下,这里成了一个小小的避风港,提醒着人们生活还要继续。
姜胜从二楼缓缓走下,楼梯间的脚步声与文孝利跳绳的节奏不谋而合。当他踏入一楼,映入眼帘的是文孝利运动的身影,她身着一件已被汗水浸湿的浅灰色背心,上身的汗水在灯光下闪烁,勾勒出的曲线让人无法忽视。而下半身,她仅着短裤,两条修长的腿在跳绳的律动下展现着力量与美感,细密的汗珠沿着肌肤滑落,最终在地板上汇成一滩小小的水渍。
“呼…早!”文孝利停下跳绳,喘着粗气,笑容中带着几分轻松与活力。姜胜回以问候,心中却略感尴尬。昨晚的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两人相识不过短短数小时,就发生了亲密接触,而且是由文孝利主动。这对于一向守旧的姜胜来说,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大冲击。但他很快意识到,既然事情已经发生,过多的纠结无济于事,于是主动转移话题,询问文孝利今日的安排。
文孝利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走近姜胜,笑容依旧明媚:“我打算去下城区看看,伱呢?”她的态度自然而直接,仿佛昨晚的事只是寻常小事一桩。
“我打算去找食物。”姜胜的回答简洁明了,两人都明白,末日中的生存法则就是各司其职,共同确保彼此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昨晚的行为,尽管姜胜内心复杂,但他清楚,那是一种基于生存考量的相互依靠,而非纯粹的情感交流。
短暂的沉默后,姜胜鼓起勇气,试图深入了解这个与他命运相连的女子:“能跟我说说你的任务吗?”他想知道,文孝利在这个世界的目标是什么,或许这也能为他自己找到一丝方向。
文孝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避开了他的目光,从他身边轻轻走过,边走边说:“先去吃早餐吧。”她似乎在回避,又或者是在寻找合适的时机来谈论这个话题。姜胜没有强求,跟随着她的步伐走向厨房。在末日的世界里,食物成了每日的首要议题,而关于任务、关于未来,或许在饱腹之后,会更容易启齿。两人之间,有一种微妙的默契正在悄然生长,他们都在为生存而努力,也在试图在彼此身上找到更多的依靠和信任。
早饭时间,文孝利亲自下厨,用简易的炊具蒸煮了一锅米饭,将之前猎取的鹿肉与脱水蔬菜、干豆子一起烹饪,做成了一锅色香味俱全的乱炖。两人围坐在简陋的餐桌旁,默默地享用着这顿来之不易的早餐。食物的味道虽简单,却在末日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珍贵,每一口都蕴含着生存的希望与力量。
饭毕,文孝利放下碗筷,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我的任务是确保奈维尔能够安全地研发出抗病毒药物,并且将它送达指定地点。”她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使命感,仿佛那是她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由。
姜胜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敲击,思考片刻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文孝利穿上皮衣,瞬间恢复了她的冷艳与性感,但她的眉宇间却难掩忧虑:“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蹲点守候,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其他方案风险太大,不太可行。”她的话语透露出任务的艰巨与复杂,那栋大楼仿佛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姜胜想了想,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直接炸掉那栋大楼呢?”
文孝利摇了摇头,“那栋大楼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结构复杂,还有地下通道相连,简单爆炸根本无法彻底清除里面的丧尸。”她顿了顿,瞥了姜胜一眼,语气中带有一丝无奈:“而且,那些针对奈维尔的丧尸并非等闲之辈,它们具有一定的智慧和惊人的力量,硬碰硬只会让我们陷入被动。”
姜胜闻言,默默摸了摸鼻子,没有反驳。他明白,文孝利的话中隐含着对之前他对付的丧尸等级的评价,显然那些只是小角色。
“你应该看过剧情电影,”文孝利继续说道,“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彻底消灭所有的丧尸,关键是保证奈维尔的研究不受干扰,让他能顺利研发出解药。”在提到“我们”时,她略有迟疑,昨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求助形成鲜明对比,让她有些不好意思。
姜胜并未对此表示不满。尽管文孝利最初接近他或许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但在这个末日世界里,互相帮助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策略,更何况,帮助文孝利完成任务,对他而言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资源与安全保障。生存的法则在末日被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成为了对抗绝望的重要力量。
“好吧,我会协助你,不过我们得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姜胜最终表态,他深知,要想在这场末日游戏中存活下来,单打独斗绝非长久之计。两人开始详细讨论起行动计划,力求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找到那一线生机。
昨晚,文孝利在那场意料之外的亲密之后,向姜胜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只要能够注射奈维尔博士研发出的抗病毒药物,就能获得免疫,从此不再惧怕丧尸的撕咬。这对姜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末日世界,与丧尸战斗虽然艰难,但真正让人恐惧的,是被丧尸感染,失去自我,成为行尸走肉的一员。一旦体内产生了抗体,他将不再受限于丧尸的威胁,任务也将变得简单许多,生存的希望大增。
“你确定?”姜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但更多的是谨慎。
“嗯,我很确定!”文孝利的回答坚定而有力,她的眼神里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
计划总是在变化中调整,二人没有过多的辩论,迅速达成共识,立即投入到行动的准备中。为了确保奈维尔的安全,他们需要充足的火力支持。姜胜将从警察局带回的枪械弹药悉数搬上福特防爆车,文孝利的加入使得搬运效率大大提高。她不仅枪法了得,体力也十分惊人,一人轻松搬运两箱重达三十公斤的子弹,面不改色,气定神闲,让姜胜暗暗称奇。 除了武器弹药,他们还打包了必需的食物和饮用水,确保有足够的补给应对未知的挑战。随后,一行人驾车前往文孝利的临时据点。抵达目的地后,姜胜发现文孝利的物资储备同样丰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挺m249班用机枪和几箱手雷,这些重型武器的出现,无疑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战斗实力。
姜胜半开玩笑地问:“这两挺机枪不会是专门为我准备的吧?”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
文孝利却坦率地回答:“是的。”她的直接让姜胜有些意外。
“你什么时候开始注意我的?”姜胜追问。
文孝利一边继续搬运着手雷,一边轻笑道:“在你第一次独自去超市寻找食物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你。”
姜胜闻言,一时语塞,心中不免有些埋怨:“那你当时为什么不帮我?”
文孝利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望着他,就在姜胜习惯性地想要摸鼻子时,她忽然笑了出来:“好吧,是我的不对。但你得明白,如果连几只丧尸狗都应付不来,那说明你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我那时在观察你,也是在评估你是否值得我出手相助。”她的话语中既有歉意,也有对生存法则的理性解读。
在末日的世界里,每一次出手相助都可能意味着风险,文孝利的选择虽看似冷漠,却也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这次经历,让姜胜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提升自我,学会独立生存,才是最可靠的保障。而他与文孝利的合作,也预示着他们在末日求生的路上,即将展开一场全新的冒险。
姜胜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就被他压了下去,文孝利那句“你懂得”虽然直接,却也透露出末日世界的现实与残酷。他没有多言,只是埋头继续将一箱箱弹药搬上车。半小时的忙碌后,福特防爆车被各式枪械填满,两人随即启程,朝着威廉斯堡大桥进发。
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河面上,仿佛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一过桥,便是纽约下城区,那个昔日的政治、金融心脏,如今却成了死寂的废墟。豪华轿车散落在街头,曾经代表地位与财富的标志,如今只能在风中锈蚀;高档店铺内,名贵的奢侈品被随意丢弃,尘封的不只是物品,还有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梦想;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豪宅孤零零地矗立,空洞的窗户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失落。
姜胜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在他的记忆中,这些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即便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件,也是他辛苦工作数月也难以企及的梦想。而今,它们静静地躺在这里,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成为末日风景中的一抹讽刺。
文孝利仿佛能读懂他的心思,她侧头看向一辆路边的奔驰越野车,淡淡地说:“如果你能在这末日中活下来,走到足够远的地方,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财富与地位,都变得毫无意义。”姜胜默默点头,他已经开始理解,末日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更是人心与价值观。
的确,末日的残酷与绝望,如同炼狱般磨砺着每一个人。它迫使人们抛弃过去的自我,学会在绝境中求生,姜胜也不例外。从前,他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对丧尸这种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怪物,恐惧而遥远。而今,他不仅敢于直面丧尸,更学会了如何与之搏斗,生存的本能让他变得坚强。
按照电影中的情节,他们驱车沿“麦迪逊”大道向南,不久便来到了布鲁克林大桥,电影中被称为南港大桥的地方。按照剧本,罗伯特·奈维尔会在每个晴朗的中午通过这座桥发送求生广播,寻找其他幸存者。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赢得奈维尔的信任,帮助他完成使命。
车行至海边,一个孤独的身影映入眼帘,那人正专注地垂钓,身旁陪伴着一只忠诚的德国牧羊犬。这幅画面在末日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异常和谐。姜胜和文孝利对视一眼,心中暗自思量,这是否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个人——罗伯特·奈维尔。他们减缓车速,缓缓靠近,准备开启这场至关重要的会面。
随着汽车的临近,那只蹲坐在钓鱼人旁的德国牧羊犬突然警觉起来,它迅速站立,对准逐渐靠近的车辆发出一阵响亮的吠声,仿佛是在宣告领地,又或是警示主人。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也让姜胜和文孝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知道,接下来的相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