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镇北王 - 大内第一庶子 - 十七月的霜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内第一庶子 >

第3章镇北王

宁晔的话字字珠玑,仿佛一根根针扎进了孝帝的心窝。

金銮殿内一时鸦雀无声,只能听见孝帝一人的呼吸声。

他的确不喜宁晔,因为宁晔是前朝舞姬诞下的庶子。

孝帝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太过冷落宁晔这个儿子?

一个人生活在皇城,母亲去世,自己也不喜欢他,就连宫中的奴仆也轻视宁晔,这种生活跟孤儿有什么区别?

宁晔还说什么得偿所愿,自己什么时候想过让宁晔死,不都是宁晔自己和逆贼勾结么……想到这里,孝帝的心狠狠一抽,看来自己对宁晔还是过于冷情。

看见孝帝犹豫踌躇的模样,宁晔内心狂喜,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赌孝帝看重孝道,不愿让自家陷入不尊不孝之地,他赌孝帝内心还剩余一丝怜悯,对他这个废物庶子的怜悯……

就在百官等待孝帝下令处死倒反天罡的宁晔时,孝帝终于说话了,“我儿宁晔,朕何时说过要处死你了?”

不好!

相国聂滨暗道一声,他看出来孝帝动了真情,他恶狠狠地瞪了宁晔一眼,看来现在要处死宁晔已经不太现实了,他也不敢明着跟皇上对着干。

“就算父皇不处死儿臣,那聂相国也不会放过我,他刚刚还说儿臣是天命煞星!”

宁晔邪魅一笑,老登,让你刚刚叫得最欢,那我就往你身上也烧一把火!

聂滨心中直骂宁晔是个畜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万一被上纲上线,那他也得掉层皮。

连忙改口道,“陛下,微臣只是听市井之人胡言乱语,绝不可轻信啊!”

孝帝有心扫过聂滨一眼,声音浑厚道:“你放心,只要有朕在,谁也不能胡来!”

这句话既是给宁晔喂一颗定心丸,也是在敲打百官:宁晔是朕的儿子,识相的就别现在找不痛快!

宁晔连连摆手道:“父皇的心意儿臣心领了,即使儿臣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

“儿臣愿贬为庶民,发配北疆,无诏永不回京!”

宁晔内心得意一笑,他明白,孝帝不愿被天下人嚼舌头根子。

所以免死罪,罚活罪,就是最完美的解决方式。

那干脆就流放呗!

在古代,流放可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那正好自己可以从皇城跑路。

只要等他到了北方,以他现代化高才生的农业知识,解决旱灾饥荒,那不是手到擒来?

过个两三年,自己不就是北方最牛的农业大帝?

嘿嘿,农业也不算天坑专业嘛……

孝帝果然是犹豫了,他的确有心让宁晔活,但也不能不罚,不然还如何掌管百官?

可是流放一罪,是不是太重了?

呵呵,宁晔这是想逃离皇城!

作为最想弄死宁晔的几个大臣之一,聂滨一眼就看出了宁晔的想法。

想跑,门都没有!

留在皇城,他迟早弄死宁晔。

于是连忙站出来进谏,“陛下,微臣以为,流放一事不妥!”

“自我朝开国以来,未曾有过流放皇子的先例,此事还需再议。”

去你妈的!

宁晔差一点骂出了口。

我朝还没有赐死皇子的先例呢,你刚刚还不是叫得最欢,让皇帝老子弄死我?

反正小爷是跑定了,耶稣也留不住我,我说的!

卫国公武寰再一次站了出来,“陛下,臣斗胆进谏!”

“爱卿请讲。”

既要罚,又不能罚得重!

那干脆就折中呗!

“既然我朝未有流放皇子的先例,不如封大皇子为镇北王,命大皇子镇北三年,以作惩罚。”

“二来亦可安抚北国流民,暂缓北国大旱之疾。”

北国是什么地方,那是荒芜之地,更别说现在遭了旱灾,去北方,跟流放的区别也没多大。

看似是赏,实则是以封王的名义惩罚。

孝帝一听,甚是心欢,武寰简直是他的嘴替。

其他皇子的封王,皆是富足之地,鱼米之乡,唯有北方,似乎是被遗忘了一般。

封宁晔为镇北王,一可惩罚宁晔,二可彰显对北方的轻视,三可安抚流民,四可弥补对宁晔的忽略。

此乃一石四鸟之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