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 大唐诡务司 - 安静的九乔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大唐诡务司 >

第140章

第140章

天授元年,九月。

武则天将改元大典定在了九月初九,地点在神都洛阳紫微宫中。届时百官朝贺,百市歇业一日,万民欢庆。

吉时被占卜为辰时三刻二分。刚好这天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辰时三刻,朝阳高高升起,自东面照耀着巍然耸立、气势磅礴的明堂。

明堂攒尖上,那只高大一丈的鎏金凤凰被朝阳一映,栩栩如生,振翅欲飞。明堂四周象征着五方五帝的门户大敞。重檐庑殿顶上悬挂着的巨大铜铃随风轻轻摇曳,不断发出叮当、叮当的轻响。

明堂跟前的玉阶上,立着两人高的巨大蟠龙铜铸香炉,炉内点着大把大把的龙涎香,雪白的香雾如同流水一般滚滚溢出,香味弥散于整个紫微宫中。

文武百官各自身穿吉服,齐聚于明堂前的广场上。

百官之侧,乃是礼乐。随着礼官一声令下,改元吉时已到。

一时间紫微宫中,钟鼓齐鸣,百官们山呼万岁,恭迎女皇。

明堂旁侧,一个极不显眼的角落,一名佩刀金吾卫站得笔挺。

毕竟这是女皇的改元大典,金吾卫左右将军都事先交代过,绝不能懈怠,绝不能出半点岔子。因此即便此地有够偏僻,也看不见大典的全过程,这名金吾卫还是尽忠职守,而且将双眼瞪得大大的,绝不敢错过眼前任何一点异状。

忽然,他的身体一个趔趄,似乎被什么一撞。

他身边的金吾卫统领连忙压低了声音喝问:“小何,你怎么了”

那姓何的金吾卫连忙重新站直了身体,冷汗涔涔地道:“不知道……”

他回想刚才,撞到自己的,似乎是一具身体,撞得他胸口一疼之后,耳边似乎还响起了一声低低的道歉声:“对不住!”

所以小何颤巍巍地给出了结论:“有……有鬼!”

那金吾卫统领听见,赶紧上来捂住了小何的嘴,在他耳边小声斥道:“你这小子,不要命啦!这朗朗乾坤之下的改元大典,哪里有什么鬼”

小何被统领一掌捂住了嘴,忍不住呜呜地叫着。

那统领却继续凑在他耳边到:“你看看那玉阶上跪着的那些人……”

小何顺着统领所指,从一个极其冷僻的角度,看向明堂前玉阶上——那里跪着的,有太子李旦,庐陵王李显等人。

如今李旦已经上表自请改姓,改为“武旦”,得到了女皇的批准。

曾经做过一段皇帝的李显也早就被废为庐陵王。

这些李姓的龙子凤孙们到此,也不过是表现对女皇的无限臣服与恭顺而已。此时此刻,武旦稍好些,庐陵王李显的双肩明显颤抖,流露着内心的恐惧。

“……瞧见了没,若是扰乱了大典,就算是皇亲国戚也要被砍头。何况小小的你和我。”

小何立即住声,立马站得笔挺,什么反应都不敢有。

这时,礼官已手持玉册,大声宣读女皇的改元诏书。

这份诏书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包括改元、大赦、更改官署名称、官员服色、改洛阳东都为“神都”……

礼官每念完一项,乐班便会奏响雅乐。

而武则天此刻身着龙袍,头戴冕旒,正站在明堂前的玉阶上,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天授元年的她已年近七十,但此刻依旧面容紧致,发作鸦色,似乎岁月特别眷顾她,从未在她身上留下过多痕迹。

但武则天自己也十分清醒。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应召入宫的十四岁小姑娘。

与其说是岁月,不如说是过去的人生经历为她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甚至可以说——塑造了她。

如今的她已扫除一切政敌,站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上。

摆在她面前的,早已不再是爱恨情仇、权谋手腕。

视野、格局……远见,为武周打造繁荣、强大的未来,才是她需要考虑的。

礼官念到这里,稍歇了歇,中正平和的雅乐再度奏响。

武则天借此机会低头扫了一眼面前,玉阶上,跪着的是她的儿子们、侄子们。这些人之后,是百官。

见此情景,武则天难免嘴角上扬,轻蔑地笑了一声,心想:眼前的这些男人们倒还不如她那些女官们有才学。

论文采出众,谁也比不过上官婉儿;

论武德充沛,更兼满脑子的奇思妙想,谁也比不过林嫱。

想到这里,女皇的视线随之转向玉阶下的文武百官——上官婉儿此刻随侍在女皇身后,而武则天最喜爱的林嫱此刻却身着官服,与男女官员们一道,立在玉阶下。

林嫱并不知道女皇此刻正在看她。

表面上装出认真听讲的模样,林嫱一面留心观察四周,一面心中暗暗琢磨:她究竟会把笔记放在哪儿呢

三个月前,林嫱见到李好问,得知自己的笔记流传到后世,给同样身为穿越者的李好问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林嫱心头别提多自豪了。

自从垂拱二年以来,她确实记了不少关于时光术修炼的笔记,当然其中也混杂着不少心路历程和碎碎念。

让这些笔记妥善地流传至后世,向合适的人提供帮助——林嫱早有计划,不过还未实施。

但她还没有想好怎么做。

当时面对李好问,说什么她要将东西放在特定地点,并且做上极富个人特色的标记,只是一句大话罢了。

然而对林嫱来说,这事儿根本不急——她还有大把的时间。

只要将来某个时间点上她能将方案想好的,届时再回溯至今天,把笔记放在预先想好的地点就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