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103章
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的顾辞上了中学之后成绩依旧很好。
他每次考试都会拿回去一大叠奖状,然后再把那些红黄色的纸张贴在自己床位的墙壁上。
那是为数不多属于他自己的空间,虽然有些小但让人很安心。
墙壁很快就被贴满,顾辞就用新的奖状覆盖旧的。
红黄色的墙皮如同被梅雨季的潮湿泡发了一般变得鼓鼓囊囊,最外围那一层的科目名字慢慢变得同质化。
顾辞手里的奖状渐渐少了文科的存在。
顾辞的数学和物理能够做到次次满分,但他却没办法攻克语文的阅读理解,也写不出能让人拍手叫好的800字作文。
他的语文经常只能考到平均分以下,但理科的绝对优势还是让顾辞常年霸榜成绩单榜首。
顾辞形象好气质佳,因为脑子拿过奥数竞赛的一等奖也因为出身上过当地的民生新闻。
“弱势群体”和“天才少年”这两个标签组合在一起,让顾辞成为了他们学校装点的门面。
每次有领导检查或是杰出校友返校的时候,他总会出现在大会上作为学生讲话的代表。
十七岁的顾辞高挑、单薄,眼神淡漠、面色白皙。
节骨分明的手指拿着演讲稿,从话筒传出的声音清朗又好听。
胸前的校徽被洗得有些掉了色,短袖领子上的纽扣被系得规规矩矩。
经过多次清洗的布料不受控制地变薄,透过灯光能看到少年宽大的校服里面穿了一件浅色的背心。
在高考前那场百日誓师上,校方请了一位重量级的校友来为他们加油打气。
顾辞如同往常那样作为学生代表上场讲话,三分钟读完稿子后就静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散会离场。
可这次大会还没有散场,主任就把他喊进了一个房间里。
房间里坐着老师校长和那位杰出校友。
校友姓路,周围的人都喊他路总。顾辞被校长叫到身边跟他打招呼的时候喊了句路先生。
路先生像是已经知道了顾辞的事,对他夸赞不已十分欣赏,说他很像年轻的自己。
不知道是顾辞的家世打动了他还是他在顾辞身上看到了无尽的潜力,路先生主动提出了要资助顾辞去国外留学。
作为当事人的顾辞没什么反应,屋子里的校长和主任倒是都笑开了花。
顾辞则在经过理性客观的分析后,最终答应了路先生资助的意愿。
路先生好像真的很看好他,决定资助之后并不打算只给顾辞打钱,而是把他带在身边开始用心培养。
路先生对顾辞说,他中学期间拿到的那些奖项和荣誉已经足够拿到国外绝大多数常青藤大学的offer,不用整天在教室里埋头苦读了。
把顾辞带在身边的路先生有时会给他讲点简单的商业知识,然后他惊奇的发现自己之前对顾辞的那种期待还是太保守了。
顾辞对数字十分敏感,商业天赋也高的吓人。
经常是他刚说出了一,顾辞就已经猜到了下面的二三四是什么。
普通人通常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在商界里摸爬滚打的人走一步算三步是常态。可顾辞小小年纪却能做到走一步定十步。
路先生觉得自己好像挖到了宝,对顾辞更加疼爱和重视。
路先生开始频繁把顾辞领回家,让他熟悉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路先生好像很想让顾辞和自己的儿子亲近一些,像是在把他当成一个家臣在培养。
路先生有两个儿子,一个跟顾辞同龄,一个刚满10岁。
跟顾辞同龄的老大并不欢迎他的到来,甚至对顾辞还有一种莫名的敌视。
他优秀了十七年,却在成年前期准备正式参与家族企业的时候,突然空降了一个令人讨厌的天才。
顾辞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表达出来的厌恶,他不懂为什么就直接过去问了原因。
路先生的大儿子没有解释原因,只是训斥顾辞问他为什么要羞辱自己,然后又开口把顾辞羞辱了一顿。
顾辞的情绪感知很粗糙,面对不加掩饰的侮辱心里也没多少波澜。
他像是一根没有感情的木头一般,没有生气只是疑惑。
不过顾辞虽然愣但是不傻,不会勉强自己跟讨厌他的人做朋友也不会再主动接触。
路先生的小儿子倒是很喜欢顾辞,经常会问一些他小时候的事情。
顾辞面对这种问题并没有掩饰和逃避,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聊今天的天气。
他跟老二聊自己名字的来源,聊自己被收养的经过,聊孤儿院的变迁和那只消失的流浪猫。
明明是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出来的故事听起来却像第三人称的观察日记。
很多时候经常是老二都已经流了泪,顾辞的内心却没有丝毫波动。
他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商业天赋极高的顾辞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获得了路先生的青睐和信任,他开始带着顾辞进出自己的公司,去见那些跟路家世代合作的商业伙伴。
顾辞参加的第一场饭局是路家和关家的一次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