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杨知远知道自己做不到事事正确,只求问心无愧,但很多时候回头看,又觉得很多都做错了,连补救都无从谈起。
柳青霭留下来的关于曲雅闻的资料,他翻了一夜,牛皮袋敞着口子大咧咧躺在茶几上,像个大嘴笑脸嘲笑着杨知远。
里面的东西很详尽,不知道柳青霭弄了多久,明明是毕业季,她倒有心思扑在这上面。
明明很清楚了,杨知远还是自己去求证了一遍,又知道了些之前不了解的,然后解释通了很多事。
杨知远大学时没想过谈恋爱,他忙着不错过奖学金,忙着不错过报酬可观的打工机会,忙着去为未来绸缪打算。
他最初一份打工是给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全科补习。后来,在选修课上,他碰见了辅修双学位的李寒山,杨知远又收钱替他写课题应付教授糊弄学分。
那门课李寒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分,作为回报,李寒山给他介绍了留学生机构的门路,主要工作内容是给留学生当枪手。时间更机动,时薪也更高。
托这些人的福,杨知远大学过得不太辛苦,甚至还有余力给邱鸽寄钱。
邱鸽还没有离开安川。
安川的学龄儿童太少,小学和中学都并成了一所,许多人都走了,只有邱鸽拿着可怜的薪水,执拗地要留在那里继续教书。
邱鸽是有根才能活的人,杨知远这么想。
即便生活看上去逐渐向好,杨知远也没改变不谈恋爱的想法,但曲雅闻出现了。
曲雅闻是学生会比他小一级的师妹。杨知远并没有什么领导意愿,他加入学生会,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因为该死的德育分和信息差从而让奖学金旁落。
凡事有舍有得,杨知远要面对的是繁杂的公共事务和看似有益实则无用的人际交往。
曲雅闻主动帮他分担了很多。
他明白曲雅闻的心意,只是佯装不知,但和其他的追求者相比,曲雅闻主动得克制,有余地得积极。
她追求的很聪明。
学校南门附近有个便利店,杨知远打工回来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八九点左右。在回学校前,杨知远习惯去那里买点速食充饥。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每天八点之后,便利店都会打折清空剩下的货品。价格综合下来,比学校商店合算的多。
曲雅闻为了他,特意去了便利店打工,还会主动揽下夜班,只为了混个眼熟。
杨知远从不遮掩自己的贫穷,贫穷是藏不住的。把贫穷大大方方摆放出来不能美化它,因为贫穷并不可贵也不值得被歌颂。但比起遮遮掩掩,杨知远觉得还是这样显得不那么可悲。
曲雅闻很快发现了,杨知远是个八点之后翩然而至的精灵,她戴着漂亮的机械表扫码,看不出一丝看轻的意味,也不会贸然和杨知远装作亲密熟悉,只是柔柔笑着将零钱找给他,祝他购物愉快。
他和曲雅闻恋爱之初,曲雅闻就和自己说过,她来自重组家庭,继父是个生意人,对她和她妈妈都不错。
曲雅闻平时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校住,为了让她过得舒适,父母在学校附近帮她租了一间房。
本地人,又是看得出的家庭优渥,她和杨知远的出身条件天差地别。他很少去过问曲雅闻的家庭,怕触及到曲雅闻的伤口,也怕让别人觉得自己别有用心。
他见过几次曲雅闻的双亲,她母亲对杨知远的态度微妙,好意里掺杂着一丝无法忽略的恶感。他以为对方是嫌弃他与自己女儿不够相配,现在想想,或许有别的缘由。
可就算曲雅闻的亲身父亲不是江北南,杨知远和她也不是同一片土壤长出的植株。
用留学生身份特惠入学的李寒山、用钱就能买通杨知远为他们办事的留学生、为了追求人而不是受生活所迫才去打工的曲雅闻,杨知远被这些人包围着。
每当闲下来的时候,他都会想起柳清。
他自己没什么,只希望柳清能过上这样不用为钱所累的生活。
说不清是怎么想的,他开了张新的储蓄卡,有了余钱,总要往里面存一半,像是个小猪存钱罐。也没有人要求他,他把密码设成了柳清的生日。
柳清每次给他打电话,都会炫耀学校生活。她说自己成绩很好,老师都喜欢她,和同学也相处的不错。
津西一中曾是杨知远心心念念的地方,柳清在里面似乎如鱼得水。
杨知远为她开心。
他希望柳清能见识到所有他见识过的,也能见识到杨知远至今也无从得见的。甜的、苦的、辛的、酸的,最好通通尝试一遭。
该如何解释这种感情呢?如果柳清的感情可以用厄勒克特拉情结之类的东西来解释,杨知远对柳清的,连他自己都诧异的超出常人应该有的关怀是否能有名词来定义?
杨知远尽量让自己不去想。
江北南出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杨知远耳里,邱鸽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声音都在微微颤抖。
他当时在正扬律所实习,听见消息没有迟疑,立马和邱景行请假回家一趟。
在那之前,他先去津西找了一趟柳清。
杨知远想第一时间和她分享这个消息。
被班主任告知柳清已经半个月没来上学,杨知远愣住了,想起一周前,柳清在电话里还和自己自如地聊天。
“我之后会很忙,不能老是像现在这样给你打电话了。可能要高三了吧,班里气氛很紧张,我也要努力起来了。”她还和杨知远开玩笑,“我也不能每次都只靠小聪明,还是要努力一些对其他人才公平。”
这个小骗子。
他想要离开,思考着去哪儿能找到柳清,却被一个男生叫住。
“你是来找柳清的吗,你是她什么人?”
男生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比杨知远矮了半头,盯着他浑身打量。
“我是她老家的哥哥。”
听到这句话,那个男生的敌意消失了一部分。